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探索

2022-06-17 14:59王丽婵王保健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王丽婵 王保健

摘  要:互联网及多种课堂教学软件的发展为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助力。文章基于对某双一流高校英语应用文写作拓展课程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多个维度,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教学辅助工具结合、课前课中到课后结合的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增强教师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强化学生课后写作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多维混合式教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4-0090-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不同功能的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例如云班课、MOOC、腾讯课堂、批改网等等,多种不同的教学平台和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各类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为学生们增加了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翻转课堂,“互联网+”等理论也在外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强调“多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或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1]。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许多学者也就这一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写作、综合等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讨[2]。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更偏重实践性、应用性,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该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关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不太充足,仅有较少数的研究关注了如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应用[3],强调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多元评价辩证研究[4],完善了写作课程的多元评价主体和方式,达到了以评促教的效果等。这些研究均揭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直接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多维角度,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行为和智能技术等混合式的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一种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并指出该模式的应用路径,以期为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二、课程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依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并强调了大学英语应当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5],为我国对外开放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随着对外贸易和交流的增多,我国需要大量的对外交流人才,保证在对外交流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写作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用性文章。因此,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重点介绍常用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各类应用文书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例文表达特征和语言分析、文化介绍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应用写作中不同文本的模式、写作过程、写作规律及语言表达,使他们掌握常用英语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知识,让大学生获取必备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国际化交际能力。

目前开设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要包括个人事务信函类、留学文书类、求职文书类、经贸信函类、商务报告类等常用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在该课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英语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写作技巧等内容,了解到常用英语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写作格式和表述要点;中、英应用文写作格式及特点对比也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英对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中英应用文写作的不同特征,并体会中英写作格式和语言差异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将文化差异介绍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特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本课程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内容。

(二)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

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英语拓展课课程。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关成勇、郭万群探究了混合教学模式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多元评价理论框架,提出了包括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机器主体的多元评价主体以及同伴互评、在线问答点评、教师随机指导、在线测试、全班推优评选等多元评价方式,完善了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评价方法,指出多元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4]。苏克银从元话语使用的角度提出了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元话语教学的帮助作用,指出利用元话语教学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语篇意识、叙事连贯意识、读者互动意识以及论述有效衔接意识[6]。罗毅、蔡慧萍、王金则研究了体验式教学理论在英语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他们对600多学生进行了四轮教学实验,通过体验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意识以及知识建构能力,指出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助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3]。

虽然一些教学方式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被研究探索,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课堂课后练习为主。多数高校的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作为参与者被动地接受写作知识,例如在求职申请类文书求职信的写作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和语言特征,在向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展示求职信的一些样文,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接收新的文體知识并根据样文来进行写作。写作任务完成后学生在线上或者线下提交,教师还需要对大量的学生习作进行一一批改。

2. 存在的问题

学生参与感低,缺少学习主动性。目前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仅参与课堂听讲和完成作业。针对本校课程情况本研究在上一学期对学生课程感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课程参与仅在课堂上,课后除完成作业任务外无课程相关内容学习。可见,目前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学生体验感不足,主动性还不够强。

教师任务量大,缺少课程辅助教学。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修英语应用文写作拓展课程的学生共203名,其他院校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生数也较多。由于写作类课程的练习数量大又缺少相应的多平台辅助教学措施,导致教师的批改任务加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采用教师单人批阅的方式难以提升效率,影响了习作的反馈效果,影响了教学效果。

评价单一化,降低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评价仅限于平时课程作业的评价以及课程期末测试成绩的评价,二者的评价主体均为授课教师,造成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这种单一化的评价不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达不到以评为学、以评促学的效果。教师也无法从单一评价中获得足够的信息,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样无法达到以评促教的效果。

实践应用不足,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够。由于教学资源限制,课程内容仅限于教材知识和教师补充的少数资源,学生获得的资源有限,造成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而且对真实生活交流场景当中的写作认识不足。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未来生活交流中的远远不够,也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

为了解决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急需提出一个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体验感,具有多元评价方式,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从多维度、多方式出发提出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三、英语应用文写作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框架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经历了20年的发展,目前主要呈现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学生为中心和多种辅导教学工具相结合的特征。基于“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特征,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结合课前到课中课后全过程,涵盖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应用多种教学工具的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框架如下:整个教学学习过程包含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课前学习主要包括慕课内容的学习以及教师在云班课中安排的学习和作业任务,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疑难点。课中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解决课前的疑难点,并通过云班课实现学生和学生的交流,例如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等。课后部分主要是完成云班课的作业,并在线上班级群交流,分别完成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在循环过程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是不可忽视的四个维度。教师制定多层次、分类目标,学生通过慕课学习和云班课任务进行对标学习,并完成课后自检自查;学习内容上由教师讲授变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体验课堂,通过课程教学和慕课、云班课等资源进行学习内容探索并在教师指导下实践;学习方法上也改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学习评价由教师一元评价变为生生、师生以及课程全过程的多元评价。在这个框架中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主体,完成学习探索过程。

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简单的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该教学模式框架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教学,包括多种平台资源,构建了多个平台资源,利用多种方式学习交流的框架,实施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管和互动。

(二)实施路径

1. 全过程参与,增强学生主体感

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从课前到课后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多个维度。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参与学习教学全过程,利用多个平台自主学习与讨论交流。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具体某一文体写作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须在课前完成前测写作,明确学习目标并利用慕课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在云班课或者其他教学软件中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课程中学生需要参加课堂讨论和互动,并在学习小组接受一些写作练习任务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课后也需要完成针对学习内容的作业,并利用批改网等软件进行机器评价,也可通过线上平台反馈教学学习效果。教师也要做到课程内外协同育人,双管齐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感和课程体验感。

2. 多平台构建,丰富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多类教学实践表明,慕课、批改网、云班课、雨课堂、SPOC等教学软件都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活动,并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评估作用。多平台的使用也是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目前本研究实践了慕课、云班课、腾讯课堂和学校教学平台相结合的多平台教学方式。学生课前参与线上慕课学习、云班课资源发布,课中云班课讨论、互评练习、学校教学平台测验以及课后云班课作业提交批阅、腾讯课堂答疑交流。多平台构建有助于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度。但是教师在构建中也应当注意对学生平台活动的监管[7],缺失有效的平台监督可能會使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影响学习效果。

3. 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创造力

多元化的评价有助于推动教学模式实施,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效果。结合多平台教学,教师需将学生的学习评价贯穿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例如使用云班课和学校在线平台监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效果,结合平台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目标完成情况、内容认知情况、方法实现情况等多方面实现多维性评价和动态性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力。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也应随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学生评价、机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主体也可减少变评价主观化的不足,使评价更加公正客观。在线测评评价、教师随机问答评价、小组同伴互评、班级推优评价、问卷评价等多种不同评价方式可以给学生不同的学习反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4. 多角色转换,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在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承担多种角色,如设计教学目标、解读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数据、完成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等等。这些不同的课程角色也对于教师的能力素养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学习多种教学平台的使用方式,还应当掌握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并具有信息整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参与,起到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鉴于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教师还需对当前不同文体写作的应用多做了解,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在增强自我知识储备,补充学生学习资源的同时也通过教学素养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活力。

5. 多方面育人,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在于正确思想观念的塑造。文秋芳教授在外语课程思政中提出要“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8]。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包括个人信函、商经贸信函、求职文书、留学文书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课程思政探索,挖掘多模态的教育资源。在多维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政育人,充分挖掘课程各个部分内容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何莲珍.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 外语界,2020(04):13-18.

[2] 杜云飞,王建梅. 常态化多维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J]. 外国语文,2021,37(01):137-144.

[3] 罗毅,蔡慧萍,王金. 体验式教学理论在英语应用文体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1):38-42.

[4] 关成勇,郭万群.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基于POA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多元评价辩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21(02):5+30-36.

[5] 秦丽莉,何艳华,欧阳西贝.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理念与评估[J]. 语言教育,2020,8(04):8-12.

[6] 苏克银. 元话语的功能及其对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启示[J]. 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5):23-31+106.

[7] 朱琳,徐鹰,韩金龙.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 外语界,2021(02):46-53+62.

[8]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2021,18(02):47-52.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外语学科专项课题“新文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学科英语知识建构问題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ND065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语法隐喻对英汉互译的策略贡献及教学应用”(项目编号:24520 2204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丽婵(1993—),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王保健(1980—),男,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