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生产厂设备管理的优化举措分析

2022-06-19 09:39王海滨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乳品管理工作设备

王海滨

制造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家强盛更需要得到制造行业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制造行业可以为我国工业领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重要助力。其中,乳品制造行业虽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设备管理工作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乳品生产企业要积极创新设备管理理念,探索更为优质、更为高效的设备管理措施,在保证乳制品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为乳品制造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一、乳品生产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日渐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越发紧密,但我国制造行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位置,很多企业虽然拥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但却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以乳品制造行业为例,瑞典利乐公司占据了我国乳品行业包装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伊利、光明、三元、蒙牛、旺旺等国内知名乳制品品牌均是利乐公司的重要客户。在此背景下,乳品制造企业为了实现创新发展、平稳发展,首先应当掌握核心技术以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在设计方面不断提升参与程度,以便精准掌握技术要点,显著提升设备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乳品的生产成本与经营成本。但目前来看,国内乳品生产厂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限制与影响,在设备管理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

1.缺乏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目前我国乳品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于花费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但由于缺少良好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导致设备管理效率低下,先进技术设备的作用与优势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近年来在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乳品行业为了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将目光放在了产品包装方面。但目前国内乳品生产厂对包装设备的技术原理缺乏深度认知与精准认知,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也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導致设备管理工作效率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同时,还有部分乳品生产厂受到传统设备维护理念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设备维护手段开展设备维护工作,严重影响了乳品生产的整体效率。

2.缺乏科学的设备管理目标。乳品生产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产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不仅关乎产品质量,更关乎到企业的整体发展。乳品生产厂应当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科学设计设备管理目标与生产目标,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目前来看,设备管理目标应当是尽量减少设备维修成本,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显著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虽然减少维修成本与保证设备运转效率并不冲突,但在实际执行环节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乳品设备存在隐患或处于带病状态,生产部门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就会建议设备部门予以更换,但由于配件设施更换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设备部门出于经济角度考虑而盲目增加配件的利用时间,致使设备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不仅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还可能给乳品生产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乳品生产厂内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制订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激发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员工的岗位意识,确保设备在遇到问题后可以及时得到解决,避免设备处于带病工作的状态。

3.缺乏系统性的设备管理工作。目前国内乳品生产厂的设备管理工作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主要是由于缺少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事后维修的传统思维模式中。部分企业虽然逐渐意识到自动维护、定期保养的重要性,但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技能有限,因此事前维护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设备故障也频频发生,从而影响到乳制品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设备管理环节,部分乳品生产厂更注重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却对前期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部分设备存在先天缺陷却得不到及时解决与及时反馈,增加了后期设备维护与保养的难度,不利于设备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为了确保乳品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乳品生产厂要科学开展设备功能设计、设备选型设计、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以及更深层、更高难度的设备改造工作。

二、乳品生产厂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1.加强设备维修队伍建设力度。我国乳品生产厂的设备维修与保养主体仍然是设备维修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人员数量会直接影响设备管理效率。设备维修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而设备保养的时间并不固定,如果在维修人员轮换休息时出现设备故障问题,一名维修人员可能难以保证设备维修工作顺利开展。如果出现两台设备同时故障,则会导致设备处于长时间待机无人修理的状态。因此,乳品生产厂应当深度分析生产实际需求以及人力资源成本,适当增加维修人员的数量,对外引进高素质技能型设备维修人员,对内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力度,形成“老带新”的培养格局,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维修工作顺利开展,还可以适当增加设备维护保养时间,确保设备维修人员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学习设备维修知识,显著提升设备维修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2.科学开展技术培训工作。(1)为了提升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乳品生产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人力管理办法,制订完善的培训方案、培训制度以及阶段性培训目标,并且结合培训内容科学制定奖惩机制,以此激发设备管理人员以及现场生产工作者参与技术培训的积极性。(2)将新员工培训划分为两大内容,一是由人事部门负责公司文化宣传、规章制度培训以及现场安全宣传工作,二是由各个车间开展专业性技能培训,显著提升现场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有效规避违规操作与操作失误的现象,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为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供保障。(3)焦点改善成果是科学评价人才培训活动的重要标准,可以邀请新入职的员工积极参与焦点改善活动,使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原理,并在互联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设备资料信息,对常见的故障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度分析,制订出更加完善、更加优质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措施,显著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为了保证焦点改善成果,还需定期为新入职的员工分配改善课题,具体改善内容为针对设备故障问题、设备缺陷问题开展优化设计。改善活动可以由基层员工自发组成,也可以在基层领导的带领下开展,并定期开展改善活动评价,明确改善要点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精准得出研究结论,探索优化方案的时效性与可行性,根据实施效果做出精准评价,确保全员参与。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3.构建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1)乳品生产厂的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设备管理环节制订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措施,有效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与工作积极性。对于利用下班时间开展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设备管理员工,应当按照正常工资的1.3倍结算加班工资。为全体设备管理人员分配数台机械设备,每月所负责的设备故障次数最少的设备管理人员,公司应当向其颁发“设备操作能手”奖,并且予以物质奖励。(2)乳品生产厂应当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加大精神激励,这也是员工为企业创造良好价值的有效激励方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精神面貌以及技术水平发展情况评选出若干名优秀员工,为其他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不仅可以使全体员工意识到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价值,还可以将员工自身利益與设备管理工作效率建立联系,使员工更加爱惜生产设备,提升参与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的积极性。(3)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员工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比如,乳品生产厂应当根据产品合格率以及发现故障的次数开展绩效考核,使生产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有效激发设备管理人员与现场生产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共同探索设备故障问题,避免设备处于带病工作状态,杜绝一系列不合格产品出现,有效消除设备维护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问题,显著提升设备维修效率。

4.构建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做好一系列设备管理工作,可以确保进口设备的效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确保生产效率稳固提升。因此,乳品生产厂应当针对设备开展全寿命周期性管理,针对设备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改造等环节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更加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首先,乳品生产厂应当积极参与设备设计,将设备的先天缺陷及时反馈给设备生产厂家,由设备生产厂家对乳品生产厂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核算与深度研究,进一步做好设备改良工作。其次,在设备购买环节,乳品生产厂的设备部门应当对原始材料做好翻译工作,对设备操作说明、设备养护手册以及设备维修养护标准做好科学归档工作,并且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开展科学的学习。当无法精准翻译文件时,需要结合技术骨干在设备生产厂家所了解到的设备信息,精准更正翻译不规范的地方。

综上所述,乳品生产厂的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关乎产品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还与乳品生产厂的健康发展、创新发展存在密切关联,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乳品生产厂可以根据本文提出的优化措施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在为乳品生产厂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制造行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387C1BFC-8CFB-4BFB-A78B-E2E3B7F59AB1

猜你喜欢
乳品管理工作设备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GMP管理有助于提高乳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调试新设备
我国乳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甜味剂对不同乳品感官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
科学生活:新标准如何保障乳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