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背景下“传染病”的教学设计

2022-06-15 21:50陈敏
中学生物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生物学

陈敏

1 背景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已经在全球肆虐两年多,对全球经济和人们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可以说是全球面临的“灾难”。学生们对这场疫情及全民抗疫的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生物学有关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的讨论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发挥生物学的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2 学情分析与设计思路

笔者所教的学生是五年高职、三年中职学生,年龄在16~18岁,正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文化基础课,还要学习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高铁动车等专业课程,不参加高考,想继续提升可以专接本、专转本等。

针对学生特点,我校开设《生物与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提高自身健康素养,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这节课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切入点,以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以苏教版教材“传染病”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情景对话、问题导入的思路设计教学,教授“传染病”等有关健康知识。从教材顺序上看,通常这节教学在学期结束前几周完成,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笔者对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把这节调整到开学初,通过情景导入、提出疑问、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3 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

①通过亲身感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功能,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树立生命观念。

②分析全国各地为防止疫情扩散采取的各种措施,归纳、总结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③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资料,培养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树立励志科研、科学探究的精神;掌握传染病的知识,正确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积极辨别伪科学、迷信等,学以致用。

④掌握传染病的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并影响周围的人,激发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理解国家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的意义。

3.2教学重、难点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功能、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是本节重点;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和功能是教学难点。

3.3教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教师采取谈话、提问、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随意批评任何一个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和运用。教学设计强调体验式、感受式、疑问式;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逻辑性、递进性;教学材料的选择强调趣味性、新颖性和科学性。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变直观,化虚为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过程

4.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症状、我国采取的防治措施等资料。

4.2新课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2022年寒假过后,疫情在全国各地零星出现。自2月13日在苏州发现病例后,南京高度重视,2月16日南京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收到紧急通知,按照市教育局紧急部署,每位学生都要进行核酸检测,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为什么要做核酸检测?核酸是什么?为什么做了核酸检测就能筛查出阳性病人?为什么隔几天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

教师展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电镜扫描图,引出教学的主题——“传染病”,并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张图里的生物吗?这种生物引起什么疾病?这个疾病和传染病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联系刚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亲身经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4.3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功能

教师利用新型冠状病毒电镜下的图片,从平面、立体、多角度展示新型冠状病毒,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起名叫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功能?新型冠状病毒怎么被发现的?学生结合事先所阅读的关于我国李赛科研团队对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的研究过程,分析、讨论问题,体会智慧、技术、毅力和团队合作等对科研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并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繁殖功能。

4.4回顾传染病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传染病的内容:什么是传染病?什么是病原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有哪些?传染病的传播要具备什么条件?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可分为哪几类传染病?传染病的危害是什么?传染病怎么预防?在学生回顾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追问:新冠肺炎同初中学过的传染病有什么关系?同时,展示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加深对传染病的传播及预防的理解。

4.5学习新冠肺炎与传染病

教师展示打喷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速摄影图像,使学生明确:气溶胶传播病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且危害极大。同时,学生分析后,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讨论:面对新冠肺炎传染病,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与传染病的关系,掌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新冠肺炎的原因,理解新型冠状病毒里的核酸在引起新冠肺炎中起的作用,从而明白核酸检测的意义所在,进一步理解国家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

4.6作业设计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2020年以来,全球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流行,你认为该病大流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这些传染病的发生?每节课后,还会布置作业“收集最新疫情情况”,在下节课前2 min 由“疫情通报员”上讲台通报疫情最新情况,从而使学生关注疫情变化并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5 教学评价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表1)。

6 教学反思

生物学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紧扣跟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难点,在关注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科学地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本节课上,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学生学习了一系列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且亲身经历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过程,以后一定能从容面对传染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汪忠.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84-90.

[2]段纯.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21,(11):61-53.

[3]张海鸥.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项目式学习[J]中学生物教学,2021,(11):24-26.

[4]吕甜甜.以“新冠肺炎疫情"为情境的校本课程的开发[J].中学生物学,2021,(10):27-29.

[5]吴举宏.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给生物教师的101条新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55.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生物学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