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2022-06-19 02:46侯聚敏刘丹姚晓云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工科酸奶职业道德

侯聚敏 刘丹 姚晓云

当今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中国高等教育也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并主动求变,因此中央文件已确定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7年6月1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并于2018年3月21日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20年8月11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提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21年5月20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工科建设全面深化,加快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名单。2022年2月9日,北京邮电大学探索构建“1234”新工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自2017年首次提出建设新工科的5年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表明我国在持续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新工科建设。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非常有利于新工科建设的开展。然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讲授酸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为例,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职业道德培养方法。

一、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

与工程专业培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的属性,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医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对于规范食品行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健康十分重要。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酸奶”章节为例,酸奶在生产的过程中,涵盖着从“从地头到餐桌”的一系列生产、销售、消费等内容。其中,生产过程涉及到奶牛、乳酸菌、人等生命体,销售过程涉及到信息、管理、物流等环节,消费过程涉及到卫生、营养、健康等理念。如何将动物伦理、法律理念、工程思维融入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出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现状

对于食品专业的教学不能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成为具备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人才。食品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人民的基础权益有极大的关系,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具备极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守住初心。然而,对照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思想品德要求比较清晰明确,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不足,专业课教学未能全面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未能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责任观等核心理念培养还存在薄弱环节。

《中国食品安全道德治理研究》一书中总结了我国高校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不足,主要包括: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对于食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单调,考核方法不具有筛选作用;食品专业教师们的整体思想道德知识有待强化,思想教育教师的思想素养需要提高;大多数食品专业缺乏评定学生们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指标。

以酸奶生产为例,教师在讲解牛乳采集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就是以一个吸奶器采集牛乳的图片来展示收集技术,让学生忽略了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进入食品原料采集地(牧场)后不具备动物伦理意识,往往产生厌恶牧场工作环境的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工作状态。再如,在使用酸奶发酵剂的讲解中,教师常常侧重乳酸菌添加的时间与参数,却忽略了乳酸菌产品的专利性,这就会导致学生忽视专利的重要性,不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的讲解中,教师较多注重工艺流程的描述,弱化了诸如发酵罐、灌装线等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特点与精密性,没有向学生灌输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息息相关的工程思维,这会使得学生在后期工作中缺乏严谨的工程思维。

因此,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持续提升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养成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习惯,做一个道德高尚、专业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

三、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

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培养方法

1.加强食品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食品专业的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应以身作则,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讲授酸奶生产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奶牛养殖、乳酸菌生产、机械设备加工制造、营销等知识中包含的职业道德内容,并在授课前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加入育人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加强课堂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这为专业教师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以崇高的道德理念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应深入分析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并在专业技能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将隐性的思政元素融入显性的课程教学中,这样既能对思政课程进行扩充、完善,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例如,让学生讨论“酸奶、乳酸菌饮料等究竟是不是好的饮品”,让他们从社会伦理、营养科学、专业生产的角度辩证地看待酸奶产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并养成注重健康膳食等良好习惯。

3.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X”复合专业的培养新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食品安全关乎生命、关乎健康,从事食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推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法律法规、健康工程、营养科学等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食品科学与工程+X”复合专业的培养新模式,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建立跨学科交融的职业道德体系,为提升新工科人才的职业道德提供组织保障。例如,“工业4.0”促进了数据流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酸奶生产线的自动化提供了便利,将大数据技术、机械加工、软件开发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酸奶自动化生产线上。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紧跟时代脉搏,主动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食品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研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课程的职业道德特点,找出共性,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道德提升为主轴,串聯各交叉学科的职业道德,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

总之,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新工科是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是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设计,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教改课题立项支持项目(XJXGK19-02)——新工科背景下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通信作者:侯聚敏(1985-),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小浆果贮藏保鲜。

猜你喜欢
工科酸奶职业道德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我给酸奶贴标签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
自制手工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