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乐团胡琴声部综述

2022-06-14 00:52袁琦
音乐生活 2022年4期
关键词:胡琴演奏家音准

新加坡华乐团(Singapore Chinese Orchestra)是业界公认的职业乐团,也是新加坡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华乐团,其凭借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完备的管理运营理念,一流的演奏水准作为众多民族管弦乐团的学习范本。自1997年首演以来,拥有超过80名音乐家的新加坡华乐团在肩负起传统文化之际,也以发展和创新为重任。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由于人口组成多元,促进民族和谐是新加坡政府的核心政策,这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

由于乐团起步较晚,如何打造一个富有自身个性的华乐团,是现任艺术总监叶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新加坡华乐团经营的中心思想,主要以乐团所订立的目标、使命与价值观为基础。在现有华乐传统的积淀上,不限于中华文化特性,立足全球音乐发展的高度视野,迅速拓展演奏曲目,凭借南洋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出类拔萃,别具一格”。因此,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风格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音乐的结合,可以概括为“融汇中西”四字。为了汲取周边国家(地区)独特的南洋文化, 2006年由叶聪引导并开创的南洋作曲大赛通过一系列作品,使得新加坡华乐团开始定义和创立本地独有的音乐风格,即“南洋风格”,引起了国内外乐迷和学界的广泛瞩目。同时,新加坡华乐团专业的行政团队在经营乐团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不断策划与制作高质量又多元化的节目。乐团创立伊始,行政团队就设立受众群不只局限于华人,而要扩大至非华语社群,并使新加坡华乐团跻身世界一流乐团的行列。乐团的高演奏水平,收到全球各地多个重要场所的演出邀请。通过启发、推动、影响和教育的方式来传达音乐理念,凭借不同于音乐厅制度的社区音乐会、校园音乐会、关怀音乐会等以期“优雅华乐,举世共赏”。笔者在入职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前曾在新加坡华乐团工作过7年时间,本文从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风格及其胡琴声部的演奏技术特点入手,管中窥豹,分析和阐述民族管弦乐团中胡琴演奏的共性。

(一)编制

新加坡华乐团胡琴声部包括高胡、二胡和中胡,编制分别为高胡8人四个谱台;二胡Ⅰ和二胡Ⅱ两个声部共14人,其中二胡Ⅰ8人四个谱台,二胡Ⅱ6人三个谱台;中胡为8人四个谱台。

(二)技术特点分析

听过新加坡华乐团现场音乐会的同行无不感叹乐团的演奏:干净、立体、平衡,声部间融合度极高,对于作品的完成度和与指挥独奏家之间的密切合作体现着乐团的极高艺术水准。在演奏过程中,每一个演奏家的演奏是有成百上千個动作组合起来的,在此基础上,胡琴声部本身的配合,以及与各个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并不是简单的事。这就对每位演奏家演奏乐器时对乐器本身的控制力和演奏技巧的规范上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

笔者在高胡声部,通过自身实践感觉新加坡华乐团的胡琴声部在以下几点上尤其值得一提:

1.音准:高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学科的设立,使得现在处于乐团胡琴声部的演奏家都受到过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和严格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演奏并练习了大量的练习曲以及西方乐器的移植作品,每一位演奏家都基本可以熟练地演奏各种调式音阶,合理的安排指法以及手指的移位,乐团演奏家们对音准的把握性上较之从前有相当大的提高。但是在乐团的特殊环境下,与独奏时的演奏又稍有不同。例如,整个胡琴声部中,对高胡的音准要求极为苛刻。由于高胡整体的尺寸比二胡稍小,音高定弦又整整比二胡高出四度,所以高胡乐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哪怕差一个头发丝的距离,音准都会失之千里!所以在按弦的过程中,需要演奏家极为小心又精确地固定按音位置,而且胡琴本身的琴筒放置位置离演奏家耳朵很远,这就决定了演奏家仅仅靠耳朵的聆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性训练加强按音位置的准确性和演奏的把握性。

其次,在演奏一些传统作品及特殊的现代作品技法时,因为胡琴结构和律质的特殊性,经常导致内外五度有轻微不准或者因为摩擦导致音准微微偏高或偏低,这就要求演奏家及时地对定弦和音准进行轻微调整以适应演奏。再者,因为近几十年发展的民族管弦乐团是大量借鉴了西方管弦乐团的声部设置和摆位,但相较于西方管弦乐团,部分传统乐器的不可替代性导致了各个声部之间的律制和音准概念都不一样。这样一来,相比管乐乐器和弹拨乐器的固定音高,定音与定弦相对灵活且方便的胡琴组在演奏时,更要根据随时的变化调整指距和音高,以达到和其他声部尽可能一致的音准。

2.音色:新加坡华乐团胡琴声部的音色干净、立体、融合、整齐却又不失个性,总体音色“松、圆、透、柔”。纯净的音色考验了每位演奏家对演奏乐器本身的把握和对自己演奏状态的控制。

新加坡华乐团使用的高胡是八角乐队高胡,在演奏过程中,要求每位演奏家精准控制自己的音准和音色,互相“靠”和“贴”。顾冠仁先生曾经在一篇阐述民族音乐交响性这一论点的文章中说:“高胡、二胡、中胡在音区上没有交叉的衔接,再加上乐器的音色不统一,大大影响了他们之间的融合与连接。”顾先生在该篇文章中认为:“目前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在乐器制作上让这三种乐器音色尽量靠拢,让他们能融合的好些”。这一对融合度的要求和极致音色的追求,在新加坡华乐团胡琴声部仍使用传统胡琴的情况下,通过每位演奏家在演奏时的控制力和平衡度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和验证!新加坡华乐团强调集体音色的平衡,每位演奏家在演奏的过程中在指挥的领导下互相听和靠本声部的声音,在这样的演奏状态下,个人的演奏习惯要服从集体与指挥的意志,而整体声部乃至乐队的融合和默契也表现了每位演奏家的个性。

3.合作:笔者认为,该合作又可分为以下几点。分别为:在声部首席的带领下本声部每一位演奏家之间的合作,声部与声部之间互相合作。仅用胡琴声部用做举例就是高胡、二胡、中胡声部之间的合作,进而就是声部与指挥之间的合作,这三者缺一不可。

在青年演奏家刚进入一个新的声部时,由于曾经所受的长期独奏训练,在演奏乐队方面是缺乏足够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尽管演奏时在理性上很愿意与所在声部交融和磨合,但在演奏方式上仍不自觉地会出现一些主观行为,如较明显的风格性技巧和个人表达等。这就要求演奏家在克制自己演奏方式的基础上,与同声部演奏家的演奏方式基本上达成一致,打开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在右手挂弦和左手按音上,多多“靠近”和“模仿”。在声部与声部之间,一些风格性技巧的演奏手法,弓法与指法的敲定,以及发音的质量和声部之间交叉进入乐曲的配合方面,均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个所谓的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就来源于指挥的导向和音乐处理了。

新加坡华乐团在日常的训练中练就了一身灵活变通的本领,可以迅速适应每一位指挥的能力!这一能力决定了新加坡华乐团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是“跟指挥”而不是“跟乐谱”。这足以使每一位和乐团合作的指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和阐述。当然,这种灵活和变通的本领前提是需要乐团在演奏技术上不仅要过关,更要过硬。加上多年在舞台上探索和历练的经验,乐团积累的曲目量大且涉猎范围很广,使演奏家可以适应多种风格的不同类型作品。综上所述,新加坡华乐团无愧于跻身世界一流乐团的行列。试想一下,一个乐团如果做不到上述几点,在指挥想发挥自己的主观感受时,演奏家们还做不到对乐谱十足的把握以及技术上无懈可击的控制和表现,那么就很难领会指挥在音乐风格上的处理和意图,这就导致了指挥和演奏家们对乐曲的表达和诠释双双不尽兴,舞台上则不会出彩。

新加坡华乐团作为亚洲地区最晚成立的职业华乐团,成长却是飞速的,并积极力求凸显自我个性。笔者注意到,乐团演出的作品不仅有类似《欢乐歌》《月儿高》这样的传统古典作品,也有像顾冠仁、关乃忠、刘文金、彭修文等时代大师的经典作品,更不乏委约新作品和现代音乐作品,而演绎多元化的世界性民族音乐作品,更是新加坡华乐团的强项。在新作品方面,新加坡华乐团致力于在不同主题的音乐会中首演新作品,委约和录制的现代音乐作品一直走在時代前列。而在普及音乐方面,新加坡华乐团例常的社区音乐会或午餐音乐会等品牌更是拥有爆满的上座率,在演出的不同形式上,不仅有独奏协奏室内乐作品,还有电影音乐、沉浸式剧场音乐、新歌剧等多种模式。在多种音乐会品牌和不同演出类型的长时间锤炼中,新加坡华乐团逐渐蜕变为功能性的全能乐团。

在笔者看来,演奏学院派音乐作品和运营性商业演出在技术层面有很大区别,例如:学院派音乐作品,因为作曲家通常受到了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落笔的乐谱、记谱方式以五线谱记谱,按西方的和声与配器走,就算节奏变化多,临时升降以及转调复杂,受到音乐学院系统专业培养的学院派演奏者,很容易掌握这种作曲方式下孕育出的作品。而进行商业性演出时,会出现更复杂的情况,如在电影音乐和沉浸式剧场音乐的演奏过程中,乐段间有较长时间的等待,在配合演员的过程中,多会受到现场观众的影响临场出现变化等,这就要求整个乐团在演奏状态、音准的控制、节奏与速度的把控等,需要演奏家在指挥的带领下靠着敏锐的耳朵“随时待命”,甚至在现场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乐团要及时救场。这一点,对于进入乐团的年轻演奏家,要虚心向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演奏家请教,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

新加坡华乐团乃至胡琴声部的演奏,是不拘泥于传统胡琴演奏风格范畴的,而是把胡琴本身当作一种功能性的表达,满足和诠释不同音乐会模式和多种作品类型的需求。丰富的曲目积累,极大地拓宽和探索着华乐演奏技巧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与国际名家和不同国家乐器的交流也使演奏本身变得更有新鲜感和挑战性。在多元化作品演奏的过程中不仅在技术上挖掘了胡琴的潜力和表现力,更进一步体现了音乐艺术全球化的进程。

[1]袁琦:《胡琴在民族管弦乐团中的实践与应用漫谈》,《乐器》,2022年第3期。

[2]李明晏:《民乐之南——论新加坡华乐团南洋风华乐之开创与延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3]顾冠仁:《努力发展民族乐队交响性功能及交响性创作手法》,《人民音乐》,1998年第6期。

袁 琦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胡琴演奏家音准
胡琴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另类演奏家
非常演奏家
找门道(新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