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2022-06-19 09:19焦兴弘巩立超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功能性思政

焦兴弘 巩立超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而“学科德育”则是课程思政的最好体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既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又让高职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培育、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功能性食品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包括亚健康与功能性食品、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认识、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介绍、功能性食品原料资源、功能性食品的评价及注册、功能性食品管理的主要法规,贯穿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功能性食品常识的科普、功能性食品的宣传销售等全过程。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稳固专业思想的重要基石。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功能性食品课程特征和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重点介绍了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应用,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融合提供重要支撑,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学科德育”的教学目标。

一、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把功能性食品与传统的中医食疗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以食为天”,食品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饮食礼仪、食物烹饪等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而我國中医食疗也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膳、滋补、养生等多种词汇用以表示药食同源的文化,功能性食品正是结合了传统的保健养生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知识的产物,提倡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现代的新型食品。

因此,在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中,将功能性食品与古代养生理念相融合,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医学理论与现代食品工业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我国饮食文化从远古时代的燧木取火到现代的饮食营养学发展上的智慧与贡献挖掘出来,以增强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中医养生食疗理念、新型功能性食品的认同与尊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通过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我国功能性(保健)食品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有“养生”的记载。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对养生之道研究颇深,他认为长生之道在于养生,古人也利用中医众多药方发展了很多食疗方法,药食同源可以说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现代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性食品也得以蓬勃发展。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也为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特有的食品资源逐渐走出国门,不断创造外汇,这其中就包括功能性食品。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进出口总额达52.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进口总额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8%。总体来看,我国保健品行业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19年,营养保健食品的出口金额按出口市场来看,出口金额排名首位的国家是美国,我国对其出口的营养保健食品金额达3亿美元,占比总出口金额的16%;出口金额排名第二的市场的是中国香港,达2.9亿美元。总体来看,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北美和亚洲地区。而在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出口市场的竞争格局上,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华东地区的营养保健食品企业出口实力加强,占据“十强名单”中的7席。

在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出口市场上日渐火爆的销售情形,提高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相关知识。

3.通过对功能性食品营销方面存在问题的介绍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1)功能性食品虚假宣传乱象严重。功能性食品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也不断增多,试图抢占市场蛋糕。虽然国家明文规定,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但是实际情况是,企业在宣传上纷纷赋予保健食品各类功效,比如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等,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这种现象,在功能性食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企业恶性竞争,非法违禁添加时有显现。为了扩大药效、吸引消费者购买,不少功能性食品企业在产品中随意添加各种违禁物质,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比如,在热销的减肥药中,很多都加入了增强药效的违禁药物成分“西布曲明”,该药物成分曾被用于减肥药,但因其会增加严重的心脑血管风险,于2010年起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在功能性食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上述例子,要引导学生增强职业使命感,加强学生社会公德心、诚实守信的信念。

二、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应用

要想把思政元素融入功能性食品课程中,简单的生搬硬套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把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生活生产实际、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密切结合,同时利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诸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的双赢。笔者设计了功能性食品课程中各章节可融入的思政元素,以及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思政育人预期成效,详见表1。

综上,通过对功能性食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梳理,并与专业知识高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爱国意识、职业素养、道德意识等,即增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丰富了课程内涵,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及培养食品药品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金项目:1.2021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研究(编号:2021A-267)阶段性研究成果;2.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院列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编号:GMY202110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焦兴弘(1986- ),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安全。

*通信作者:巩立超(1976- ),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E775272-9668-4D31-B8CB-316D916D627F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功能性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食药监总局:从未批准“补脑”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