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2022-06-10 05:39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教学资源教研

赵 刚

(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山东 青岛 266200)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强化,我国体育教研教学资源智能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专业化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知识的习得转变为多维度素质提升,这对体育教研中教学资源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体育教研活动在运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体育教研活动通过加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清除阻碍技术与理念融合发展的内在因素,架构起彼此之间基于运行机制、组织架构、教学流程的整体融合模式,能有效满足教学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研活动效率的提升,这也是体育教研活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

1.1 体育教研智能化理念不足

体育教研智能化理念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结果评测等方面智能化和数字化认识与应用。而在现实中,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片面追求互联网辅助教学形式,将重点放在配齐多媒体教室、平板电脑等电子化设备等方面,体育课程课件仍然是生搬硬套,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认知上明显不足,导致教学设备内容与形式之间脱节,智能化程度跟不上学生需求和教学设计,造成体育教学资源知识生成与传播耗损增大,增加了教师互联网教学的成本、规模和效益。

1.2 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较差

一是信息化情景设置不健全。体育教研信息化设置中对情景的重视程度不高,知识迁移和深化的能力不足。二是信息化网络架构不完整。体育教研信息网络体系环节之间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欠缺、教研信息沟通不畅、教研实效性较差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时代发展、信息迭代的现状,快速信息收集与资源流转能力较差。三是信息化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化教学注重工具以及资源的多样性,然而现实中体育教研资源应用存在效率较低、传递较慢等问题,部分学校体育教研信息化水平低,体育教研信息的流转过程欠缺合理性,影响了教学资源整体价值。

1.3 互联网软硬件设施不健全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知识资源库,互联网知识资源库为体育教研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信息资源。体育教研软硬件设施是展开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体育教研信息化建设仍然采用落后的软件与硬件设施,相关部门没有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经费,从而无法顺利地开展体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很多单位虽然在软硬件设施配置方面投入了一些经费,但是工作缺乏软硬件设施,从而使体育教研信息化建设很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2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研深度融合的措施

2.1 坚持导向为魂,完善互联网教学理念

2.1.1 快速迭代体育教研理念的互联网化,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在体育教研中的迭代升级,更意味着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体育教学,改变传统体育教研过于注重知识积累、循序渐进改良的模式。因此,“互联网+”背景下,要强化集中关注点、专注学习研讨、课题打磨追求极致、信息快速更迭。

2.1.2 学生至上“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研人员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畅通参与途径、提高课程效果、增强体育课堂对学生的黏性。同时,教师应当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身头脑、指导教学实践。例如,可以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使用频度,构建高水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2.1.3 资源整合体育教学资源整合是助推教学资源互联网支撑并形成各方面资源合力的概念。它主要依托教师核心竞争力,围绕体育教师教学科研需求,对接相关的体育理论、实践信息和教学教法,有机整合信息供给与学生需求,搭建具有完整体系和功能的教学科研网络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资源融合与教学技术手段的灵活性、交叉性、复杂性。要依托于最为广泛的互联网平台,借助全新技术手段,实现供给端、需求端的有机整合,促进体育教学资源组织开展及协调控制有序进行。

2.2 坚持渠道优先,实现教研渠道的互联网化

2.2.1 渠道重组搭建“互联网+”体育科研的渠道矩阵,强化体育教研活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路径实现技术支撑,助力体育科研渠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变为现实。依托互联网的知识渠道,教师能够对接学术前沿,阅读最新文献,了解全新教法,洞察技术特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资源查询体育知识资料,进行线上课程,开展学习研讨交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助跑、起跳、腾空、翻转等高难度动作由于速度快、难度大往往不易掌握。而借助互联网渠道,依托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制作微视频、微讲堂,用动画、多媒体影像处理等方式,清晰展示这些技术动作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直观认知。

2.2.2 流程重塑互联网与体育教研融合是一个全面提升的工作,其着力点在教学资源相关知识生成与传播体系构建上。它既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特质,也离不开技术对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化与调整。体育教学资源互联网流程重塑,强调体育教师要围绕科研需求和学生诉求,依托互联网搜索引擎,完善体育教学科研资源的收集、整理、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搭建起具有实际效用、灵活变通的教学科研功能网络,实现对教学资源所需求的理论、知识、技能、方法、信息的有机整合。教师要积极争取支持,对体育教学资源流程进行重新塑造,进行实质性的技术升级和颠覆性效率提升,从而在体育教研知识的广度、宽度、深度和丰富度等方面实现结构重塑,提升教学科研效果,降低教学科研成本。

2.2.3 搭建平台平台搭建是互联网体育教研运行的基础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夯实理论、搜集信息、厘清思路、升级思维、完善课件、创新教法。尤其是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多数学校构建了各自的信息数据库,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课程研讨、交流互动、压力纾解提供了出口。应通过互联网与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构建线上与线下有机互动的新教学模式,实现点对点线上操作,拓展教师与学生、学校的沟通交流渠道,扩大基于远程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化教学开展,提供知识生成与技能传递的数字化渠道,有效促进知识习得的垂直细化。在具体学校体育教研中,教师可以尝试建设“教师+互联网平台+体育教研”的模式,坚持数字先行,坚持教研数据化,打通体育教研信息孤岛,打破备课信息壁垒,避免低效率重复建设,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大数据,打造体育教研信息最强大脑,推进体育教学资源信息有效传递。

2.3 坚持内容为王,担当成风化人的重任

2.3.1 强化沉浸式体验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依托教材发出指令,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的更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度模式,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由时间和自主实践的空间,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自主自由自动自发地学习,探究体育知识背后的奥秘。当然,这需要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在备课准备时,自觉融入互联网思维技巧,借助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韵律操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将教授内容整合为PPT课件,其中要融入对于技术动作的动画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国际上优秀的韵律操运动员比赛视频进行分解整理,通过动作慢放的形式,供学生深度学习。对于学生的训练,教师可以采取投影仪投影的方式,将学生动作投放到墙面上,供学生互相评价。对于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借助手机、录像机进行录像拍照,在下节课上练习后对照分析,以便确保练习进展,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3.2 提升定制化能力“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研深度融合旨在构建和谐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为此,体育教研资源开发和供给要坚持满足学生知识习得、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内在需求,提供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教学思路。一方面,推进小组定制化主题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资源,探究发现知识脉络,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锻炼运动技能。例如,在体育理论讲解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资料,分小组搜集我国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信息,筛选出组织大型体育运动赛事的基本流程、任务环节、推进措施、人员配备等要素;并要求学生增加相关数据搜集,拟定本班级运动会的实施方案,通过收集、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上述相关信息,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体现新教材对于实践动手能力理念的贯彻与执行。另一方面,争取建立教学资源定制化服务模式,明确定制化教学的制度、管理模式。学校、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培训指导,建立透明考评机制,把定制化服务用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体育教学资源定制化服务有效实施,让体育教学资源做到与学生需求实际相结合。

3 结 语

作为一种依托技术加持理性范式和方法模型,体育教研融合“互联网+”,意味着体育教研模式及手段的变革。“互联网+”体育教研实质是对传统教研范式解构与重塑,通过加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想,清除阻碍融合发展的内在因素,架构起运行机制、组织架构、教学流程整体融合的全新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教学资源教研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