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里:倒在终点前的奥运英雄

2022-06-10 17:18李宁
新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长跑马拉松冠军

李宁

皮特里获得奖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说过:“ 奥运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征服他人,而是自我的努力及奋斗。”后来,这句话渐渐演变成了“重在参与”,意大利马拉松运动员多兰多·皮特里便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者。

潜能的发现

皮特里于1885年10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曼德里奥,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1897年,父亲戴希德里奥带着全家迁往卡普里镇,在那里开了家蔬果店。皮特里14岁时,成为当地一家糖果店的学徒。成年以后,皮特里的身高只有1米59,但很壮实,也很有耐力,曾立志当一名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也练习过此项运动,但是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志向。19岁那年,糖果店老板让皮特里去给朋友送封信,不料他却消失了。4个小时过后,皮特里满脸是汗,十分兴奋地回来向老板汇报:“我跑了整整50公里,终于把信交到你朋友手里啦!”

有了这趟“奔跑邮差”经历后,皮特里对长跑的兴趣倍增。1904年9月,他在店门口观看了意大利冠军佩利克里的10公里长跑,竟扯掉自己的围裙,跟随跑完了全程。几天后,他参加了博洛尼亚3公里长跑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长跑给皮特里带来出乎意料的好评,他开始出国比赛。1905年,他在法国巴黎30公里赛跑中首次获得冠军。第二年,皮特里参加两届奥运会之间的马拉松预赛,以2小时42分的成绩获得参赛资格。不幸,此后不久在希腊雅典的正式比赛中,由于剧烈的胃痛,皮特里不得不在跑了24公里后放弃比赛。尽管如此,他仍然依靠预赛的成绩和以往在长跑比赛里的优异表现,入选了意大利奥运代表团,准备参加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四届奥运会。

金牌的遗憾

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是重头戏,英国王后亚历山德拉等王室成员也会来观看比赛。为此,大会组织者特地将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宫的草坪前,终点在白城运动场。

7月24日,马拉松决赛即将开始,来自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在起点列队排开,没人注意这个来自意大利的糖果商。他身穿19号运动衫,身材矮小。皮特里的对手中,有美国人约翰·海耶斯,刚刚在纽约杨克斯首届马拉松赛中夺冠;英国王牌阿历克斯·邓肯,在4月恶劣的气候中获得全国测试赛冠军;呼声颇高的还有加拿大少年汤姆·朗伯特,曾是1907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冠军。这些人才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皮特里提前加速。

下午2点半,威尔士公主举起发令枪。枪声响后,运动员踏上了征程。东道主英国派了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出发时跑在队伍的前列,可后劲不足,中途均败下阵来,无人进入前8名。默默无闻的皮特里擅长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在比赛的一开始没有取得领先位置。不过他按自己的节奏跑,后来逐渐加速,赶到了第二位,落后南非运动员海弗伦几十米。赛程接近30公里的时候,两人并驾齐驱,遥遥领先。

这次马拉松比赛找到了一个赞助商,是个饮料生产商,不仅沿途设立了大量的饮水站,还为选手们准备了补给——大米布丁、香蕉、葡萄干、牛奶,甚至香槟。当天的气温虽然不到26 ℃,但按照英国人的标准,这样的气温显然是很高的。赞助商为运动员准备了大量沾满科隆香水的海绵块来降温。皮特里和海弗伦跑到哈勒斯登钟楼时,看到路边摆放的饮料,口渴难耐的海弗伦饮下了一杯香槟,不料引起腹部痉挛,抽筋、昏眩,步伐绵软,不得不停了下来。

皮特里被人搀扶着通过终点

海弗伦退赛给了皮特里机会,他大步向终点跑去。人们热情地呼喊加油,好像他已经获得了冠军一样。消息传到运动场内,广播宣布:19号选手领先。显然,狂热的观众让皮特里变得疯狂起来,他跑得太快,突然加速消耗了宝贵的体力。

皮特里终于跑进体育场,9万多名观众发出了欢呼声,但很快又都安静下来。他们看到皮特里步履蹒跚,两条腿在本能地向前迈着,甚至有些搞不清自己身处何地了。通过体育场的大门后,皮特里左顾右盼,竟然跑错了方向。观众再一次惊愕地喊了起来,王后也从包厢座位上站了起来。有几个人奔向皮特里,把他的身体扭转过来。但皮特里仍然没有清醒,他目光呆滞,步子越来越慢,几乎迈不开腿。为了鼓励他,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跟在他身旁跑着,不断地鼓励他说:胜利已近在眼前!

被人们视为奥运英雄的皮特里。

但对皮特里来说,任何的鼓励都无济于事。他突然停住了腳步,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几秒钟后,他又睁开眼睛,吃力地站了起来,试图走几步,观众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可是很快,他又倒在了地上。皮特里一次次地倒下,又一次次地被扶起来,一大群人都围在他的身边,其中有裁判和医生。有人扶着他,有人试图用海绵给他擦身体。观众当中,许多人请求人们帮帮这个小个子运动员,但也有个别清醒的人大声提醒着那些伸出手去的官员们:“让他自己跑吧,不然你们会毁了他!” 突然间,体育场的另一端再一次喧闹了起来,跑在第二的美国队员海耶斯跑进了运动场,虽然他也非常地疲惫,但还能保持正常的跑步姿态。这时,田径项目的负责人安德鲁跑了过去,扶起已经昏过去的皮特里,距离终点还有不到10米,架着他通过了终点线。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震耳欲聋,王后也鼓起掌来。意大利的国旗被升起在体育场的上空。第二个通过终点的海耶斯提出了抗议,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是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的。一个小时以后,抗议被接受,海耶斯获得了冠军,而皮特里没有完成比赛。

精神的诠释

赛后第二天,皮特里被授予英雄称号,王后为他颁发了特殊金杯。当这个意大利小个子挥帽答谢人群时,欢呼声淹没了播音员的声音。据说,体操运动员甚至放弃当日表演,穿过草坪,只为看看这位失败的英雄。

皮特里虽然没有得到奥运金牌,但在后来的比赛中屡创佳绩。1909年3月,皮特里应邀来到美国,与海耶斯等人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了一场长跑比赛,皮特里取得了冠军。皮特里在他的美国之旅中,赢得了22场比赛中的17场。1910年5月,他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最后一场马拉松比赛,取得了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38分48秒。回到意大利,他又赢得了在帕尔马举行的15公里的长跑比赛。在瑞典的哥德堡,皮特里赢得了最后一场长跑比赛,当时他26岁。3年内,皮特里仅奖金就赚了20万意大利里拉,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1942年,奥运英雄多兰多·皮特里病逝于意大利。此后的许多年里,很多人不记得第四届奥运会的马拉松冠军是谁,只记住了皮特里这个名字和“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

猜你喜欢
长跑马拉松冠军
抢跑“抢”来的冠军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蹦蹦跳长跑大赛
一起来跑马拉松
兵贵神速话『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