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视角下体质健康工作室构建研究

2022-06-17 11:54刘靖宇姜乃云刘微辽宁何氏医学院
灌篮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质

刘靖宇 姜乃云 刘微 辽宁何氏医学院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当前,在我国学科教学背景下,体育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处于边缘化地位。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于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及支持力度不足,在学术研究上支持的项目不多。二是学术对于体育学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两方面因素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依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波动中下滑的趋势和不同区域、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性别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体质健康工作室的出现一方面顺应了国家政策理念,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平台作用,以点面结合、以点促面的方式能够发挥出骨干带头作用,同时树立起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短缺,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推动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新时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一)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情况

2021年9月初,教育部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就公布的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优良达标率稳步提升,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高、体重以及胸围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具体而言,较2014年相比,2019年学生的身高在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19—22岁的区间范围内分别上升0.52cm、1.26 cm、1.69 cm、0.95 cm和0.81 cm;体重分别增加了0.61 kg、1.73 kg、2.52 kg、2.52 kg、2.86 kg;胸围分别增加了0.53 cm、1.01 cm、0.99 cm、0.82 cm和1.54 cm;肺活量分别增加了82.5 ml、153.6 ml、209.7 ml、161.2 ml和92.3 ml;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增加了1.9个、1.9个、1.8个、1.6个和1.0个,学生营养不良下降了2.1%、1.6%、2.4%、2.6%和2.3%(表1)。可见在身体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中小学生出现了好转,但是大学生仍然没有出现好转。

表1 2019年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与2014年相比)

(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动态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表2),截至2020年,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中不及格比率占比约为6.5%,中学生占比约为10.0%,高中生占比约为11.8%,大学生占比约为30.0%,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体质健康率呈连续下滑状态,其中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占比最高,体质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年级越高、体质健康不及格率越高。

表2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动态变化

二、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从教育政策方面分析,我国小学生升学方式主要是就近录取制度,也就是小学生基本无升学压力,面对升学考试显得较为轻松,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将小学生培养放在素质教育上,以保障小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从社会层面分析,加之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学业的压力和学生之间的竞争加剧,更多是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高年级学生往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换取学习时间,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和时间更少,这就更加加剧了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速度。从个人层面分析很多学生并无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和生活习惯,同时习惯于作息不规律,沉迷游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衰落。从学校层面分析,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测试成绩达不到良好阶段,就不能参与荣誉的评选,再者,若测试成绩不足50分的,则不予授予学士学位,将会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并未严格执行。

三、体质健康工作室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检验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这就给高等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其中大学生体质体能测试就成了学校体育学科重要的工作,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在这两种因素的加持下,有必要成立体质健康工作室,负责协助体育院系,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此,建立体质健康工作室是有必要的。

(二)是高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要想在社会有一席之地,需注意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其中身体健康是基础。但是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意见制定了系列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收效甚微,为此,有必要构建起体育工作室,架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体质健康工作室“小而精”,较为灵活的作用,承担起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参与体能提升行动,对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推进学校体育事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其高校体育改革的大方向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为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强化示范,进一步针对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为提升体能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增多,当前现行的体育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为此,有必要成立体质健康工作室,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

四、基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视角下的体质健康工作室构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需注意到体育改革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在新时期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背景下,遏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是当下的重点。为此,有必要构建起基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视角下的体质健康工作室,并以此为切入点唤起学生自觉投入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一)明确体质健康工作室目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体质健康工作室务必坚持“小而精”的教育目标,落实好新时期体育教育要求,更好的服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体质健康工作室要将教师成长和学生增强体质有效结合,将教师培养和推广先进教学成果以及引领学科发展作为体质健康工作室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项目的可操性和实践性为约束目标,促进工作室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效的推进体质健康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性。首先是提高工作室教师准入门槛,进而提升工作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再者为更好地激励年轻教师,需要建设工作室的合理梯队化,形成名师为核心、教师互助为辅的教学科研服务团队。

(二)发挥专业优势,更好的服务学生,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

体质健康工作室要服务于学生,及时跟踪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增强体质的计划,以学校为阵地,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将体育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再者,体质健康工作室要强化区域间互鉴互学,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工作室特点,学生能够依据自身需求,得到专业化的服务,进而更好的服务学生,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以课内体育教学为主,很少顾及到大学生参与课外的体育锻炼,这就导致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少,甚至出现大学生不知如何参与课外的体育锻炼,这就导致大学生参加完大学体育课程后出现体质下降的现象。为此,体质健康工作室需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架起课内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桥梁,指导学生增加锻炼时间,进一步丰富大学课外生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三)完善考核机制,促进体质健康工作室更好更快发展

学校层面要建立起对体质健康工作室的评价机制,包括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巡查机制,关注其服务学生情况、个性化帮扶情况等,同时聘请专业领域内专家对其考核评价,对体质健康工作室的运行和服务学生情况提出建议,及时了解体质健康工作室的发展,梳理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成立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室是新时期面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有效应对措施,可有效地协助体育院系,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担起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参与体能提升行动,对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室首先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发挥专业优势,更好的服务学生,同时完善考核机制,促进体质健康工作室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兼加体质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