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城建”:全面推动试点任务落地实施

2022-06-17 00:5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苏州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创新概念,将聚焦城市安全、社区建设、市政服务等民生领域,助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

2020年,住建部在包括苏州在内的16 个城市开展首批“新城建”试点。2021年,为贯彻落实住建部的要求,苏州全市上下紧跟国家步伐,围绕“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以“一平台六推进”的建设思路,创新工作机制,落实七项任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六区四市:筑牢地基,扎实推进

制度保障

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由人民政府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城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以上六区(市)已印发工作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为开展新城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常熟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加大责任落实力度,选取花溪单元东片区为新城建试点区域,因地制宜进行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吴江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印发工作方案,设立七个专项任务小组,建立区级考核监管制度,强化组织领导。相城区积极鼓励区内高铁新城数字运营中心、中亿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参与新城建工作,推动示范应用共建共享。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核心建设

2021年,苏州已基本完成“新城建”顶层业务规划,结合总体要求不断加深完善“新城建”运行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完成“新城建”(CIM)运行管理平台的框架搭建,持续统筹全市CIM 平台建设推进。

各区(市)均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一平台六推进”的工作模式,以平台建设为基础,统筹各项任务推进。各地均以CIM 平台为核心任务,开展CIM 平台研究和建设工作。

张家港市、昆山市由各地大数据局牵头,常熟市、太仓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由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苏州工业园区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牵头建设。昆山市正在开展CIM 基础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吴中区已基本完成CIM 平台基础框架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已初步建成区级CIM 基础平台。

六大重点:全面统筹,多管齐下

一年多,苏州市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坚持以七个工作专班为统筹,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面推动并保证了各项试点任务的落地实施。

一是大力开展项目全程BIM 监管平台、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示范片区等任务建设,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昆山市已建成苏州市首个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平台,加快推动BIM技术的全产业链应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以实现城市管理事项“一网统管”为目标,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张家港市以城市运行中心为核心,打造全国首个县级城市智能体,实现城市运行“一张网”。

三是以物联网、5G 等前沿技术为核心,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已初步建成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系统、智慧管网平台和“智水苏州”平台等智能化系统,加强对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

四是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车城网先导区。常熟市与京东共建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相城区发布了全省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开启了国内路程最长的无人公交试乘体验,并率先发布了无人移动送餐车示范应用场景;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全省首个正式通过认定的智能网联测试公共道路。

五是以筑牢城市安全底座为目标,开展城市安全建设。从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安全应急管理、数字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提升城市安全性。各区(市)均已建立应急管理平台,实现监督指挥、监测预警等重要环节的高度整合。

六是以百姓安居为目标,加快推进苏州市智慧住区建设试点工作。苏州编制了《苏州市智慧住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22 个物业项目为试点,统筹推进智慧住区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探索5G 生态建设,推进“翼安居”、One Zone 等智慧云台建设。

苏州市在“新城建”工作中不断扩充试点项目库,建立工作进度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各版块每月报送试点工作进展和成效,形成了良好的试点项目常态督促工作机制。

张家港市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应急资源、应急力量、应急救援高度集成;常熟市充分应用遥感卫星、光纤传感等高新技术,推动天然气管线光纤安防平台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太仓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太仓港四期无人驾驶集卡等项目,持续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昆山市通过建设智慧工地集成平台,提供危大工程监测预警等安全监管辅助功能,已实现27 个新建工程智慧工地现场监管全覆盖;吴江区重点打造智慧房管平台,目前已建成智慧房管建筑信息模型223 幢,实现了对辖区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吴中区建成全区智慧工地平台,精准把控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管理;相城区作为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率先启动国家级5G 车联网项目建设,建成高等级智能网联道路63.4 公里;姑苏区加快智慧姑苏房屋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做好房屋安全的智能化监测预警工作;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将BIM技术全过程运用于狮山广场和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项目中,开展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的推广应用;苏州工业园区依托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园区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苏州“新城建”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左右的扎实推动,全市“新城建”意识不断提高,“新城建”工作步入正轨,试点任务完成情况良好,部分重点任务已经全部开展,试点项目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苏州正将这份殷切嘱托努力转化为现实。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苏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作品
玉树新城
珠江新城夜璀璨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长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