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应对策略研究

2022-06-16 08:11李慧萍
中亚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新疆挑战

□文/李慧萍

“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应对策略研究主要从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出发,从加强各项合作机制的衔接、进一步加强资源集成、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三方面提出新疆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对策建议。

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调整和技术革新正在重构,国际社会需要新的合作平台

当前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经济全球化扩展了国家间交往,使国际资本和产品流动更加充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技术革新正在调整。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鸿沟却在扩大,现有国际秩序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调整和技术革新正在重构,全球科技创新实力正悄然发生变化,世界创新版图不断重塑。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创新合作需求与日俱增。全球科技创新的实践表明,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国际社会需要新的合作平台。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新疆发挥区位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要求发展方式与时俱进。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 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显现,“卡脖子”问题突出,结构转换复杂性上升。解决这一矛盾,要求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风险加大。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

新疆地缘优势突出,与周边8 个国家接壤,拥有国家口岸15 个,省级口岸12 个,具有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的地缘优势。在西北五省中,新疆对外贸易总额更是占了西北五省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新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不断显现,正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门户”。

创新型新疆建设取得新进展的需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时期。新疆区域优势明显,随着新疆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一带一路”双边多边合作框架内,加快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有条件的单位牵头承担国家级政府间及战略性国际合作项目,共建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组织间的多层次科技合作,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攻克的科技问题。深化国内科技合作,健全“部区会商”“四方合作”机制。

新疆要充分把握国家新发展格局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性赋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创新型新疆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面临区域协同创新的挑战

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创新短板仍然十分突出,区域协同创新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供给不足,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较弱;二是研发投入总体偏低,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投入来源较为单一;三是创新人才不足,引领产业、学科发展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储备不足,存在人才流失、对人才吸引力低等问题;四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平台发展滞后;五是创新治理能力亟需提升,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面临创新资源不均衡发展的挑战

长期以来,新疆区域创新资源由于地理因素、科技方面因素、经济基础因素和自然原因导致内部区域创新资源呈现北疆—东疆—南疆发展梯度渐次发展格局。但是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需要全疆整个区域参与进来,实现新疆同全国其他先进省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竞争与交流,所以新疆高度面临创新资源不均衡发展的挑战。

面临创新链互补不足的挑战

创新链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以科技创新为主,从创新需求到产业化扩散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国家层面注重强化链条上的“基础研究”的部分,地方政府注重强化“应用研究”和“设计开发”,围绕“创新链”的招商,主要以引进从事“应用研究”和“设计开发”的科研机构为目标。新疆在科创布局上的“内外联动”还没有顺畅,项目孵化等也没有高效循环,产业定位还没有突显出优势产业,所以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面临创新链互补不足的挑战。

新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对策建议

加强各项合作机制的衔接

政府搭台,构建协同创新合作“长效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集聚和产业化提供支撑条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鼓励指导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着力提升企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各项合作机制的衔接,破解协同发展难题。

进一步加强资源集成

健全产学研合作的推进机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配套产学研合作的推进机制机制。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为此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推动,并进行规范和调节,新疆要配套相应的有利产学研良性循环的政策制度。协调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各自为政,在产学研合作的交接点上,需要系统有效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氛围,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完善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专业评估机构,技术转移、科技风投和科技担保等中介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在科技创新布局上突出“内外联动”,充分发挥“西引东来”“东联西出”的区位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展开放空间,围绕新疆提出的“十四五”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文化润疆、建设美丽新疆、兵地融合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建设,破解创新链不足的难题。

3月28日,在新疆巴克图口岸,工作人员在现场指挥吊装大型风电机组叶片。进入3月,位于新疆塔城市的巴克图口岸陆续有大型风电设备出口到哈萨克斯坦,风电设备出口呈上升趋势。据新疆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起巴克图口岸已累计出口大型风电设备151车。□图/新华社

猜你喜欢
产学研新疆挑战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关于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表彰决定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新疆多怪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