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种大县:藁城

2022-06-14 08:23邹凯,郭连伟
河北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科院亩产新品种

近几年,藁城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特色加大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形成了夏粮优质强筋小麦,秋粮高蛋白大豆特色鲜明的种植结构,年均大豆种植面积达30万亩左右,品种主要有冀豆12、冀豆17、石豆11、邯豆13、邯豆15等,繁育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豆新品种展示技术规程”等标准,提高了基地标准化管理水平,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大豆在藁城试种面积越来越大,成为新型经营主体秋播作物的首选。

规划引领产业振兴

藁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尤其大豆良种繁育,近三年整合资金600多万元专门用于扶持大豆繁育,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高标准繁种田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以及推广标准化管理,对示范村和种植大户给予大豆种子补贴、绿色防控补贴和技术支持,既调动了农民种植积大豆的积极性,也实现了品种合理布局和规模化良种生产,引领全省大豆高质量发展。藁城区委区政府2021年出台了《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行产学研融合,建设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形成现代种业聚集区、良种技术展示区。

科技支撑 提升大豆单产

藁城区积极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紧密合作,针对大豆产业现有基础和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和规程。同时,组建了由河北省农科院、邯郸市农科院、石家庄市农科院等单位13名专家和依托单位组成的大豆创新驿站,专业包括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高效生产机械、植保土肥、产后服务与加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领域,先后育成冀豆7号、冀豆17、冀 豆12、冀黄13等大豆品种23个,累计推广1亿多亩;获得科技奖励19项。为提高大豆产量奠定了基础。

依托专家的技术支持,近年来,藁城区大豆单产屡创新高。2019年10月对梅花镇刘家庄村等大豆田地块实打实收测产,平均亩产275.6千克,创我国首个万亩规模大面积测产超过250千克的纪录。2020年10月藁城区南营镇、梅花镇、南孟镇三个高产示范基地万亩规模随机收获7个农户9个地块平均亩产272.9公斤。至此,创造了连续两年亩产突破250公斤的全国万亩大豆实收测产记录,高于目前全国129公斤的平均单产水平。

特色引领 高质量发展

在省市农科院的指导下,藁城区组织大豆种业公司、大豆种植合作社、大豆收购商及豆制品加工企业组建富硒功能农业协会,制定了制度章程,实行统一供种、标准生产、订单收购、专收专储、品牌销售。目前,藁城区已发展富硒种植5万亩,注册了“冀廉五谷”富硒大豆和“百年徐府”富硒豆粉商标,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基本建成了集大豆育种、种子繁育、生产推广、原粮转化于一体,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体系,带动了藁城大豆产业的提档升级。

猜你喜欢
农科院亩产新品种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科技创新结硕果
——云南省农科院发布110个杧果新品种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青菜新品种介绍
安徽农科院研发新型野外阳光型人工气候室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依托信息技术 深化拓展探究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