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赛龙无敌修炼记

2022-06-10 17:18麦延
新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赛龙男单公开赛

麦延

安赛龙参加印尼羽毛球公开赛。

丹麦盛产优秀羽毛球员,尤其是男单,一代又一代的“ 丹麦金童”在羽毛球长河中出没。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单金牌、当今世界羽联主席拉尔森,到之后的皮特·盖德、约根森等,而现在则是安赛龙的天下。他带领着欧洲军团对亚洲球员形成足够的威胁,助欧PEOPLE 人物洲男单夺回奥运金牌,目前的安赛龙几乎没有对手。

他只有羽毛球

1994年,安赛龙出生在童话之乡欧登塞。6岁时,在爸爸的陪伴下,他在欧登塞羽毛球俱乐部开始了第一次训练。小时候,他还加入过足球俱乐部,并成为队内核心。他逐渐发现羽毛球可以独自掌握全局,更适合自己,尤其是单打。

为了多练球,安赛龙的父母在一楼的客厅里为他和妹妹建造了一个小羽毛球场。虽然没有正规球场那样大,网的高度也不达标,但最重要的是能训练,对小安赛龙来说,他的世界只有羽毛球。

安赛龙清晰记得,他在人生中输掉的第一次羽毛球决赛后泪洒赛场,当时父亲就给他制定一条规矩:输球可以生气,可以难过,但情绪波动要控制在10分钟内,然后让生活照旧。这很重要,因为这不只是对待比赛结果,还是在比赛中对待每一个丢分的守则。

安赛龙一直被认为在比赛中容易情绪化,他也一直在用从小立下的规矩来和自己的情绪作斗争,不管是得分后的兴奋,还是丢分后的急躁。

世青赛夺魁

2009年,15岁的安赛龙在家门口欧登塞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打的是男双,这也是他唯一的国际比赛双打记录。从16岁起,他独自来到哥本哈根,扎根于培养出无数“丹麦金童”的丹麦国家队。

同年,他第一次参加世青赛,一路上连续击败了中国香港队的伍家朗、中国队的黄宇翔、印度队的普拉尼斯、韩国队的姜志旭等亚洲强手,获得冠军。这是一次梦幻的首秀,安赛龙不仅为丹麦实现了突破,还为欧洲捧回史上第一个世青赛男单桂冠。

在那之后,他开始了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赛历练,随之而涨的不仅是自己的经验和世界排名,还有他那猛飙至1米94的身高。与队友站在一起,安赛龙高挑的个子看起来更像是其他项目的选手,这极具标志性的身高给他带来了利弊皆有的打法特点。

高个子球员進攻凶狠,防守范围大,加上欧洲球员的力量突出,安赛龙的攻防实力无可挑剔。但面对更灵活、技术更细腻的亚洲球员,高个子球员会被打回头,打追身和转体。为此,安赛龙将注意力看向身材同样高大的中国选手鲍春来,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网上观看鲍春来的比赛视频。

女儿是安赛龙一路高歌猛进的见证者。

高歌猛进的四年

时间进入里约奥运周期,安赛龙已成为一名成年人。带着青涩和认真,不停积累的高级别公开赛经验,这位刚进入成年组比赛的年轻人给世界羽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几年里,他用了好长一段时间增加体重,希望给人留下的印象不仅是“很高的小伙子”,而是“又高又壮的小伙子”。

2014年,他在瑞士黄金赛夺得一个有分量的公开赛冠军,也是这一年,他的职业生涯开始高歌猛进。当年的世锦赛在丹麦哥本哈根进行,安赛龙以7号种子出战,一路闯入半决赛,尽管以0比2负于李宗伟,但这一枚在家门口戴上的铜牌是一个高水平的入口。

2015年,安赛龙虽然全年无冠,但5次闯入公开赛决赛,尤其是夺得年终总决赛亚军。2016年,安赛龙先是在5月为丹麦队首次捧得汤姆斯杯立下汗马功劳,接着8月在奥运会上创造奇迹。虽然在半决赛0比2负于最后夺冠的谌龙,但在铜牌战中战胜了中国名将林丹,这位最初在欧登塞俱乐部默默练习抽球的少年终于在奥运领奖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成长迅猛,高歌猛进,令对手猝不及防。安赛龙在2017年格拉斯哥世锦赛上连胜谌龙和林丹,获得了含金量极高的世锦赛男单冠军。那一年,他首次登上男单世界第一的宝座。

高峰过后的下坡路

从里约奥运的铜牌到格拉斯哥世锦赛的金牌,再到世界排名第一,人们不禁发问:东京奥运周期是安赛龙的天下吗?

这个奥运周期尚未过半,这样的问题实在难以回答,现实也是同样的戏剧性。2018年,遭到禁赛的日本名将桃田贤斗复出,一连数冠展示出咄咄逼人的复苏势头,收下了2018年和2019年两届世锦赛金牌。相比之下,安赛龙在这两年可谓“内忧外患”,接连出现伤病,总是输给这位老对手。

那时,安赛龙的腰部和脚踝接连受伤,哮喘更是让他外出比赛时经常无力作战。整整两年时间里,安赛龙只在高级别公开赛拿到两个冠军,因伤病退赛的情况不断发生,参加的比赛也没以前多了。

安赛龙和桃田贤斗同龄,但从20岁起才开始交手。桃田贤斗被禁赛前,安赛龙和他的战绩是1胜6负。桃田贤斗复出后,安赛龙在短短两年间8次败给对手,一胜难求。一时间,舆论又出现东京奥运周期是桃田贤斗时代的基调。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和东京奥运的推迟,一切又有了变数。桃田贤斗先后遭遇车祸和疾病,最佳状态一去不复返。相反,安赛龙接受手术,控制住过敏和哮喘,熬过了最艰难的两年,逐渐在比赛中找回状态,2020年首夺全英冠军就是最好的转折点。

身高臂长让安赛龙在比赛中占据优势。

因父亲身份而蜕变

2020年10月,安赛龙的宝贝女儿出生,他由此多了一个身份——父亲。见到女儿的第一眼,安赛龙的心都融化了。他感受到比拿冠军更美妙的幸福,给女儿起了中文名字“安维佳”。

安赛龙说,自从女儿降生,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种和女儿一起在长大的感觉。

女儿出生后的前3个月,安赛龙基本是寸步不离。平日里,他推着婴儿车,带女儿去户外散步、晒太阳。晚上女儿哭闹时,安赛龙会把她抱起来,轻轻地跟她说话,放一些轻音乐安抚她的情绪。小孩子难免哭闹,这可是比球场上无法得分或连续失误更难受和无奈,不过也正是体验过这种再哭闹也要哄好孩子的生活,安赛龙逐渐修习到平静耐心,抛却烦躁的心境,做到笑迎状况。

于是,人们在球场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安赛龙。有了父亲身份的安赛龙不再急躁,即使是连续丢分,也有足够的耐性和对手周旋,因为“打球不如照顾女儿难”。

女儿一岁前,安赛龙难以带着妻女一起比赛,只能在比赛之余抽空回家团聚。去年的巴厘岛三站比赛起,安赛龙开始带着妻女到全球各地比赛了,从前的比赛之余相聚变成了现在的一直在一起,安赛龙也更有胜负欲和责任感。

再度进入“无敌”阶段

进入2021年,安赛龙在奥运会前的比赛里夺得3金3银;在东京奥运会男单决赛上将5年前在里约半决赛输给谌龙的一仗赢了回来,帮助丹麦男单时隔25年重夺奥运金牌;年底又连夺三站高级别公开赛冠军。如果非要挑刺,那就是他在年底的世锦赛上遭遇一轮游,无缘实现在一年里收获两大单项冠军的殊荣。

说起这场一轮游,全赖自己的“队友”骆建佑所赐。东京奥运会后,安赛龙选择了“单飞”,走起了职业化的探索之路。他在迪拜建立自己的训练营,招揽各国男单好手和自己组成训练团队,包括近一年成绩突飞猛进的骆建佑、拉克什亚等人。

这一步被丹麦媒体称为“养狼计划”,很有争议,但确有成效。队友们飞速进步,带动了安赛龙的训练质量和比赛能力。2022年,安赛龙取得34胜1负,手握5站公开赛冠军,赢尽了几乎所有一线球员。在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遭遇老对手桃田贤斗时,他打出了21比4、21比7的悬殊比分。

“安赛龙”是他的中文名,是他在19歲开始学中文时给自己取的名字。众所周知,安赛龙的中文说得很“溜”,他和父亲都有极强的中国情结。12岁时他第一次来中国,长大后学习中文,每天坚持一小时的线上中文课,来中国比赛时一定要吃饺子。

安赛龙最喜欢的中文句子是“有志者事竟成”。他明白天赋不意味着一切,无论是学习中文,还是从瘦弱的小孩打至叱咤世界的奥运冠军,安赛龙都在用后天的努力,让所谓的天赋更有发挥空间。

论高光,他有过无数次;论低谷,他也闯过来了。现在的安赛龙被大家评价为“近乎无解,近乎无敌”,世界男单再一次不确定时长地进入安赛龙时间。

猜你喜欢
赛龙男单公开赛
细说全英“屠龙”事件的前因后果
推进“党建+”工作决胜迎峰度夏
是谁让安赛龙在全英赛差点翻车?
安赛龙缘何赢不了桃田贤斗
我们走进“2016中国陆上划船器公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