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技术特征分析

2022-06-10 05:39唐寅之洪邦辉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远球杀球后场

唐寅之,洪邦辉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10001)

近些年,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众多大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在亚运会上一直处于统治的强势地位,但现今国外的许多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也给我国羽毛球运动的优势地位带来了不小压力。在诸多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中,中国籍运动员石宇奇和日本籍运动员桃田贤斗均为国际上知名的羽毛球运动员,其技术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对石宇奇和桃田贤斗的后场进攻技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2人单打中后场球技术特征,以期为我国男子羽毛球单打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技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羽毛球男单后场球技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对本文提供参考。

通过网络,观看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比赛,并在使用后场球技术时进行暂停观察,详细记录相关的后场球数据。同时,结合Mobile net对视频进行分析并记录,得出数据。通过Mobile net可以在技术细节处理方面有明显的区分。本研究观看的比赛包括2019年羽毛球亚锦赛男单决赛、2019苏迪曼杯男单决赛、2018年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2018羽毛球世界羽联总决赛男单决赛。其中,本文研究的后场技术主要有吊球、高远球、抽球、杀球、反手过吊球、点杀球、反手过渡球等。

通过常规数据统计软件对羽毛球男子单打的后场球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提高本文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对从中国知网上下载的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对使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石宇奇VS桃田贤斗后场技术分析的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高远球技术运用特征

高远球是指将球打向对手的底线附近,需要打出较高的弧线,是一种空中运行时间比较长、运行弧度比较高、落点接近对方底线位置的击球技术。男子单打的技战术类型分为2种:一种是控网强攻(偏攻击型)的打法,另一种是拉吊突击(偏防守型)的打法。当杀球在后场技巧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时,一般属于控网强攻(偏攻击型)打法;当吊球和高远球所占的比例较大时,一般属于拉吊突击(偏防守型)的打法。由表1可知,石宇奇在后场共使用了134次高远球技术,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17.6%;桃田贤斗在后场共使用了116次高远球技术,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15.2%。石宇奇使用高远球技术的次数大于桃田贤斗使用高远球的次数。在后场技术运用中,高远球通常在被动过渡时使用,而在比赛过程中,石宇奇在后场进攻中大多时间属于被动组织进攻的状态,虽然石宇奇一直在很积极地进攻桃田贤斗,但桃田贤斗的防守让石宇奇没有找到合适的攻击点,故而石宇奇一直使用高远球进行过渡调整。桃田贤斗的后场高远球是带有拉开和调动石宇奇位置的目的性,从而限制了其进攻。

表1 石宇奇、桃田贤斗的后场区域高远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2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杀球技术运用特征

杀球是通过将球在高点快速下压,利用高质量和高球速来打击对手,间接或直接得分。石宇奇使用杀球的次数多于桃田贤斗,说明石宇奇在后场比赛中惯于利用自己后场进攻的个人生理优势来控制整场的进攻主动权,保持进攻的高频节奏来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杀球的特点有进攻性强、力量、速度快、突然性强、容易打破节奏。

由表2可知,石宇奇在后场中的杀球技术共使用182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24%;桃田贤斗在后场中的杀球技术共使用了131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17.2%。石宇奇的杀球次数共比桃田贤斗多出了51次,说明石宇奇在后场技巧中使用了强攻的打法,想通过更多次数的变速突击,抓机会进攻,加快场上节奏来获得制约对手的机会。石宇奇与桃田贤斗2人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进行进攻和防守,桃田贤斗在防守上往往可以利用防守线路的变化使石宇奇的进攻转化为被动,通过杀球辅以前后场的快速连贯创造得分机会。石宇奇使用过多的杀球是因为桃田贤斗的主动逼网跟进意识特别强,网前技术细腻,石宇奇在网前的优势不大,很难创造得分机会,所以他把得分的位置集中在后场球,通过回放或抢搓网前抓推挑,利用多次突击进攻迫使桃田贤斗出现回防不到位,这样石宇奇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进攻位置,从而得分。

表2 石宇奇、桃田贤斗后场杀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3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吊球技术运用特征

吊球是自后场打到对方前场掉落的球。其主要特点是保持下压、调动对手。通常情况下很多运动员会通过将这种后场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往往能够打出更好的效果,为自身对对方的进攻创造更好的条件。

由表3可知,石宇奇使用最多的后场区域技术为吊球技术,共使用了243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32%;桃田贤斗使用最多的后场区域技术也是吊球技术,共使用了353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46.3%。桃田贤斗在比赛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后场吊球技术。石宇奇通过将后场吊球技术与高远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使桃田贤斗在赛场上出现空档,石宇奇再利用该空档对桃田贤斗进行攻击。同时,石宇奇的进攻时杀球结合吊球的出手动作也很隐蔽,破坏了桃田贤斗防守步伐的节奏,大大增加了桃田贤斗的防守难度。桃田贤斗则在后场中减少了杀球技巧的使用频率,利用吊球技巧迫使石宇奇将回网前球,在网前与石宇奇进行缠斗,使用下压式打法为自己保持持续主动的机会。

表3 石宇奇、桃田贤斗的后场吊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4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抽球技术运用特征

抽球是指使用抽击的动作,将身体两侧、腰部以上、头部以下的来球击回过网的技术。羽毛球在过网之后会向下飞行,速度特别快。抽球技术在后场技术中作为一种带有防守型的进攻回球方式,可以将球直接击到对方的后底线位置,同时也是一种软压的进攻技术。

由表4可知,石宇奇使用抽球技术的次数明显多于桃田贤斗,石宇奇在后场中使用的抽球技术次数为37次,占其技术使用总数的4.8%;桃田贤斗在后场中抽球技术共使用了9次,占其技术使用总数的1.2%。在后场技术使用中,石宇奇将抽球技术作为一种攻击技术进行使用,利用软压的进攻方式来攻击对手的中场。石宇奇将抽球技术与杀球技术相结合,在使用这2种后场技术的时候,击球产生的弧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石宇奇利用这种弧线的变化对桃田贤斗进行进攻。桃田贤斗则使用反手抽球的方法对对方的后场进行压制,利用抽球所具有的一定的攻击性来针对石宇奇的2个底角,让石宇奇不停地转体。

表4 石宇奇、桃田贤斗的后场抽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5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反手过渡球技术运用特征

反手过渡球是指在自己的头顶以反手握拍的方法打出高远球和平球,这样的击球技术称为反手过渡球技术。反手过渡球有利于击球者在被动和主动之间转换,进行有效过渡、有利于运动员合理分配体能,也可以降低特定时期运动员调整步伐的难度。

由表5可知,石宇奇和桃田贤斗使用反手过渡球技术的次数相差不大,桃田贤斗在后场中反手过渡球技术共使用了23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3%;石宇奇在后场中反手过渡球技术共使用了29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3.8%。在头顶区域石宇奇使用反手过渡球技术的次数较多。在高强度的进攻下,过多的反手过渡有利于石宇奇调整自身步伐,减缓场上对抗节奏,对石宇奇更好地协调自己的体力分配也有很大的帮助。桃田贤斗在头顶区域使用反手过渡球,是因为石宇奇的高点进攻手法一致且隐蔽,吊杀的同时出其不意的平高球让桃田贤斗无法完成完整的回防步伐,被迫使用反手过渡球调整防守位置,减小防守压力。

表5 石宇奇、桃田贤斗的后场反手过渡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6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反手过渡吊球技术运用特征

反手过渡吊球是指在自己的头顶以反手握拍的方法打出吊球。后场反手过渡吊球的首要战术目的是调整自身防守位置,限制对手进攻的连续性,首先是摆脱对手的压制,其次才是争取得分。

由表6可知,桃田贤斗在后场技术中反手过渡吊球技术共使用了44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5.8%;石宇奇在后场技术中反手过渡吊球技术共使用了39次,占其技术使用总数的5.1%。石宇奇和桃田贤斗使用的反手过渡吊球次数不相上下,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很好地摆脱对方的制约,使自己挣脱出来,从而有机会占据主导地位。石宇奇的反手过渡吊球技术,摒弃了普通的软式过渡吊球,采用的球速快、有重量、平网式的过渡吊球。这种过渡的特点就是对手不能抢到近网的落点展搓,增加对手回球难度,降低对手的抢网质量,有效地限制了桃田贤斗逼抢网前的能力,迫使桃田贤斗回远网或者重复推挑后场,接着尝试转换被动变为主动掌握主导地位;桃田贤斗的反手过渡吊球技术多是用于进行前后转换衔接,使自己的后场技术发挥得更加出色。石宇奇和桃田贤斗在比赛中都很好地将这项技术进行了过渡使用。

表6 石宇奇、桃田贤斗的后场反手过渡吊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2.7 石宇奇VS桃田贤斗的后场点杀球技术运用特征

点杀球属于在后场击球的技术,即击球人员用手腕把球推到对方中场附近的位置,击球过程中需要减小大臂和小臂的摆动幅度,同时将手腕快速下压。点杀球的特点是进攻突然,具有一定的节奏变化,对自身的重心影响较小,容易进行前后连贯,且它的落点刁钻,往往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由表7可知,石宇奇在后场中点杀球技术共使用了96次,占其技术使用总数的12.7%;桃田贤斗点杀球技术共使用了87次,占其技术使用总和的11.3%。石宇奇选择了使用点杀技术进行进攻来打破桃田贤斗的防守,桃田贤斗的防守式进攻给了石宇奇较大的压力,一直保持相同进攻节奏不但没有效果,还会浪费体力,这时利用杀球和点杀球相结合的方式往往能够产生不错的效果。桃田贤斗也使用了较多点杀球次数对石宇奇进行了攻击,桃田贤斗的前后连贯性很好,点杀能更好地结合他的进攻特点,减少重心的变换,加快前后的移动,有力地占据前半场的主导。

表7 石宇奇、桃田贤斗后场点杀球技术运用汇总统计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4场比赛数据分析显示,石宇奇采用了杀球比例较高的控网抢攻打法,而桃田贤斗则主要采用了拉吊突击打法。

3.1.2 石宇奇的主要得分手段是使用自己的突击进攻技术来占据主导位置,利用后场动作的一致性快速出手,吊杀结合,限制对手的启动,重杀点杀结合,破坏对手的防守节奏,让对方出现回球失误,间接创造机会得分。

3.1.3 桃田贤斗利用细腻的出球线路将前后进行连贯组织起来,球路丰富、高吊杀结合,落点多变;结合自身条件,多使用吊球和杀球进行下压打法,主动时果断下压和抢网,保持自己主动的状态,被动时辅以吊球过渡,以稳健的防守型反攻来使自己获得有利位置。

3.2 建 议

3.2.1 在后场的技术使用方面,我国男单运动员应将后场技术进行合理、灵活地结合运用,同时结合自身特点,使其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果,对对手产生更强有力的攻击;后场技术的使用一定要线路多变,减少习惯球路;要逐步磨合各项后场进攻技术,不断统一动作标准,使其达到一致,一致隐蔽的手法可以有效破坏对手移动节奏扰乱对手的预判;在防守的同时寻找机会,才能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

3.2.2 我国男单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要对不同类型的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打法剖析,对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打法进行学习,积极开展组内对赛,通过模仿各个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来全面自身打法的综合性,提高自身适应多元技战术的能力。

3.2.3 我国男单运动员在今后面对桃田贤斗时,应加强自身的防守能力练习,桃田贤斗后场进攻能力多建立在对方回后场球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在主动起高球的情况下很难被一拍杀死,因此在比赛中要对其进行调动,迫使其失去最佳进攻击球点,在主动防守的同时寻找机会,才能使自身处于主动。

3.2.4 石宇奇在和桃田贤斗的对抗中的后场技战术组织和执行常常会过度消耗自身的体力,所以我国男单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可采用无氧、有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使自己的身体素质、身体能力与赛场上使用的技术充分契合,完成战术的高强度进攻时,尽可能地分配好自身的体力消耗。

猜你喜欢
高远球杀球后场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一个偷发后场引发的争论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围绕学会、勤练、常赛的初中羽毛球高远球教学策略
羽毛球正手打高远球技术动作解析
后场头顶之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