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角中“对黄豆的探究”

2022-06-13 05:18赵谨谨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豆豆子经验

赵谨谨

一、来源

“看,这是什么?你们快来看啊,这是什么?怎么长在了纸盒里面?”“这怎么会有一个小草呢?”“不对,不对,这是一颗豆子的种子,我以前在老家看见过。”幼儿纷纷争论起来。毛毛拿出来一看,发现是黄豆。这时只听另一个孩子说:“咦!这黄豆没有土,没有水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黄豆就是很厉害呀,它什么都不需要就可以长大了。”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肯定。

如果只是简单地否定孩子们的观点,便会错失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我们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班级自然角,对黄豆的生长环境进行了一次实验探究。

二、前期准备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关注黄豆,我们通过故事《老豆过生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观察到豆子膨胀到发芽的过程,我们先是鼓励孩子,通过水培方式让豆子发芽,让幼儿更加清晰地观察豆子种子发芽的过程。我们把这个活动方案发到班级群,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方便种植的种子。

三、种植

(一)第一次实验:毫无经验,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

孩子们非常兴奋地开始了种植,有的孩子把豆子种在了糖水里,还有的孩子把黄豆泡在了可乐水里。孩子们对于黄豆种在什么地方各有各的看法,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一个星期过去了,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有的生长在土里的豆苗长了一小段就死了,水中泡的豆子有的也发臭了。因为平时生活中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同针对第一次实验探究进行了梳理,引领孩子们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得出结论:泡种子最适合的还是清水,水不要多,要勤换水;黄豆的生长需要空气,土里的种子要按时浇水;需要小朋友去关心、照顾它们。

(二)第二次实验: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这次实验中,我们投放了棉花、纸巾、保鲜膜等辅助材料供幼儿使用,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在这轮实验中,很多孩子的黄豆都成功发芽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小黄豆慢慢长出了芽苗,然后又长出了茎、根、叶,都惊叹这小小的黄豆真的太神奇了!对于第二次实验,我们也及时和孩子进行了经验总结,这次的实验活动大体可以分为土培和水培两大类。水培:水是黄豆发芽的必要条件;豆子最多泡两天;需要常换水;加强责任心,每天照看。土培:先把土刨開大概一手指的深度;每次只需要放4~5颗黄豆;盖上适量的泥土,每天都要喷点水;豆子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会长的最快。

(三)经验梳理

基于孩子们对黄豆生长过程的观察,我们分析黄豆长出来的根、茎、叶都有哪些作用呢?通过学习查找资料,我们一起对植物的组成部分开展了一次讨论活动,也帮助孩子们梳理出对植物结构的认知。根:根是植物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根,植物是无法挺立和生存下去的。茎:茎是支撑植物整个结构的重要部分。叶:叶子也是植物非常引人注目的部分。

孩子们通过自然角清楚地观察到“黄豆宝宝”泡在水里、正在发芽和茁壮生长的过程,感受植物生长的每一阶段,从而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世界万物都有它自己的生长过程。

四、活动延伸:拓展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教师调动家长资源,去进行一次更加深入的关于黄豆的探究活动。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能够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黄豆豆子经验
黄豆噼里啪啦
夹豆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黄豆变形记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和小豆子
黄豆成长记
黄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