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畔中国水军“创造历史“

2022-06-10 01:28周欣
新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际泳联布达佩斯世锦赛

周欣

与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相比,本届世锦赛来之不易。因为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原本定于2021年的福冈世锦赛推迟到2022年5月举行,又因为新冠疫情日本“闭关锁国”,赛事再次推迟,改到2023年。老牌游泳强国匈牙利与国际泳联紧急协商后,于今年2月联合声明:临时增加世锦赛。赛事筹备期仅有4个月,6月初匈牙利全国还一度进入“紧急状态”,好在比赛最终如期在布达佩斯举行,为各国选手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练兵机会,也没有让2022年的国际泳坛留下大赛的“空白”。

中国军团以18金2银8铜的总成绩名列奖牌榜第二位,在金牌榜上与美国平起平坐,其中跳水队横扫全部13个项目的金牌,历届世锦赛金牌总数达到108枚,这是中国跳水队首次在海外举办的世锦赛上包揽金牌。花样游泳队取得历史性突破,收获4金2铜。游泳队取得1金4铜。

跳水

梦之队横扫千军从“一到一百”的金牌突破

世锦赛开赛前夕,中国跳水队的历届世锦赛金牌总数为95枚;世锦赛落幕之日,这支梦之队包揽13枚金牌,创造了一支队伍在单届世锦赛赢得跳水金牌的数量之最,世锦赛夺金总数达到108枚。这是游泳世锦赛历史上第三次出现由一支队伍包圆跳水金牌,此前两次分别在1982年,美国队赢得全部4枚金牌,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中国队包揽10金,上演“十全十美”。

全红婵和白钰鸣为中国跳水队斩获世锦赛历史第100金。

在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一场国际大赛中,中国跳水队派出了17人的队伍,包括曹缘、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任茜和王宗源六位奥运冠军,以及世锦赛冠军杨健等人,这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造和磨练。老将有杨健和曹缘,中生代有王宗源、陈芋汐、全红婵、陈艺文、昌雅妮、杨昊、练俊杰等人,其余则为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新人。中国跳水队的表现可以用“满分”来概括。

战绩最突出的是独得三金的王宗源,他称雄男子1米板、3米板和双人3米板,成为第一位在单届世锦赛获得3金的跳水选手。王宗源表示:“比赛期间我只是想着把每一个项目都比好,过程做好了,自然而然会有不错的结果。”

最具人气的当属全红婵,每一次登场亮相都引来当地华人华侨观众的追捧和热烈掌声。她不负众望,在女子10米台单人比赛中与陈芋汐“神仙打架”,以0.3分的微弱差距名列亚军,可惜她的207C在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中都出现了失误。这个动作曾经帮助全红婵一鸣惊人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台问鼎,也为陈芋汐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蝉联女子跳台冠军铺平了道路。

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3,在女子跳台动作中算是顶级难度,外国选手鲜少有人尝试,只有两位中国选手全红婵和陈芋汐使用。实际上,2组的向后动作无论对男女选手还是跳板跳台,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可谓“得207C者得天下”。

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全部13枚金牌。图为段宇/任茜在混双10米台决赛中。

好在全红婵在女子双人10米台以及混合团体赛中发挥稳定,她的世锦赛首秀以2金1银收尾。和去年东京奥运会夺冠时相比,她的身高增长了将近10厘米。生长发育期的烦恼对她完成动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她依然是那个擅长“水花消失术”的小精灵。

尤其是全红婵和同样15岁的白钰鸣联手摘取混合团体冠军,为中国跳水锁定世锦赛第100金,那一瞬间,辉煌、传承、荣耀……两人仿佛在向第一枚世锦赛金牌的获得者高敏致敬。

1986年8月,西班牙马德里,年仅15岁的高敏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她没能战胜紧张,但是成功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让身体去自由完成动作”。在与水面接触的瞬间,高敏听到“刷”的一声,她知道自己赢了。庆祝的人群如潮水般涌来,一位西班牙老太太握着她的手开玩笑说:“你是不是从外星来的?”高敏用英文回答:“中国,我来自中国。”

那个夏日,碧蓝池水一侧,世锦赛跳水比赛的领奖台上第一次响起《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第一次高高飘扬。从此以后,“中国红”成为世界跳水舞台上越来越耀眼的色彩,高敏、伏明霞、熊倪、田亮、郭晶晶、吴敏霞、曹缘、陈艾森、施廷懋等频频折桂,中国跳水人才辈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许多中国教练前往海外执教,培养出了优秀的外国运动员,积极传播中国跳水文化,促进了跳水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发展。

中國队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决赛中。

从1982年中国跳水队首次参加游泳世锦赛到2022年,金牌从无到有,从1到100,再到108,中国几代跳水运动员、教练员用无数次的起跳、腾空、翻转、入水锻造出了至高荣誉。

但中国跳水并非高枕无忧,最强对手已经出现——15岁的日本小将玉井陆斗在男子10米台决赛中咄咄逼人,前四跳一度名列榜首,第五跳出现失误,最后收获银牌,创造了日本跳水的最佳战绩,也是日本跳水历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奖牌得主。他已经成为继英国选手戴利之后的国外男子跳台“第一人”。

花样游泳

突破传承 远眺巴黎

4金2铜,中国花样游泳在布达佩斯留下浓墨重彩,创造了世锦赛的历史最佳战绩。中国花样游泳队并不满足眼前的成绩,而是希望“在突破中传承,在传承中突破”,目光瞄定2024年巴黎奥运会。

布达佩斯是中国花样游泳的福地。2017年世锦赛,中国队首次登上非奥项目——集体自由组合的冠军领奖台;这一次,中国队更上一层楼,在参加的6项比赛中获得双人和集体4个奥运项目的金牌,混合双人从上届世锦赛的第五、第六名提升到两枚铜牌。

中国队在世锦赛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颁奖仪式上。

赛前,国际泳联官方网站预测,在俄罗斯队缺席后,中国队将成为最大赢家。赛后,很多人惊呼,世界花游进入“中国时代”。中国队教练组组长张晓欢很冷静:“我们希望大家能看到年轻的中国队的进步。站在奥运亚军这么高的起点上出发,我们肩负着前辈们的梦想,既是压力、责任,更是光荣和力量!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始终把自己当作最大的对手。”

怎样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中国花样游泳参加了从1986年以来的历届游泳世锦赛,一直在努力进步和突破,从在第六、第七名之间徘徊,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集体铜牌,此后在伦敦、里约、东京连续三届奥运会摘银,排在俄罗斯之后,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2019年世锦赛更是获得5块银牌。

东京奥运会中国花游获得集体和双人亚军后,队伍完成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新老交替。去年12月集结时,队内只有冯雨、肖雁宁和王芊懿三位奥运选手,其余大都是没有经受过国际大赛考验的新人,平均年龄21岁;东京奥运教练组只有张晓欢一人留任。

新人们进队第一课就是提高认识——“花样游泳的成功标准是什么?怎样读懂吃透规则?”国际泳联花样游泳技术委员会委员刘岩提炼出了“花游五要素”:体能突破是前提,音乐编排是灵魂,同步技术是核心,精彩的难度托举和艺术表现力是突破方向。

队员们遇到的最大难关就是体能,“水上问题水下找,水下不足陆上找”,长跑拉练、瑜伽、舞蹈、50米潜泳、夹球转体、双人成套、集体成套、水中拔河……这些东京奥运周期“玩”过的体能训练,新一代国家队队员们迅速捡起来,积极配合体能教练兼科研人员赵丹彤的指导,逐步解决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体能的水陆转化、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提升及短板补充等方面问题,通过精准、定量化的训练提升运动员的耐力和专项能力,姑娘们迅速达到东京奥运会成熟阵容的体能标准。

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上,杨浚瑄夺金。

终于,布达佩斯豪约什·奥尔弗雷德游泳馆的户外泳池,姑娘们一扫训练时的苦与泪,在比赛中流露出灿烂自信的笑容,与看台上当地华人华侨自发组成的强大粉丝团遥相呼应。

然而,中国花样游泳赢得布达佩斯世锦赛,并不意味着前往巴黎奥运会的征程一马平川。因为项目的新规则即将启动,托举难度、动作编排和艺术表现力将成为主要得分点,这对于擅长动作质量和内敛含蓄的中国姑娘来说有些困难。

张晓欢说:“新规则要求我们要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具有表现力和冒险性的方向去努力,我们希望借助更多的专业力量和跨界思维,在音乐、编排、舞蹈、服装设计上有所突破。因为对手在进步、项目在发展、规则在变化,我们只有积极适应新规则,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吃苦准备,巴黎奥运会上才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中国在国际泳联6个技术委员会中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前跳板女皇郭晶晶。

游泳项目

外国老将新星“齐鸣”中国刚刚“苏醒”

本届世锦赛游泳项目,共打破男子100米仰泳、男子200米蝶泳和男女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3项世界纪录,刷新7项赛会纪录。尽管和以往世锦赛频繁改写世界纪录相比,堪称平淡无奇,多位国外名将缺席、临时退赛,但仍有许多项目表现出较高水平,包括莱德基、德雷塞尔、米拉克、舍斯特伦等名将依然强悍,各国还涌现出了一批表现抢眼的新星。20岁的法国选手马尔尚一人夺得男子200米、400米混合泳金牌以及200米蝶泳银牌;18岁的罗马尼亚选手波波维奇包揽男子50米和100米自由泳冠军;16岁的加拿大姑娘麦金托什独得女子200米蝶泳和400米混合泳金牌以及400米自由泳银牌,还是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的成员之一;17岁的意大利女将皮拉托赢得100米蛙泳冠军;20岁的美国选手史密斯在女子100米仰泳中摘金;21歲的意大利选手切孔打破男子100米仰泳世界纪录并夺冠……

由45人组成的中国游泳队囊括了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包括奥运冠军张雨霏、汪顺和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队成员李冰洁、杨浚瑄、汤慕涵等人,以及在陕西全运会表现突出的选手。然而,由于备战时间仓促、训练准备不足、名将治病疗伤,再加上国内两次选拔赛皆因为疫情而延期,抵达布达佩斯只有三天适应时间等诸多因素,游泳队普遍表现不在状态。东京奥运会大赢家张雨霏连续作战,在三个单项比赛中获得铜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单届世锦赛收获50米、100米、200米蝶泳奖牌的女选手。此外,杨浚瑄在200米自由泳折桂,汤慕涵名列第三,闯入决赛的新人潘展乐、唐钱婷、程玉洁、万乐天的表现都令人振奋。

对于中国游泳来说,布达佩斯世锦赛的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认清自己,知己知彼。世界泳坛的格局依然是美国一枝独秀,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英国、瑞典等国都有王牌选手。国外新人纷纷“露头”,就连亚洲对手日本和韩国也在悄然崛起,特别是韩国的男选手黄宣优已经登上200米自由泳的领奖台,金宇民名列400米自由泳第六名,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可以称雄亚洲。中国游泳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和突破才能续写辉煌?

自从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后,中国游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梯队都在进行“换血造血”,朱志根、崔登荣、王爱民、杨立平、郑珊、何新中、韩冰岩、汪海波、郑坤良等善于学习、科研意识强的老中青教练梯队逐渐形成,成为推动中国游泳运动发展的主力军。没有世界顶级水平的伯乐,如何能培养出冠军级的千里马?

在通往巴黎奥运会的旅途中,布达佩斯世锦赛相当于起飞前的滑行,希望中国游泳队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和心态,稳步提速,冲向蓝天。

技术委员会

“全面开花 ” 掌握国际话语权

一个国家在国际体坛的影响有多大,除了看金牌和奖牌数量,还有一个隐性标准——多少人在国际组织中任职?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掌握话语权?

国际泳联大家庭在世界五大洲有209个会员协会,中国人在各项目技术委员会全面开花。去年6月,周继红竞选成功,成为国际泳联历史上首位女性副主席。

本届世锦赛期间,国际泳联旗下几个技术委员会改选,中国在6个技术委员会中榜上有名:在游泳技术委员会,袁昊然当选副主席;在跳水委员会中,曾经的奥运冠军周继红作为国际泳联高级联络官“坐镇”,前跳板女皇郭晶晶和女台奥运冠军李娜分别代表中国香港和中国入围;吴敏霞是高台跳水技术委员会的一员;刘岩在花样游泳技术委员会“把关”;赵琪“列席”水球技术委员会;许琦进军成人技术委员会。只有公开水域游泳技术委员会目前没有中国委员。世锦赛和奥运会期间,各项目的执法者中也活跃着来自中国的国际级裁判身影。

此外,东京奥运会后刚刚退役的跳板女皇施廷懋被国际泳联主席提名,“直通”運动员委员会;跳水教练赵文进入选教练员委员会。

多位中国专业人士成功入选国际泳联,充分证明中国体育得到了尊重和肯定,可以更多地参与国际泳联的相关事务,在国际组织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展现和塑造中国体育形象,传递中国声音,这正是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国际泳联布达佩斯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布达佩斯:多瑙河畔的明珠
布达佩斯之梦
国际泳联回应“孙杨药检风波”
舞蹈剧《丝绸之路》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上演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
国际泳联新项目高台跳水
2011国际泳联图片大赛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