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22-06-10 05:39静,李理,黄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机构培训

陈 静,李 理,黄 欢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致力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学科类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校外体育培训机构高质量发展是快速落实“双减”政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与体育产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转型发展和提质升级是体育培训机构的动力源泉。本文研究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体育培训机构进行研究,以“双减”政策颁布为起点,探寻体育培训机构所迎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1 “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机遇

1.1 国家引领,激发市场活力

有调查显示,2016—2020年全国有24.4万家体育培训机构成立,2020年是5年里体育机构注册的高峰,全年新增6.7万家企业,同比增长76.3%(图1)。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财经报道显示,我国目前有37万家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66万家体育运动类培训相关企业。“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以上2类培训相关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99%。可见,艺术类培训市场需求在逐渐增加。

图1 2016—2020年体育培训机构注册量和同比增速

“双减”减的是2个负担: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负担;二是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负担。首先,《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样一来非学科类教育的体育培训机构将迎来机遇。具体层面,“双减”政策使学生可以将空闲时间用来体育锻炼。以往学生的课余时间常被各种各样的文化课补习班占用,现在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或者热爱的体育活动,在放松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一项或多项体育技能;在充实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增长见识。2021年,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的乒乓球馆场馆负责人李浩表示,2020年上学期开学时报名10个训练课时的学员有50人左右,而2021年上学期同期报名人数增加了约25%。简而言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体育培训机构的生源市场有很大前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抓住机遇,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会迎来繁荣。

1.2 管控焦点,促进健康发展

“双减”政策主要在资质审核、培训内容、融资方式、收费管理、培训时间、教师资质以及广告内容等方面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双减”政策提出,要对体育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建立考核退出机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会更加关注服务水平低、招生渠道不正规、不符合规定要求等问题的教育机构,对违反学校纪律和招生秩序的体育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其培训资格。此外,“双减”政策还要求通过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办费储备金进行风险管控,以有效防止“退费难”和“卷钱跑路”的问题。例如,2021年8月中旬南宁市良庆区永和街大伟泰拳武馆,教练员以家中有事为由卷款10多万元跑路。对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为贯彻落实相关问题,严格规范预收费管理、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健全预收费监管机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简而言之,各部门严格管控将促使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口碑、现金流充足、健康有序发展。

1.3 学科转型,教育资源集中

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教育资源与引导。“双减”政策下达后有大量学科培训机构面临转型,教育资源将集中于体育培训行业。一是教育者人力资源,涌现了大量学科培训机构的优秀管理人才。一个机构的生存发展、兴盛衰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特别是高级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能力,这取决于高级管理人员是否能够评估形势、了解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并做出大胆的风险决策。胜任的管理人员往往是改革者。二是物力资源。学科培训的场地可以通过改造直接利用起来。在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大众体育消费需要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三是财力资源。许多资本家嗅觉很灵敏,开始重点投资体育培训行业。“双减”政策对体育培训行业的总体前景肯定是利好,特别是对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这样广受欢迎的项目和武术等国家大力扶持的项目,同时像围棋这样的智力项目兼具体育竞技和传统文化属性,一直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总之,在学科类培训受限的大背景下,这些具有很强逻辑思维的项目很可能会受部分重视学习成绩的家长群体的垂青。

2 “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挑战

2.1 行业竞争问题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类培训市场原本就小的赛道未来可能变得更加拥挤。各大机构扎堆进入一个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也会越来越低。第一,行业内部竞争。很多大型培训机构开始转型已经涉及体育培训市场,开始和已有的体育类培训机构抢占市场、形成竞争。例如,东方启明星篮球俱乐部创始人勒星表示,“双减”政策颁布后,许多投资人开始与俱乐部谈合作。大型培训机构以品牌认知度、社会知名度等优势聚集目标客户群体,其有稳定的生源、雄厚的财力、丰富的资源、成熟的系统和制度,转型相对容易。一旦转型成功,许多体育类中小型机构的教师和教练员,极有可能面临被高薪挖走的风险。论平台、论薪酬、论市场占有率,多数体育类中小型机构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第二,家长的多元选择。价格方面,家长会货比三家,会利用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强自己的议价能力。例如,在学生选择学习篮球或足球以及师资水平和服务态度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家长会选择价格相对低的机构。如果家长对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变动趋势和机构成本等有所了解,甚至价格会更低。第三,资金链管理问题。资金链管理的安全、有效运行与否,关系到体育培训机构的折现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资本周转率。例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艺雅创始人表示,很多体育类中小型培训机构采用了预付费模式运营。简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面临众多竞争问题,需建立行业规范。

2.2 师资力量问题

师资力量决定教育质量,打造一支强大的教学队伍,有助于增强体育培训机构的实力,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中突破自我,找到自身的兴趣爱好。某篮球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教练员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制定出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课程。具体而言,体育培训机构的师资成本比学科类培训机构高,其商业逻辑也跟学科类培训不太一样。“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体育培训机构的生源市场需求扩大了,但是师资还是原来那么多。教师和教练员在各种体育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教练员人数缺乏、入职门槛低。再者,体育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在资质方面有较大的问题。总而言之,体育培训机构在师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3 应试“内卷”问题

当前,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将体育中考的分值提高至30~100分。中考体育分值的提高可能导致部分家长的焦虑,家长希望通过体育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尤其是提高应试体育成绩。有家长表示,担心学生体育中考成绩不合格,因此将学生交给体育培训机构进行考前培训,以应付考试。体育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培训机构应本着教育第一的原则,培养学生从小锻炼,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即使体育不纳入中考范围,也应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浓厚的兴趣并爱上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体育对人的身体以及心理都有教育意义,强身健体、发展体育技能的目的比较容易达到。但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不仅是素质教育,更是人格教育,要实现这一功能,学生就必须参加更多的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体育学习和比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毅力、团结与合作、规则与公平、诚信与自律、领导力、决策力、独立思考能力、敢于面对失败、胆量和冒险精神等,学生只在体育中考里拿到满分或及格,是达不到体育教育人格育人的。简而言之,规范体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让学生真正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真正魅力,从而“沉迷于体育”,才是体育培训机构应该重视的方面。

3 “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对策

体育培训机构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部署战略,强化组织能力。强化体育培训机构的3大组织能力,包括监管、服务和创新(图2)。其中,监管是体育培训机构服务质量的保障、服务是体育培训机构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体育培训机构生存的路径。3种能力的中坚力量是战略,围绕战略搭建组织,机构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图2 体育培训机构围绕战略的3大组织能力

3.1 提战略,培育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团队领导力

体育培训机构的战略不断迭代,机构组织内部也要不断迭代,及时制定战略并调整组织。首先,实现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树立体育培训机构共同价值观。体育培训机构的目标就是实现个人的目标,建立学习和分享文化价值观并追求共同目标的高层领导团队。其次,体育培训机构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学习机制和方法,从学习世界各地的领导者到学习、反思和分析机构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优化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着资源的分配和获取、资源的积累和适应以及释放资源的能力。其总体趋势是加强组织的组织能力并约束组织。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总体趋势是组织层面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和分散。应遵循逻辑,不要急功近利,先做强,再做大。

3.2 迎监管,占据运营规范的高地

目前体育培训行业监管相对较松,面对体育培训机构的机遇和挑战,体育培训机构应该早准备。在强监管到来之前,主动理性试错,规范运营,对收费、师资、考核标准化,首先占据强者的地位。第一,在行业高门槛下,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络效应,规范运营。做好服务工作,随着体验学生的增加,服务本身的价值也应随之增加。第二,做好自己的课程产品,从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延续性和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课程类型2个方面制定立体课程体系。首先,课程目标和阶段的划分要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阶段和原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体上什么内容的课程,要根据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教学内容;体育有很多的教育成果是隐形成果,所以体育培训机构更应将此方面进行量化。其次,按照课程“功能”来设置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如篮球、足球、排球需要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统感能力、反应能力、决断能力;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对改善视力有一定的帮助;围棋则可以开发脑力。“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应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措施,有序发展。

3.3 重服务,营造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的环境

一个体育培训机构的成功离不开人性化的服务,有经营能力又懂专业的管理者是关键。培养优质的管理者是影响体育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培养历练出一批社交能力、时间管理和协作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比较强的人才,体育培训机构的组织执行力也会随之增强。第一,应充分考虑被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家长与学生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将体育培训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在竞争中获得成就感,爱上体育运动,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第二,服务者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是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服务者应培养注重学习、刻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持之以恒,在自己的领域深入学习商业技能,为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克服技能短缺、经验盲点和弱点,成为此行业的精英和行家。第三,拒绝拿“应试”作为卖点实行焦虑营销,不能刺激家长的焦虑,并增加学生的培训负担。应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平时上课、参加体育锻炼的表现。总之,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服务能力,体育培训机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勤反思,加快组织能力的积累与迭代

体育培训机构的组织能力需要不断积累。体育培训机构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以实现长期价值为目标,以能力发展、积累和迭代过程为基础。首先,体育专业培训知识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体育培训机构组织能力提高的关键。在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和教练员需要快速更新知识和经验,将个人专业技能知识提供给体育培训机构,构建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平台。其次,体育培训机构要提供平台,给教师和教练员展现能力的机会。教师和教练员通过此平台激发自身潜力,提升教学能力,最终双方达成共赢,实现体育培训机构整体价值最大化。最后,在机构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里,建立知识经验累积性贡献的KPI指标。机构要强调每个人对专业知识、经验的贡献,强调每个人业务活动的留痕,强调对每个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在这一点上,我国的体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其他国家一些发展较好的体育培训机构企业学习,持续改善,不断优化组织能力。

4 结 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整体性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体育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双减”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因此,体育培训机构应该跟上国家政策的步伐,平稳、规范地发展,提质升级,为 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体育培训服务,为体育教育事业、全民健身奉献力量。

猜你喜欢
双减机构培训
教师培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会议·培训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