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互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2-06-19 14:25谢柳青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谢柳青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小学语文教师不在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而是积极的更新教学观念,寻找适合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与语文课是息息相关的,而阅读一向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弱点。基于此,在素质教育和“大语文观”的影响下,互文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学习难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文阅读;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的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进度不同,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所能学习知识的多少都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的关系非常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小学生的听课效率一般,同时小学生还没有完全接受过系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思维分散,不能很好的和就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思维脉络,这也是小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文阅读,可以把小学生学习到的文章,诗歌,文言文等融汇贯通,通过有体系的学习让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更加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合理运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

俗话说;有目标才有动力,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就是要确立阅读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内容的填充教学,同时确定符合阅读,目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来说,大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合理确立都是比较敷衍和模糊的,对教学目标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不太重视。还有的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的时候,选择素材的不当,没有对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片面。只是站在了教师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终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学生所能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偏差,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来说,在我国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这一专项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往往是没有自行阅读的环节的,大部分教学只会强调让学生在家里进行预习朗读,到了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教学便开始了高强度的讲授,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少,一般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机械的听课,对课堂学习的知识不深刻,同时还会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开发,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最终影响到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互文阅读策略

(一)同一作家相同素材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非常适合互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没和单元都是以主题进行排列的,这对于互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便利的。比如在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的这个单元中,就是两篇描写小动物的状物的散文,随想这两篇文章的描写手法,描述的动物不同,但其中都包含了作者浓厚的感情,既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两篇课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互文阅读的基本形式。在让学生进行互文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两篇文章的情况设计一个对比的表格。让学生在进行月的过程中思考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和相同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下观点,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方面深入的品读文章,感受两篇文章。比如在文本大纲上《猫》是通过描写出猫咪古灵精怪的一面进行状物的,而《母鸡》这篇文章则是描写了母鸡孵蛋的过程。在写作手法上,《猫》的全文都透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而《母鸡》则是有一个欲扬先抑的过程。小学生通过两个相似的主题之间的深入阅读,可以让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集思广益,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文章的学习与比较,这种互文阅读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的记住所学到的阅读知识,同时准确的抓住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中心要点,还能从中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让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二)主旨相同不同作家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精炼短小,脍炙人口的诗歌,而这些诗歌又会根据不同的朝代分成不同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等,索然这些诗歌的问题不同,但是很多诗歌所描写的形象都是相同的。你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首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在背贬谪时所做的关于雪的五言绝句《江雪》只通过短短的四句话,二十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在大雪纷飞中,坚韧不拔,怡然自得,不惧风雨的垂钓渔者的形象。同时这个渔者的形象也是作者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坦然面对的情怀。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同样描写渔者形象的诗歌,比如同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和《江雪》的描写很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江雪》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让学生进行互文阅读,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进行提示:我们刚才学习了《江雪》这首诗中诗人高潔的形象,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描写渔翁形象的,接下来,通过对这首《渔歌子》的阅读,你能试着解读作者的心情吗?这首词和《江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主旨相同的两篇适合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渔翁”形象的认识,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牢牢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学习分析相同类型作品的学习方法。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优秀的著名的诗人的诗歌作品,教学也要学会举一反三,找到其中主旨一致,或者意向一致,感情一致的作品,把他们联系起来,让学生开展互文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互文阅读的技巧,自己也要试着找到能后进行互文阅读的作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互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理清各个单元中的文章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张红心.如何以“互文性理论”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8(21):68-69.

[2]籍莹莹.小学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8(04):24.

[3]徐微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文阅读”策略分析[J].人生十六七,2018(02):9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