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区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2022-06-19 04:53潘锋
人民交通 2022年7期
关键词:井区油田施工人员

文 / 潘锋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开采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国内各大省市均有面积和规模较大的油田井,为了保障油田井开采的石油资源每天能够顺利的运出开采区,油田井区的道路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油田井区道路工程的项目施工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将对油田井区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研究,旨在提升油田井区道路的施工质量。

油田井区道路工程的基本特点

油田井区道路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油田井区平时的正常工作的开展服务,开展道路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以地质条件的基本情况为基础,通过道路的建设实现众多资源的协同利用和组合,在既定的计划时间范围内,完成项目工程,从而提升油田井区的工作效率,提升油田整体作业执行管理水平。

从施工特点上来讲,油田井区和普通道路工程的施工存在根本差别,具有一般道路的基本特点,但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在道路建设过中,不仅要满足甲方对于道路基本条件的要求,还应该满足相关法律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油田井区道路工程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持久性。和一般道路不同,油田井区的道路工程的耐久性要非常强,即项目满足道路施工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要满足油田井区的基本功能,也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符合道路的使用年限。换而言之,油田道路的应用周期要比一般道路的应用周期长,其使用年限要更久。

(2)安全性。油田道路项目在完工之后,要具备较高的安全级别。在项目投入到正常使用之后,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要足够安全,或者较低概率的出现由于道路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因此,道路的施工质量将是造成个人财产和集体财产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在项目交付甲方单位使用之后,要保证道路的安全运行,并且要提供固定周期的安全保养。

(3)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比率。在油田井区道路施工初期,其投入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在正常的使用周期中,需要对其进行经济性的相关评价。评价主要从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成本要素来衡量,最终得出道路的整体经济水平。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本文以国内某大型油田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指定相关对策。

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在项目技术准备阶段,项目要开展施工图纸评审、设计技术交底、现场勘探、管网分布情况检查,使得施工人员对未来要施工的项目有清晰的认识,对现场的施工规范予以明确。同时,为了便于现场的检查和指挥工作,项目工作部应该设置在井区的附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力和水均使用当地的水利和电。聘请了专业经验非常丰富的项目经理,并成立项目工作组和领导小组,其下设置不同的具体负责部门。

物资的采购工作由专业采购部门负责,在采购初期首先制定材料的采购清单,然后对供应商进行筛选,采购完成的材料入库之后,由后勤部门负责统一进行保管。在施工人员配置方面,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30人,技术人员20人,施工技术人员80人,力工180人,共计310人。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管理人员在项目开展前期,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在开展首次工地会议之时,仅仅是走过场,对于项目的重要性,以及项目的关键点并没有清楚地介绍给施工人员,导致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

其次,未按照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流程方面进行工作检查,往往仅仅听取简单汇报,对于检查工作的不足之处,未进行二次复查,对于存在的问题未及时进行关闭。

最后,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缺乏合理性,首先施工图纸的重点部分未被明确的标示出来,对施工图纸中的特殊设计和使用的特殊材料,施工人员并未了解清楚,对施工位置的地质环境了解并不清楚。图纸的审核和会签过程比较混乱,对于各方存在的正义点,意见冲突较多,双方存在争议较多,并且解决问题的效率比较低下。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问题

(1)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不到位。项目经理对于项目部的工作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无法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充分的监督和调度作用,对于以往项目管理工作经验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总结和移植。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施工人员对于现场施工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较差,施工技术的熟练度较差,施工现场工作进展比较缓慢,缺乏相对比较顶尖的技术人员,对于新设备和新机械无法熟练应用,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的一场情况比较多,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

(2)对于机械的使用能力不足,现场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对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区域,应该组织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作业。但是由于使用人员缺乏机械使用能力,导致大部分施工人员无法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现场的协同作战水平比较低。由于大部分工作需要机械设备的协同合作,一旦某个机械配置存在问题,则整个工程便会受到影响。

(3)在材料的进货过程中,未按照进货的基本要求开展进货工作要求。在材料的保管过程中,为按照材料的保质期要求开展分类存放管理,建筑材料发生变质和损耗等现象比较多,材料的使用不当使得项目的整体成本增加。对原材料的选择也存在不当之处,使得在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不足,而出现返工现象。

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施工准备阶段分析

在施工准备工作,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管理人员对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重视,例如会议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审查工作中不严肃认真等问题。灵位对于施工图纸的评审和会签工作流程准备不够周密,对于团队的组建人员未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施工的整体计划考虑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培训工作。

施工阶段问题分析

(1)人员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层面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者,在项目经理的任命流程上缺乏严格的流程,未采用竞聘制。对于管理层缺乏长远的管理目标,导致施工队伍的整体积极性比较低。对于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教育不足,导致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因而项目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现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够强,使得施工的效率比较低,施工过程中无法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开展高效率作业,项目最终出现拖期现象。

(2)机械设备的问题。在机械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项目组的机械知识储备较少,无法跟进现代快速发展的施工工艺方法,仅仅是依靠传统的机械知识储备来开展机械的采购工作。导致最终机械成本投入过多,增加了项目的整体成本。另外,项目团队中缺乏机械维修和保养的专业人士,在出现机械设备异常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开展机械的维修工作,机械设备的保养也不能按期进行,这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材料因素。从材料的采购角度来看,采购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差,采购员对于材料的基本信息掌握不够数量,无法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对于采购材料的质量状况也未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检验。对于材料管理的库房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材料的储存和保养知识,为针对材料的基本属性指定按保质期存放的管理机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相应的变质或者报废原材料,不能第一时间对材料的保管经验进行积累。

(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于新材料和新方法的施工工艺掌握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及检验项点认识不够充分。新工艺和方法的使用并不进入人意,使得众多施工人员未按照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以防桥头跳车工序施工为例,并未和传统的桥梁工程施工做区分,施工的方法存在问题,导致了施工过程中未项目埋下了质量隐患。

质量问题对策研究

1.项目准备阶段质量问题改进建议

要求项目管理层面重视项目工地例会,并且要对审查计划进行修改和完成。在施工前期,明确施工图纸的重点检查内容,对审查小组的成员进行严格审查,尽量减少审查过程中存在的冲突。对施工团队进行调整,对小组的审查成员进行二次教育和培训。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改进建议

完善选人和用人机制,建立项目尽力选聘和竞聘流程,在选拔过程中,对于具有井区道路施工经验的专业项目经理人员应该择优录取。

补充具有先进机械操作经验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队伍。在日常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设置专业的设备专员,对设备的日常运用做好统一协调调度工作,对于大规模施工区域,要尽量采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加强材料的采购、质检和储存管理。优化采购业务组织机构,对库管人员要进行全面培训工作,对于材料的存放和储存要建立分层分级的管理制度。

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尤其对于个别关键工序的施工要全方位进行质量监管,降低返工次数,提升项目管理效率,节约项目成本。

猜你喜欢
井区油田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