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

2022-06-20 14:34毛春蓉李湘兰
艺术评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民族声乐情感表达

毛春蓉 李湘兰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作为表达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人们喜爱。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会直接影响民族声乐的表演效果。演唱者在表演前要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文化底蕴,并依托扎实的演唱技巧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作品进行丰富化处理,从而激发观众的共鸣,在打动观众的基础上感染观众。本文首先陈述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然后在分析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重要性的基础上归纳对策,目的是使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技巧  情感表达  内涵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9-0091-04

民族声乐是中国音乐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其情感表达强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民族声乐对演唱者有非常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其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表达真实情感,进而增强观众的体验,完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了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长远发展,需要整合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依托声情并茂,帮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精准把握表演的基础上,传承和传播民族声乐艺术。

一、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与情感表达内涵

(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

研究者非常关注对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研究,目的是依托咬字、气息、发声等实现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的统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主要是气息的运用,通过气息的训练掌握正确发声,并传达作品的情感。气息的训练是通过合理运用发声器官口腔、胸腔等,良好控制演唱时的长短音、不同音调、高低音以及快慢音等。我国的民族声乐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独具中国特色。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民族声乐演唱以质朴且亲切的形式呈现,形成了獨树一帜的演唱技法以及独有的音乐风格。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科学且个性,在传统戏曲、传统声乐艺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借鉴西方声乐优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声乐理论,实践性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追求质朴和亲切,是带有厚重民族特色的技法,与作品的艺术风格合二为一,使作品的主题、思想诠释得更加准确和全面。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与作品主题结合能实现声音与情感的统一,进而表达出独特的艺术特色。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依托字正、腔圆能突出作品的艺术风格,最终突出声乐艺术价值。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要与艺术风格结合,才能避免表演的空洞,突出作品的感染力。

(二)民族声乐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民族声乐表达的基础,是舞台良好效果呈现的关键。声乐演唱能依托情感表达突出作品的灵魂,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民族声乐的情感表达具备民族性、真实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首先,真实性。演唱者在演唱民族声乐时都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并以真实性打动观众,进而展示作品的魅力。来源于民族民众实际生活的民歌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基础,如《乌苏里船歌》《洞庭鱼米乡》等都是民众真实生活的反映。演唱者在演唱此类作品时,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将自身情感与歌曲演唱合二为一,并依托节奏、动作以及旋律等完美地展示出作品,进而提升演唱效果。

其次,民族性。民族声乐在表演过程中极具民族特色,并依托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创新性发展。基于不同民族风俗的民族声乐传达出来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如新疆的民族声乐以欢快愉悦为主,山东的民族声乐以幽默风趣为主。民族声乐是以民族风俗和文化为依托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并能自然流露出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再次,创造性。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经了不同社会时期,因此情感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演唱者对民族声乐的继承是通过二次创作的方式进行情感升华的,这反映了民族声乐的创造性。对同一声乐作品,不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传递方式以及呈现效果都不同。性格开朗的演唱者一般以洪亮高亢的声音表达作品,性格沉稳的演唱者一般以绵长细微的声音表达作品,民族声乐作品的表达根据演唱者、社会背景等会发生变化。

(三)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联系

首先,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核心。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的魅力是情感的传递,好的表演能感染每个观众。演唱者要为观众呈现视听盛宴,就要学会以声传情,依托演唱技巧表达作品和自身的情感,进而激发观众的共鸣。演唱者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进而依托吐字和发音传递作品的思想,最终完美呈现表演。

其次,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目的。演唱技巧的应用最终是服务于情感,突出情感,进而完整地表达作品。不同的演唱技巧能在结合声音节奏的基础上刻画演唱者的内心情感,进而有效突出作品的情感,最终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将观众的心与演唱者创造出来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

二、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一)提升演唱者的表演水平

民族声乐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其感染力强,极具民族特点。民族声乐的演唱内容、演唱形式、演唱风格等与普通歌曲不同,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达和真实情感的表达,在引导观众思考的基础上促进观众产生共鸣。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有效提升演唱者的表演水平,使演唱者在提高自身综合修养的基础上满足多元化的观众需求。民族声乐演唱者依托表演技巧的提升以及真实情感的传达,能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进而为观众塑造不一样的艺术形象。

(二)唤醒受众群体的情感体验

民族声乐既来源于民族的实际生活又高于生活,并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随着国家的富强,其表演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演唱者提升演唱技巧、传达真实情感利于激发受众群体的情感体验,利于帮助受众群体了解民族声乐的内涵,并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受众群体情感体验的唤醒利于民族声乐的传承与传播,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强化演唱者的个人能力

民族声乐从古代传承至今,传唱度高,且文化价值丰富。在演唱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时,演唱者依托情感的表达以及技巧的提升,能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将技巧与情感进行融合,进而提升作品的感染力。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是评判演唱者演唱能力的关键因素,演唱者只有熟练掌握了技巧,并将情感融入到技巧中,才能强化个人的表演能力。

(四)传播民族声乐的价值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的突出和情感表达能传播其审美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首先,审美价值。民族声乐本身具备一定的审美功能,在表演时注重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表达,能在提升观众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发展其审美价值。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依托演唱技巧的提升和作品情感的表达,能涵养演唱者的思想世界,能使其在得到净化的基础上提升声乐本身的价值。其次,认知价值。并不是所有社会民众都认可民族声乐,为了提升民众的认知,扩大民族声乐的社会影响力,需要依托演唱技巧的提升和情感表达等呈现作品的民族风格、主题内容,进而使更多受众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可它。演唱者依托一定的演唱技巧传达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能强化观众的认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的魅力。最后,教育价值。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与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声乐作品反映的是民族劳动现状。通过演唱技巧和感情的传达能帮助观众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进而在感悟的基础上提升思想教育的力量。

三、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对策

(一)注重咬字发音和气息提升演唱技巧

咬字、发音、气息的运用是民族声乐最基本的演唱技巧,字清、腔纯、气息控制非常重要。字清就是发音准确、清晰且没有错误。咬字是一种更重要的演唱技巧,是在发音准确基础上的升华。演唱者在演唱前必须了解歌词中每个字的意思,目的是实现演唱时的正确咬字和发音。发音是在字头、字尾时通过出字、收单等处理,实现声音的纯净,目的是使表演更稳定。气息是演唱者要训练的重要项目,也是演唱过程中难以完美呈现的演唱的关键技巧。气息的正确要求演唱者找对声音的正确位置,不漂浮、不微弱、不浊、不散。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发挥好身体不同器官的作用,通过腰部肌肉群支撑、腹部发力,肺部集气等将气息运送至口腔,再由口腔发出声音。只有通过身体不同器官的协调配合,才能使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达到最佳状态。在气息稳定的基础上,找到声音的面罩共鸣点,通过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等各共鸣腔的协调配合将气息传递到头的上方,有效稳定演唱时的气息,并将声音传送出去,进而完美呈现表演。

(二)以字腔传情提升情感的感染力

良好的嗓音条件、鲜明的演唱风格以及规范的专业演唱技巧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民族声乐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依托曲调的呈现和情感的表达感染观众。语言是民族声乐表演的基础,演唱者需要依托科学准确的吐字去演绎作品,目的是为观众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咬字和字韵的表达,在突出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表达作品情感和个人情感。对字的处理,能突出发音的韵味,能结合发音与曲目的语调,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准确传递作品的情感。以腔传情也是民族声乐作品情感表达的方式。演唱者在表演时依托滑、叠以及擞等处理声音,在延长音上实现强弱的变化处理,在拖音收尾时进行归韵,能表现更为深远的艺术情感。如在《思儿》演唱时,可以依托“拖腔”表达情感,演唱者对句尾歌词进行拖腔,能使演唱更委婉,进而抒发母亲的思儿之情,使表演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关注民族唱法中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成功的民族声乐演唱以技巧和情感呈现作品。如《一首桃花》的歌词写得非常唯美和含蓄,极具艺术性。歌词中的一个“看”表现的是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从歌词就可以感受曲目要表现的情感美。从歌的情感上看,歌词是林徽因在养病时因再见到故人的触景生情之作,情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演唱者在表演时要依托深厚的演唱功底,掌握好歌曲高音部分的力度,进而在表达语言的基础上突出歌曲的内涵。从人的情感上看,歌曲是以桃花比擬林徽因的高雅和传统。整个曲目依托二十个小节展现朦胧美,而情感是该曲目表达的关键,所以演唱者要先理解和把握好歌曲的情感,之后以生活体验进行演绎,进而实现表演的自由稳定发挥。

(四)把握歌词要义的基础上迎合情感需求

任何声乐作品都由歌词和旋律组成,其中歌词的含义比较具体化。为了强化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要把握歌词要义,通过吐字清晰等清楚表达歌词的内涵。演唱者要明确歌词与旋律的主次关系,以歌词准确表达为主,再配合旋律,目的是保证演绎的效果。因不同民族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所以演唱者要在掌握歌词词义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情感表达需求进行再创作。演唱时,要将自己代入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在加强对整部作品了解的基础上,以演唱技巧带动情感。演唱要结合自身特色,因为不同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唱风格不同,所以在增强表演信心的基础上,在二次创作的前提下,提升演唱技巧,突出情感表达。独特的表演风格能强化作品美感,演唱时还要结合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增强作品的饱满度,以带给观众视听享受。

(五)加强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分析

了解民族声乐作品,分析民族声乐作品是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关键。演唱者在实际演唱作品前,需要提前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而选择适当的演唱技巧,并呈现出作品的精神。在实际表演前,除了要掌握作品的演唱内容和形式等内容外,还要分析和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等,目的是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元素,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情感与作品进行融合,以实现表演的灵活性。如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创作时,不同选段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内涵,表达的情感元素也不尽相同。为了使不同选段的表演都能契合作品本身的内涵,演唱者需要分析不同选段的创作背景,进而选择演唱技巧,并融入个人情感,突出表演风格,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六)着重吸取他人的表演经验

对于同一部民族声乐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呈现的效果不同,为了突出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演唱者要多听,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优秀表演经验,进而获取感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表演技巧。对他人经验的借鉴不是单纯的模仿,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进而全面提升情感表达的能力。如《浏阳河》自创作以来深受人们喜欢,得到了诸多演唱者的广泛传唱。国家级艺术家李谷一、蒋大为等也从不同风格入手进行了演绎,且都独具特色。不同艺术家对该作品的演绎为广大演唱者的借鉴提供了资源,后辈可以依托视频资料观看和听取老艺术家的演唱,进而学习演唱经验,并逐渐融入到自己的演唱过程中,最终全面提升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众多完美的民族声乐的表演都是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借鉴其他唱腔,能深刻理解曲目的人物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特征,并在积极暗示的基础上提升演唱表演力。如《小二黑结婚》中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突出的是主角小芹简朴的性格、对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演唱者在演唱时可以利用慢板处理旋律,突出北方少女的质朴形象,进而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作品引子到结尾,演唱者可以从快板进行表演,再在散板上结束表演,增强曲目的诉说感,有效突出小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之情。

(七)注重音色的掌握和把控

在诠释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时,演唱者要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完美呈现。对作品音色的掌握是演唱者诠释一首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利于演唱者控制情感,提升表演的感染力。演唱者以作品内涵的理解为基础进行的表演,能有效掌控不同选段的音色的变化,能控制好不同选段的演唱,进而在全面抒发情感的基础上完美呈现作品。歌曲《祝酒歌》节奏欢快,且以蒙古族的豪放文化为基础,展示的是蒙古人的好客和团结,彰显的是蒙古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演唱者在演唱前要理解该曲目的内涵,明确蒙古人的豪放性格,目的是掌握不同选段的音色变化,在调整自身唱法的基础上更好地抒发感情,以完美展示该曲目的艺术内涵。不同民族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风格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者在表演时要注重音色的把握,目的是在掌握地方语言情感的基础上以腔传情,通过音色缓急的变化以及曲目抑扬顿挫的运用,帮助观众领略少数民族声乐的艺术美。在掌握音色后,要注意曲目速度的控制,部分民族声乐作品在不同选段风格会有变换,虽然不常见,但要注意掌控。如《船工号子》就通过重复、加速等方式突出大气磅礴、振奋人心的情感,演唱者在表演时要注意曲目速度、节奏、音色的对比和准确表达,为观众展现搬船、拉纤、迎急流、闯险滩、喊号子,感受勇敢果断地与天斗、与地斗、与船斗、与水斗的拼搏精神,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八)关注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展示的是民族风俗。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时要表达情感,需要结合肢体语言,目的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配合,实现表演与歌曲元素的整合。肢体语言是民族声乐歌曲表演时不可缺少的部分,能提高觀众的体验,带动观众的情绪,配合演唱技巧突出情感的表达。如《阿妹出嫁》《雪白的鸽子》等民族声乐作品曲调优美、节奏欢快且感染力强,演唱者在表演时可在不同选段配合面部情感,再加上肢体语言,进而营造良好的氛围,目的是带动演唱情感的表达,促进观众的共鸣。以《孟姜女》的演唱为例,演唱者在表演到“哭倒长城八百里”时,这是全曲目的高潮部分,曲目的悲惨状态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进行展示,将动作与情绪进行整合,通过收放自如的状态突出歌曲的灵魂。

总之,民族声乐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通过传承和发扬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中,技巧是工具,情感是目的。掌握不同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内涵,了解不同民族声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并通过咬字发音和气息提升演唱技巧,通过字腔传情传递感情,关注民族唱法中的技巧和情感表达,加强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分析,着重吸取他人的表演经验,注重音色的掌握和把控,关注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就能将表演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民族声乐的风格之美和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王敏.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研究[J].北方音乐,2018(04):69.

[2]刘瀛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对情感表达影响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1(10):70-71.

[3]孙治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黄河之声,2021(04):99-101.

[4]范桂霞.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分析[J].黄河之声,2020(01):82-83.

[5]朱海芳.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个性体现[J].艺术评鉴,2020(08):62-63.

[6]姜忠玉.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融合探讨[J].艺术评鉴,2021(11):93-96.

[7]戴勇.论情感及个性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体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03):103-106.

[8]王爱苹.民族声乐与戏曲中咬字吐字对作品的情感表现[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132-134.

[9]安洁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个性体现[J].大众文艺,2020(06):128-129.

[10]赵雅琴.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及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5):186-187,189.

[11]于君.基于演唱多样性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及实践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2020(05):95-98.

[12]雷鹏伟.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风格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08):98.

[13]李贝.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方法及其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J].北方音乐,2020(02):44,47.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民族声乐情感表达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