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博物馆收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石范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2022-06-20 07:10杨妹
关键词:青铜器

杨妹

摘 要:本文将新州博物馆所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按其功能分为武器、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装饰品和人像四种,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分析,为研究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内涵及其与斯基泰、外贝加尔地区古代的文化交流增加新的资料。

关键词:新州博物馆;青铜器;石范;夏家店上层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5-0008-06

内蒙古敖汉旗新州博物馆收藏一批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以及铸造青铜器的石范共30件(套),这些青铜器是该馆20余年的收藏成果。本文将这批青铜器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学术价值作一分析。

一、青铜器

(一)武器类

共4件,分剑、斧两种。

1.銎柄曲刃短剑,1件。编号Z03287,双范合铸而成。近棱形銎,剑曲刃,中起尖节,上下两端均内弧,直圆脊。三角形锋,剑身与柄界起倒“V”形格,有云朵状纹饰。格中部有对穿孔一大一小。通长26.7厘米,柄长8厘米,格宽5.1厘米(图一,1)。

2.曲刃青铜短剑,1件。编号Z03286,双范合铸而成。曲刃尾叶较宽,中起尖节,刃较锋利。柄处有缚绳痕。通长29厘米,柄长14厘米,中宽3.6厘米(图一,2)。

3.曲刃短剑加重器,1件。编号Z03288,双范合铸而成。椭圆楔形体,顶端为三角形几何纹饰。长8.5厘米,宽2.9厘米,厚2.5厘米(图一,3)。

4.铜斧,1件。编号Z03289,双范合铸而成。长方体,上出方銎。起三道棱箍。弧刃,刃角收,两侧微凹。长5.6厘米,上宽1.1厘米,刃2.7厘米(图一,4)。

(二)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共8件,包括锥、刀、匕、镜等。

1.马纹刀,1件。编号Z00889,合范铸成。柄端为一卧马的轮廓边框。直柄弧背,刀身宽于柄。柄一面为三匹卧马,另一面饰四连曲勾纹。刃内弧,有使用的残缺。通长25厘米,柄长6厘米,刃宽2.3厘米(图二,1)。

2.网格纹刀,1件。编号Z00831,合范铸成。直刃,刃尖上翘。直背,柄略曲。柄两面各饰网格纹饰,一面为栅栏形,另一面两组三道平行线分隔出三组,每一组似一动物形纹饰。通长19.8厘米,柄长7.2厘米,刃长12.6厘米,刃最宽1.8厘米(图二,2)。

3.凸齿柄刀,1件。编号Z03283,单范铸成。脊弧,柄部出尖齿,刃内凹。此件铜刀为新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2020年11月11日采集于敖汉旗兴隆洼镇东新地村四平台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通长11.2厘米,脊最厚0.9厘米,中宽1.8厘米(图二,3)。

4.带柄镜,1件。编号Z00835,双范合铸。红铜质。镜面为椭圆形,一面微凹。上端出一柄,柄端出三圆花瓣形,最上边穿一孔,柄上有连珠纹,镜背近柄起三角形突棱纹,柄处起平行竖棱纹。径4-4.2厘米,柄长1.8厘米(图二,4)。

5.铜凿,2件,一长一短,凿身均一面略宽。编号Z03284,近銎首起双棱。长9.2厘米,刃宽0.9厘米(图二,5)。编号Z03285,近銎首起单棱箍。长7.5厘米,刃宽0.5厘米(图二,6)。

6.兽首铜锥,1件。编号Z00833,合范而铸。锥身为四棱体,柄为圆锥体,上下为凸旋纹,中间为棱形回字纹。顶端立一兽似虎。通长9.8厘米,柄长3.5厘米,径0.5厘米(图二,7)。

7.铃首铜锥,1件。编号Z00834,合范铸成。通体错磨。蘑菇状铃首镂出三孔。短柄,锥体为四棱形,较长,锋部尖利。通长14.7厘米,柄长3.6厘米,首径1.4厘米(图二,8)。

(三)装饰品

共10件(套),分动物纹饰装饰品和其它造型的装饰品两类。

1.兽类纹饰饰件

(1)狼形挂饰,1件。编号Z03290,单范铸造而成。半浮雕式,狼尾部残缺。嘴大张,上下均为三角形尖齿,舌半伸。双耳前趋而立,躯体见方块纹和折线纹。残长5.6厘米,腹宽1.2厘米(图三,1)。

(2)卧马形饰,1件。编号Z00891,合范而铸。半浮雕式,马首向右,略扬起。目为一圆孔,头较大。背面一横向桥形鼻。长3.3厘米,高1.6厘米(图三,2)。

(3)兽面纹饰,1件。编号Z00851,合范而铸。半浮雕式,双耳向上直立,下连两个椭圆连珠,当为头部。在珠端的背面为小桥形鼻。高4.6厘米,两耳宽1.8厘米,珠厚0.3厘米(图三,6)。

2.禽类纹饰饰件

(1)四鸟纹腰带牌饰,一套(3件)。编号Z00845,合范铸成。正方形扁体,四面向背面弯折,背四角有相对的桥形小鼻,正面四飞鸟,鸟首向左,尾与身为三角形线。边长4厘米,最厚0.4厘米(图三,4)。

(2)鹿纹额饰,一套(13件)。编号Z02322,合范铸成。长条形,两端圆,两侧内弧。正面近两端处各刻出相对应的似鹿纹的纹饰,向中间刻双线纹饰带,内填竖向线形成方格纹。背面近两端各出一竖向小鼻。此青铜饰应为额上的装饰。长4.6厘米,最宽1.3厘米,缘厚0.2厘米(图三,3)。

(3)鹰形饰,1件。编号Z01457,单范铸造。一面微鼓。头部穿一孔。两翼及尾部展開作飞翔状。高3.7厘米,翼宽2.2厘米,厚0.2厘米(图三,7)。

(4)鹰形饰,1件。编号Z02037,合模而铸。首向左,两翼展开作飞翔状,翼上有网格纹以代表羽毛。尾翎舒展,双爪向两侧伸出,首部背面出一竖向鼻。双翼宽6.2厘米,高3.2厘米,厚0.6厘米(图三,5)。

3.其他纹饰铜饰

(1)菱形网格纹铜牌饰及垂坠,1套。编号Z00858,合范铸造而成。长方梯形边框,内镂空出菱形网格纹。上两角各出一个半环形鼻。下边出10小鼻,并各垂带齿状挂坠,三个为两齿,七个为四齿。通高5.6厘米,上宽9.7厘米,下宽10.6厘米(图四,1)。

(2)圆形徽章式铜牌饰,1件。编号Z02116,合范铸造而成。缘为小连珠纹。向内镂空出一圈三角形,相对的三角上为一圈鸭形小鸟纹。中部平,背面近缘处出两个对称的桥形鼻。直径6.6厘米,厚0.2厘米(图四,2)。

(3)亚腰形卷云纹额饰,1件。编号Z02323,合模铸造而成。片状,两端圆。背面两端各出一鼻,正面线刻卷云纹,应为额饰。长7厘米,端径2.1厘米(图四,3)。

(四)人物

共4件分两类,即整体圆雕式和头像半浮雕式。

1.男女裸体相连人立像,1件。编号Z00785,合范而铸。铜含铅较多,故显白色,铸后因错范又修错平整。分两面,男女均裸体,合体而立。女人面庞略窄,嘴微张,面含微笑,双手按于小腹下侧。男人面目较宽,双手合于腹下。高10.3厘米,头宽2.6厘米,身厚1.6厘米(图五,1)。

2.梳发辫人面像,1件。编号Z00877,合范而铸。瓜子形脸,双目和嘴均突起,细高鼻梁,头上出三叉式发辫,呈不规则三角形。通高3.6厘米,最宽2.8厘米,厚0.1厘米(图五,2)。

3.简形人面像,1件。编号Z00846,合范而铸。椭圆形,背面平,正面鼓起。嘴与目均竖向椭圆形透孔,鼻梁突起,额上原为一孔,残。高2厘米,最宽1.2厘米,厚0.2厘米(图五,3)。

4.三髻式人面像,1件。编号Z00876,合范而铸,三块模具制成。头顶处及两鬓起髻当为发辫。双目圆睁,梨形鼻梁,嘴半张如有所语。卵形脸,面目慈祥,应为男性。高2.9厘米,最宽2.5厘米,厚0.1厘米(图五,4)。

二、石范

石范共4套,分为剑、斧、锥、铃范,有对范和套范两类。现分述如下:

(一)曲刃短剑石范,1套两扇。编号Z03282,灰色滑石刻磨而成。浇口及范腔出熏黑,证明此范反复使用过。范腔为刻磨精细的曲刃短剑,尖节相对应脊部突起,刃部、前锋刻磨精细。柄处为浇口,上下端均刻有一合范记号线。据捐献者称此范发现于敖汉旗山湾子水库东侧。范每扇长30厘米,中宽7.6厘米,端宽6.4厘米,端厚1.6厘米(图六,1)。

(二)斧组范,一套两扇。编号Z00100,青色细石刻磨而成。两扇范的两面均刻斧的范腔,銎部上下颠倒,四个范腔有两个比较一致。均有箍槽。箍下有折线和斜线网格纹,比较一致的是斜线网格纹。均宽刃,刃角上翘。范长11.6厘米,宽7.3厘米,每扇厚2.8厘米(图六,2)。

(三)鹿纹斧石范,一套两扇。编号Z00102,灰色滑石刻制而成。合范呈梯形圆角柱体,上下平端有合范标记线,浇口一端两道,另一端三道。为直銎斧范腔,近銎口处有一匝凹槽。一扇范腔在斧身处刻有一奔鹿纹。长7.8厘米,宽5.7厘米,厚1.9厘米(图六,3)。

(四)铃范和针范,一套两扇。编号Z00101,青灰色细石刻磨而成。合范后呈椭圆柱形。分两面浇口,正中为铃和铃锤坠的范腔,浇口均在一端,另一端的一侧为针形的浇口。铃为六瓣花形,正下端起一道突棱,顶端出椭圆形鼻。范高10.6厘米,宽7.3厘米,每扇厚2.4厘米(图六,4)。

三、关于这批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的分析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东南,辖于赤峰市,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这里是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分布的中心区域之一。经过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共161处,其中有106处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遗址重合[1]。经过考古挖掘的仅在敖汉旗西台红山文化遗址上清理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数座灰坑。全旗发现的墓地为6处。重要的是敖汉旗周家地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共有竖穴土坑墓54座,198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全部清理[2]。1981年冬,敖汉西南部的热水汤村农民打井时发现墓葬一座,出土了铜器等随葬共15件[3]。1973年敖汉旗山湾子水库修建时发现一处墓地,出土陶器6件、曲刃青铜短剑6件、銎柄式青铜短剑共3件、铜泡1件、铜刀3件、石器7件、曲刃短剑范2件。这是该旗成批出土夏家店上层文化随葬品最多的一处墓地。最重要的是第一次发现铸造曲刃剑的石范[4]。还有东井墓地[5]和大哈巴齐拉墓地两处墓地[6]。另外20世纪90年代之前出土的青铜器见于报道的有些并非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其中明显的两件是1件铃首曲柄铜刀[7]和1件羊首曲柄铜刀[8],以及李家营子出土一组铸造青铜兵器的石范[9]。

新州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和石范多属零星出土,其中一部分是在风吹沙化的荒漠草原中被刮出来,也可能由于农田耕种动土而发现。多数没有出土地点,但有一些征集地点大体范围还是能够确定的。且有些是首次发现,对认识这支青铜文化不失其价值。

(一)男女裸体相连人立像

这是第一次见到独立存在的俗称阴阳人圆雕裸体像。过去曾见一把是在20世紀50年代宁城县南山根东区石椁墓中出土的青铜短剑,柄部扁平,两面分别铸一男一女裸体像,女性两手交叉护至胸部,乳房微鼓,男性两手下垂至小腹。耳、肩下方两侧各有两方形扁孔横向穿,是为佩戴物,认为可能用于说明使用者的特殊身份,亦或与使用此器的部族的特殊礼仪或信仰有一些联系[10]。这件剑属孤例,故研究者将之归到动物纹柄首曲刃剑中。并认为“剑柄所铸完整人体形象虽不是动物纹饰,但与动物纹风格相雷同”[11](图七,3)。即如宁城南山根101号墓(图七,2)和宁城汐子北山7501号出土的虎柄剑(图七,1),整个剑柄以一对卧虎的风格一致。但为什么双虎双人以及动物相斗、动物交媾等形象出现,学界未作过多的分析,只是说“这个时期的动物纹艺术已经发展到能反映现实生活的较高境界。”[12]“阴阳人、动物相斗、动物交媾(图七,4、5)等形象则代表着这一时期造型是艺术的最高水平。”[13]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不仅与长城沿线各区域的青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欧亚大陆草原青铜文化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以武器、车马具和装饰精美动物纹饰图案的装饰品为特点,诚可与域外的斯基泰文化相媲美。甚至对该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所以,可以推测出,这些裸体连体男女像,也许受到包括斯基泰文化在内的欧亚大陆高端青铜文化的影响。圆雕人像甚至是单体人面像也具有中亚西亚的“胡人”特征,作用是相互的影响也是相对应的。更早如距今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陶器雕塑出裸体像,生殖器部分男女均有,是复合体式的(图八,1)。红山文化的陶器中也多出裸体像,如诸多的女神像,敖汉旗博物馆在1982年的文物普查中采集一件陶豆柄,刻着男女裸体舞蹈纹,突显出男女性器官。这两例新石器时代突显性的艺术化纹饰与夏家店上层文化虽相离较远,但其风格却是一脉相承的(图八,2)。

(二)饰品中的几件牌饰

在拟动物纹饰中,有的是在以前的发掘中有发现,如两组亚腰额饰,在敖汉旗周家地墓中就出现联珠钉缀,头箍之上[15]。还有那件双耳兽面纹,也见于周家地墓,但报告称其为双尾,细观之不是尾,应该为动物的双耳[16](图九,4)。

新州博物馆中收藏的四鸟纹铜牌饰,更准确说应是“铜带銙”。周家地墓中的方形牌饰有10余件钉缀于第45号墓主人的革质腰带上。正方形,四邊折向背面,主体纹饰为叶状几何纹,周边饰方块纹,长4—4.1厘米。上边横向三排,每排8个叶状几何纹应是有头有尾的小鸟纹,向左行走以抽象化简型鸟[17](图九,1)。

新州博物馆的四鸟纹方牌饰背面是四个竖向桥形鼻,并见从鼻孔横穿革绳的痕迹,纹饰与周家地墓的相差很大,变为4只具像小鸟纹。宁城小黑石墓中出土的长方形牛纹牌饰,边向内折,三牛均向左而立,背面两鼻[18](图九,3)。

同期出土于外贝加尔地区德沃尔齐墓葬中发现有接近方形的四鸟纹,所不同的是鸟头向右。这座墓地同样出土一件“S”相连方形牌饰,装饰的特点恰如周家地45号墓出土的方形牌饰,只是鸟纹更具像,似一个个拉开距离行走,比较稀疏每行少了三只,做工粗糙似为仿制品[19](图九,2)。这些相同或相似现象说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先民同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地区三个所谓“石板墓”文化关系密切[20]。

以展翅飞翔的鸟纹为饰品,这在周家地和小黑石沟均有发现,但两处鸟均为长颈的鹅、雁类鸟[21](图九,5),新州博物馆的两件为简形鸟,一为鹰,鹰形饰很少见,与鹅、雁之类形成明显的呼应,即猎手与被猎的关系,构成了天然生物链的生动图景。简形鸟酷似四鸟纹的外轮廓相同。

关于那件圆形镂空出一圈鸟纹的铜饰,之所以称为“铜镜”,是因为中间平而光亮,铸造工艺很高。

在小黑石沟墓中出土一件黄金的牌饰,与鸟纹铜饰式样相同。该黄金牌饰镂出16只鸭形装饰,平均布于近缘一周,背面有“T”形挂钮,表面金黄明亮,制作精致[22](图一〇,1)。新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牌饰背面是桥形鼻。这类金、铜器类若徽章,应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带柄铜镜

带柄铜镜最早收录于《新州古韵》一书中[23],称之为匙形青铜饰。经张文立探究,这种钮柄式的所谓铜饰应为铜镜。发现的地点有河北平山三汲M8004土坑墓中,在河北遵化、辽宁凌河五道沟子、内蒙古凉城崞县窑子、准格尔旗玉隆太、甘肃怡泽濠洼、新疆和静察手沟口二号墓及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发现,重点是在北方系青铜器中,时代在春秋前后。在域外的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外贝加尔湖也有发现[24](图一〇,3、4)。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均出土过圆形铜镜,钮在背面圆心处(图一〇,2),一侧带钮的铜镜尚未见到。新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柄镜,其柄上有对称的大小连珠纹。连珠纹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征,从而看出春秋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四)石范

夏家店上层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十分发达的青铜器铸造业。赤峰地区在1962年就发现林西大井子铜矿址,采矿区遗迹清晰。1976年进行试掘采集各类采矿石器约1500件,最大的石锤达7.5公斤,地表可见采矿槽47条,长度达1570米,深度20米,还发现了冶炼遗迹,如12座炼炉遗迹、炉渣、吹风管等。距今2800年的大井子铜矿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矿冶遗址,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直接以共生矿冶炼青铜的古矿冶遗址[25]。据推算,生产达数千吨,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距敖汉旗山湾子村只有一河之隔的三家村锅底山就发现过古铜矿址。

曲刃短剑石范,出土于敖汉旗山湾子水库东山。这里在1973年修建一座水库,修溢洪道时破坏了一座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墓中出有一曲刃剑石范一扇(标本103)。1981年调查又采集一扇残段(标本155),两扇并不是一套范。加上新州博物馆发现的这套范,已见三套石范,其中标本155仅是组范中的中间一扇。新州博物馆所收藏的斧范、铃范也均为同一地点发现,一个地点先后集中发现成组石范,可能这里存在青铜铸造场。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C].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217-39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4(05):417-426.

〔3〕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青铜器及有关遗物[J].北方文物,1993(01):19-21.

〔4〕〔5〕〔7〕〔8〕〔15〕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青铜器及有关遗物[J].北方文物,1993(01):21-22, 22-23,23-24,23-24,65.

〔6〕邵国田.敖汉文物精华[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85.

〔9〕邵国田.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石范[J].考古,1983(11):1042-1043.

〔10〕青松.介绍一件青铜阴阳短剑[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03):119.

〔11〕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04).338.

〔12〕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59.

〔13〕乌恩.论夏家店上层文化在欧亚大陆草原古代文化的重要地位[A].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01).142.

〔14〕党郁.夏家店上层文化本源铜器考[J].草原文物,2012(01):37.

〔16〕〔17〕〔18〕〔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4(05):423,422.

〔19〕〔22〕项春松,李义.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J].文物,1995(05):18.

〔20〕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369.

〔23〕邵國田,杨晓明.新州古韵——新州博物馆典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73.

〔24〕张文立.平山三汲出土铜镜初识——兼谈北方系钮柄镜[A].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61.

〔25〕李延祥,韩汝玢.林西大井古铜矿遗址冶炼技术及产品特征初探[A].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4-2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Analysis on the Bronzes, Stone Models and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Upp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Collected in Xinzhou Museum

YANG Mei

(Chifeng Museum, Chifeng Art Museum,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ronzes of the upp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collected in Xinzhou museum ar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 weapons, production tools and living utensils, decorations and portraits and analyze its academic value, which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onze of the upp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and adds new materials for the ancient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skitai and outer Baikal. The group of bronze stone models also reveals the exquisite technology of bronze casting in this culture.

Keywords: Xinzhou Museum; Bronzes; Stone Models; The Upp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猜你喜欢
青铜器
中外青铜器孰更美?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熟习不同类型的青铜器
数学视角解读青铜器——以云南省李家山青铜器为例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