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专业基于技能大赛的“课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2-06-19 02:46李玉邯陈宇飞杨柳张一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教学内容

李玉邯 陈宇飞 杨柳 张一

食品工业是关系到人民饮食供给和安全的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工业却大而不强,缺乏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和质量效益上还存在很大差距,非常需要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提高实践能力,也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科,其中,生产实践环节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掌握实际生产技能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实际食品加工生产技能的过程。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以及我国产业的升级转型,职业技能大赛蓬勃发展。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目前我国举办的水平最高的一次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具有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等特点。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院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够展现职业教育成果,还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提升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技能大赛是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如何将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并使技能大赛常态化运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不仅需要对原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入针对技能大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加入适应技能大赛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网络平台,并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重新构建“课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达到“课赛融合、学教相长”的良好效果。

一、以赛促教,

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

1.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技能大赛考点融入日常教学。以往高校教育教学更注重理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这一直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疏漏和弱项,技能大赛的推出让很多高校和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职业高校更应该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可以借助技能大赛这个契机,有意识地转变教学理念,为今后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做好准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与企业生产联系密切、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应用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内容是传输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学内容选取得当能够对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虽然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考察学生的技能,但考察内容却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并不能将技能大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改革时还要把握好度和量。教师要认真研究技能大赛考核内容,从大赛项目中提炼出专业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技能大赛通常以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对具体操作能力的考察较少,因此需要对现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可以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并完成省、市、院級的产学研创业实践和食品类技能大赛,比如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科研训练、国家创新创业互联网+大赛、食品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职业技能大赛是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常由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协作共同举办,竞赛内容可以反映行业发展新要求、企业岗位技能新标准等,因此,将技能大赛融入教学能够促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建设技能大赛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力发展、职业素质和比赛成绩,指导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方案和专业的培训,这就意味着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技能大赛内容及考核要求,结合食品专业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培训进修,并编写食品专业技能大赛校本教材。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进行锻炼,掌握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技能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真正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赛促学,

制定专业技能大赛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缺少目标和动力,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技能大赛设有多个奖项,有的奖项不仅有荣誉证书还有奖金,还可以免一定的学分,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快速掌握岗位技能,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因此,应当制定专业技能大赛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将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与日常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比赛知识点。日常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科竞赛小组、组建竞赛协会对学生进行选拔和培训,并制定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积极邀请行业专家来校指导学生的技能,指出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加以改进。这样不但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衔接不好、学生实训课时不够的缺陷,还可以帮助学校选拔竞赛人才,改变很多院校为了竞赛而竞赛、教学和竞赛分开的尴尬局面。

三、以赛促建,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大赛网络平台建设

1.建立基于技能大赛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和大赛训练的场所,而技能大赛需要相关场地和仪器设备,因此,可以以赛促建,根据技能大赛项目及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设施,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技能操练。同时,还应配备大赛负责人协调比赛,管理学生以及实验室设备和场所。也可以安排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大赛经历的学生勤工俭学,协助实验室负责人管理,这样既可以及时解决大赛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也可以促进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

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和企业需求非常贴合,因此,院校还要积极与行业、企业沟通,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需求并进行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建立企业实习基地,既可以满足一些专业课程的现场教学,又可以实现学生的校外实习。必要时还可以将实践课从教室转移到生产企业,进行开放式学习,使教学与生产实践一体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真正体验生产过程,提高技能和学习热情。

2.建立基于技能大赛的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在实验中心信息化管理运行平台中加入技能大赛的网络平台,完善中心网页,实现技能教学、技能大赛展示、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建设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开放化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践教学网络平台上公开以往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的国家级、省级大赛视频、申报书、产品等资料,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还可制作技能大赛项目视频,开发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随时随地学习实践操作,反复练习和观看,克服时间和空间困难,使得相关操作更加熟练,降低错误率,从而提高技能水平。也可以开展虚拟仿真训练,设计项目程序,通过网上虚拟训练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四、以赛促改,对实践教学

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体制进行改革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评价仍然停留在对结果的评价,过程评价很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很难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一般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可以反映一个行业或企业对所需人才实际技能的需求,因此,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可以参考技能大赛对具体技能的评分细则和标准,制定一部分考核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考勤、作业、实操、实验报告、技能评价和大赛参加情况,丰富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同时还要将企业对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纳入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并进入工作状态。

以往高校过于注重科研项目和论文的奖励,对教学和竞赛的奖励较少,而技能大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师和学生都会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制定一定的奖励来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院校可以对教师给予一定的奖金或课时奖励,在职称晋级上作适当倾斜,对参赛学生给予奖金奖励或一定的学分减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参赛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高职院校仍在延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赛教分离的现象,在应对技能比赛时也常出现组织结构模式单一、激励机制不足、信息化利用程度不高等情况,从而导致技能大赛参赛率较低、竞赛成绩偏低的结果。为了提升高职食品专业建设质量,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技能大赛的“课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每年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国赛、省赛,从2018年至今,已获得国赛铜奖1次,省赛金奖12次、银奖40次、铜奖66次。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的探索,學院摸索出一条贯穿技能大赛标准与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在赛前、赛中和赛后对学生组织和指导的方法,这些工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实操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了技能大赛对教学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2021年度科研课题(2021XHY196)。

作者简介:李玉邯(1980-),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