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的古砖收藏

2022-06-10 13:11□梅
老年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吴昌硕篆刻

□梅 松

吴昌硕刻『砖癖』。采自《吴昌硕全集·篆刻卷二》

吴昌硕素有“砖癖”,所藏古砖颇多,清光绪戊子(1888年)七月间,他曾以此为内容刻过一枚印,可以为证。他早在“道在瓦甓”印款中就说:“旧藏汉、晋砖甚多,性所好也。爰取《庄子》语摹印,丙子(1876年)二月,仓硕记。”“性之所好”固然是其收藏古砖的主要原因,但“绌于资”则是另一原因。特别是清代乾嘉以来,江浙地区古砖收藏的风气无疑为财资有限而又饶有古癖的吴昌硕的集古生活,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效仿之路。同时,古砖也是制作砚台的材料,作为案头清玩并借以发悠古之思,对于擅长篆刻的吴昌硕而言,自然是信手拈来之事。

吴昌硕曾有“以砖颜虚室,人诗两劲瘦”的诗句。其中,所谓“以砖颜虚室”,是指“禅甓轩”而言,即“元康三年(293年)”砖。其“禅甓轩”印款云:“得晋砖,双行,文曰元康三年六月廿七日孝子中郎陈钟纪作宜子孙位至高迁累世万年相禅砖,因以名吾轩。”又《苍石斋篆印》中有一枚“凤甓斋”,不知是否即指其所藏吴凤皇(272—274)砖而言。吴昌硕有致子贞先生的《东麓寻砖》诗稿,即是他寻访古砖的道白:

八砖谈往事,千甓伎斜曛。古意传今日,芒鞋踏飞云。人去三代上,髯亦旧参军。破砚年年食,坡仙合认君。

光绪戊子年(1888年)夏月,施浴升游上海,适逢吴昌硕在拓古砖,于是获赠一份。施浴升归后作《古甓记》一篇,成为记载吴昌硕古砖收藏的重要文献。因篇幅所限,取其文最后一段以观之:

吴昌硕刻『甓禅』,采自《中国历代篆刻集萃·吴昌硕》

吴昌硕刻“禅甓轩”。采自《中国历代篆刻集萃·吴昌硕》第14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吴昌硕刻“凤甓斋”。采自《仓石斋篆印》,日本平成三年六月二十日初版印刷

是年,吴昌硕45岁。因此,该文可作为其45岁前藏砖的小结,根据所列品目,亦符合杨岘致陆心源书札中所说的“昌石并无汉砖,只收吴砖”之语。是时,吴昌硕在沪渎谋得小役,正是其求知若渴的黄金期。之前,他从苏州杨岘、吴云、沈秉成等诸老游,致力于古砖的收藏,因“无力不能多致,故所得止此”。文中所谓“好事者”,与陆心源《千甓亭砖录》自序相比较,可知所指即陆心源在八年之前广收古砖之事。

吴昌硕刻“道在瓦甓”。采自《吴昌硕全集·篆刻卷二》

猜你喜欢
吴昌硕篆刻
金石力 草木心
——吴昌硕与上海
那人不值得(外一则)
篆刻作品
篆刻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