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6-18 21:49李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策略小学语文

李英

摘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枯燥、沉闷的氛围中解放出来。构建具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契合小学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当前教育背景下,语文始终是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的重点基础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核心素养内涵的思想理念,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探索。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要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可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也是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而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则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不难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定的联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一)重视书面表达,忽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教材上,教材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主要依据,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教材的讲解为主,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和难懂的词汇,也只是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意思和怎么读,没有给学生进行对这个词的理解与分析教学,导致學生只是表面上学会了读和认,却不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

(二)以教材教学为主,忽略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最佳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显得得心应手,激发出学生无限的潜能。但是目前有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学会识认简单的字词,能够应对考试就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了,殊不知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参与、多表达

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多开口说话,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教师在教学完一课的生字、生词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生词造句。比如,在学习完《赵州桥》一课后,针对课后的“雄伟”“美观”等词,教师可以问学生能不能用这些词描绘身边的建筑物呢?学生会积极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我每天上学经过的公交站很雄伟。”还有的学生说:“学校建造得非常美观。”这时候教师可以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生词概念,“雄伟”一词一般用来形容比较大的建筑物,形容公交站不够恰当。这样学生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能深刻体会到这些词的意思。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抽出三分钟的时间,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让学生分享和讲述自己昨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或者看了一本书后的读后感,这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积极作用。

(二)开展课堂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

语文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思维之一就是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适应各种突发情况,同时不以僵化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语文是一个包容性强的学科,语文学科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多种答案。例如,在《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农民能不能继续等到撞死的兔子这个问题展开辩论。有的学生认为农民等不到的,天上不会平白无故的掉馅饼;也有的学生另辟蹊径,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理论出发,认为假以时日,农民一定会等到再一次撞死的兔子。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并灵活开动脑筋,调动自己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

小学语文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里面的诗歌大都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和欣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悟到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段生动地描写出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特色,美丽且诱人,尤其是“宝库”用得更是传神,学生在细细品味过后,自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妙处,哪里美、美在哪里,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鉴赏时,欣赏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

(四)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充分地利用起来,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学习到人生的道理。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后,让学生说一说学习这课的感悟。学生有的从蔺相如的家国情怀入手,说自己应该学习其热爱国家的精神,也有的学生认为廉颇知错能改的性格也有可取之处。教师再总结学生的发言,给出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使得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培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要能够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要能够创新教育思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渗透核心素养,在多元灵动的教学方式引领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由此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23).

[2] 高宇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与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9).

[3] 姜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7(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策略小学语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