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的探讨

2022-06-19 16:08谷玉红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供应链农产品数字

所谓“拉式供应链”,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商品供需链之后形成的一种新型产品生产和服务供应模式,具有高度集成、信息迅速交换、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特定服务的商品交易模式。在当前各行各业都迈向“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讨论“拉式供应链”与农产品的关系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对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推广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的应用范围、具体落地模式,最后指出了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

模式推广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数字农产品以及数字农业的本质。数字农产品是数字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数字农业”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相关对象、环境、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和数字化设计,在经营管理方面整体呈现出数字特性。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农产品被收获之后,经过初步的加工(此处的“加工”具有广泛意义,可理解为“初步处理”,便于运输)之后,会被运输到农贸市场,供消费者选购。但由于农产品的保质期相对偏低(特别是新鲜蔬菜),导致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不能实现最大化。但到了互联网时代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具备了解决方案——得益于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快递服务行业的腾飞,通过网络下单,农产品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远距离运输,销售范围几乎在一夜时间呈几何倍数般扩大。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自动化、销售方式网络化,这就是“数字农业”。

2.“拉式供应链”的特点。“拉式供应链”的核心理念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服务。这种供应链模式具备较高的集成度,买卖双方经由互联网销售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信息交换。商家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之后,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如所在地区、希望产品在多长时间内送到等)定制专享服务。这种供销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库存量相对较低,有助于节省成本。以农产品为例,若经销商长期保持较高的库存,一旦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或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产品短时间卖不出去后就会腐烂变质,最终影响的是经销商的利润。而通过发展“拉式供应链”,库存量较低,经销商的成本支出会得到良好控制,不但能赢得更多利润,而且可以为买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推广发展的可行性。根据上文所述的数字农产品以及“拉式供应链”的特点可知,农产品基于“拉式供应链”构建新的推广发展模式非常具有可行性,原因有二。其一,现如今,移动支付和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主流购买方式之一,加之快递配送服务产业已经较为完善,很多知名物流配送企业基本都能够保证全国各地“隔日送到(极个别偏远地区除外)”,所以很多农产品从田间摘下到送抵消费者手中时依然能够保持新鲜,这便从根本上解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提出的“新鲜”的要求。其二,发展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些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综合收入水平,从而解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二、数字农产品“拉式

供应链”模式的应用范围

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的主要应用范围较为有限,除了一线城市外,只包含经济形势尚可的二线城市。原因在于:在上述城市中,由于生活节奏较快、通勤时间较长,导致城市居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超市、菜市场等地购买农产品。比如很多单位采取朝九晚六的工作模式,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每天耗费在通勤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晚上下班回到家以后已经很晚,再加上上班及通勤路上的体力消耗,很多人到家后只想休息,更别提再去买菜做饭了,这也是外卖兴起的主要原因。此外,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来看,为了城市环境的整体整洁,“早市”这种贸易形式已经很少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出现。为了买菜,有的人可能要坐车跑到很远的地方,这也让一部分失去了买菜的欲望。因此,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非常适合在一线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发展,只要人们在网上下单,所需的物品会很快送到家,节省了很多时间。由于低线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再加上城市管理没那么严格,随处可以摆摊卖菜的小商贩,人们在回家路上便可以捎带着买回家,因此在网上买东西的欲望没那么强烈,因此不太适合发展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

三、数字农产品“拉式

供应链”模式的具体落地模式

目前,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的具体落地模式有很多,比如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团购模式等。

前置仓模式,主要是指平台在多个城市点建设前置仓,用于存放农产品。相对于传统农产品电商模式,前置仓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选址优势和规模化效应上,前者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后者可以提高议价能力、簡化供应链。但同时,该模式过于依赖资本输血,较难往二线城市扩张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到店+到家模式也是仓店一体化模式,包括线上巨头向线下扩展和线下商超开通到家业务两种类型。线上巨头通过打造“超市+餐饮”的到店创新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和腐烂率的同时,在现场加工制作也可以赋予产品一定溢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客单价水平。另外,随着消费者端的需求逐步分化、疫情对消费习惯的加速改造,到店+到家模式中的“到家”服务稳步渗透,有望成为线下生鲜连锁店的核心订单来源之一。但是,这种模式的门店建设成本压力较大,非常依赖店铺选址、货架管理和店内的经营效率。

社区团购模式是一种出现在社区的新型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它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消费者在网上选择心仪的农产品之后,团购商会以居民社区为单位,采购好他们所需的农产品,然后由居民去自提点自提或者送货上门。这种模式实际上与普通的快递业务相同,但是需要注意农产品的保质期。

以上几种模式实际上都构建了“城市居民-农产品生产运输商-农民”三位一体的需求供应链,主要解决了以下的两个问题。其一,成本问题。无论是消费者、中间商还是农民,实际上都不希望成本过高,否则层层加码之下,产品总值看似提升,但实际上却出现大量损耗(比如农产品如果长期存储,需要额外支出成本)。采用上述模式,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精准供应农产品,消费者购买价格低,中间商和农民也都会赚取利润,所有参与方都得到了实惠。其二,联合其他行业共同发展。上述任何一种模式都离不开快递配送,将农业与快递业进行联合,有助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可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数字农产品“拉式

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网购平台,充分且精准地获得城市用户对农产品的需求后,通过配送服务,能够以最快速度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这种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虽然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比如,现如今很多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布局后,开始转向三四线城市,它们为了抢夺市场,不惜砸重金,利用“铺天盖地的广告+较低的价格”来拉会员、抢地盘,等到消费者成为会员并依赖上这种消费模式后,平台便开始进行涨价,严重扰乱了市场,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更严重、直接的后果是,很多城市社区的小超市、生鲜市场普遍呈现亏损态势,甚至关门倒闭。

为了惩戒这些企业,2021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橙心优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美团优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十荟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社区团购企业分别处以1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武汉七种美味科技有限公司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本是一种方便消费者、扩大就业的适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好现象、好模式,但平台依靠大量“砸钱”来开拓市场,不仅自己无法盈利,还给消费者、其他经营者带来伤害,百害无一利,需要慎重对待。在未来,相关企业还需对该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尽快寻找到一条既利己又利他的发展道路。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研究——以广西容县沙田柚为例”(2021KY09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谷玉红(1979-),男,湖南宜章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684ED746-DECC-4521-AA5E-60CB09745A21

猜你喜欢
供应链农产品数字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答数字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数字看G20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