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叙事探析

2022-06-20 17:23刘彩霞
传媒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事迹袁隆平典型

刘彩霞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一经发布,各媒体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持续数周之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与以往的典型报道不同,新华社从场景、人物、行为、方法、目的五个维度,对袁隆平事迹报道进行了叙事创新,使报道具有人文性、时代感和审美性,不仅打动了受众,也起到了示范引领、弘扬正气的作用。

场景是背景、语境和现场,为新闻叙事提供基础或铺垫。从宏观角度看,场景离不开大背景,如时代语境、政策环境、历史背景等。从微观角度看,场景多指某个具体的事件片段或场面。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对典型报道叙事的评析应融于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中。在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中,尽管没有专门针对新闻背景分析的文本,却并不意味着大背景的缺失,相反,其所置的背景既具有隐含性又清晰可见。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以坚定的科技报国之志、优良的科技作风勇挑科技重擔,率领技术团队不断攻破水稻超高育种难题,刷新亩产产量……其背后是中国不断前行的科技强国之路。新华社选择、组织、展现了这些故事,并把叙述推到受众面前,实现了对宏大叙事背景的构建。

典型报道是对人与事件在特定场域下的再定义,以传递先进思想为使命,并非对人与事件的简单重述。因此,应尽量从场景的多维度出发,丰富、深化并展现人与事件的独特性、内涵性、人文性,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在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中,形形色色的鲜活场面屡屡再现。5月22日袁隆平逝世当天,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从泥土里来,到白云中去》,选取“袁隆平在三亚南繁基地查看试验田”、“袁隆平在观察稻种”等不同时期的工作场景,在同一稿件中并置,扩充信息容量的同时,表达共同的主题——对袁隆平的致敬与缅怀。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物典型,而袁隆平作为典型报道的“宠儿”,各媒体有关其事迹的报道不胜枚举。然而,如何让“老典型”在融媒时代体现“新风采”?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呢?

1.深挖报道典型人物的特点。2021年5月25日,新华社APP发布的《袁隆平,他心底的五个人生“头条”》中,就用5个故事勾勒了袁隆平的一生,赋予其朴实而不平凡的形象。一是刻画了一位视农业为生命的科学家,他之所以学农,是为了让农民不挨饿受穷。简陋艰苦的环境、培育的秧苗被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不能动摇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决心;二是他也是普通群众,虽身为“杂交水稻之父”,但待人接物风趣幽默、没有一点架子。如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评议会前,他突然想到这一天是妻子的生日,“自由散漫”惯了的他赶紧带着夫人出去买礼物,他幽默地说:“夫人和水稻都很重要。”

2.巧用鲜活语言。之所以受众会被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深深打动,巧用鲜活语言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袁隆平,他心底的五个人生“头条”》中,使用了大量生动而亲近的语言,如评价袁隆平其人时的“他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带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泥土气息;又如,引用袁隆平的自述“没有粮食吃,什么事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直接回答了袁隆平选择杂交水稻研究的原因,让受众心向往之、行效仿之。

3.细节生动。细节是新闻叙事的神来之笔,那些有质感、有内涵的细节,能在瞬间拉近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正是凭借这些细节,使叙事丰厚完整、表达灵动饱满。在《袁隆平,他心底的五个人生“头条”》中,借袁老每天都关心天气预报引出他对水稻生长的牵挂,并插入了“他的孙女说,幼儿园老师问她爷爷是干什么的?她说,爷爷是天天看天气预报的”这一细节,使叙事更具视角锐度。

典型报道是提高报道艺术,顺应时代潮流、宣传时代主旋律的一种方式。好的叙事可以让典型报道更具个性特征和活力,体现时代风采和“主旋律”,这在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

1.强调“用事实说话”。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始终将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了高格调、高品位的风格,因而十分重视真实性的原则,既不人为拔高典型人物,也不刻意塑造“高大全”的形象。6月3日,新华网发布的文章《超九成受访青少年将袁隆平吴孟超等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选取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95.2%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会将袁隆平等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81.4%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深受其事迹鼓舞,70.4%受访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其逝世的哀思。这些数据真实体现了年轻人对袁隆平等科学家发自内心的爱戴,以事实感染人,从细微处见精神。

2.强调叙事风格的平实化。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坚持草根视角,不仅内容朴实、写法平实,也照顾到了受众内心需求,还原了一个典型人物的本来面目,更能引发受众的思考。5月28日,新华网发布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对袁隆平最好的悼念》一文,以袁隆平学生、同事、后辈的讲述还原袁隆平的工作生活,虽然简单朴实,但围绕师生情、同事情、人间真情铺展开来,环环相扣,切中受众内心,成为报道感染人、打动人的内核所在。

3.强调以美德和良知开启受众的心扉。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新闻性、纪实性叙事再现袁隆平身上“人性的光辉”,并以此倡导新型的、健康向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和科学家精神,用事实回答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改变了受众的理念,影响着受众的生活,实现了主旋律和可读性的统一,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宣传和教育作用。

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持续数周之久,在此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叙事手段,竞相辉映“杂交水稻之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敢于创造、勇于实验、坚持不懈、不断突破的一生。

1.揭示幕后故事,还原新闻发现經过。作为“老典型”,袁隆平被媒体频繁报道,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故事可以挖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对袁隆平最好的悼念》一文,就是从对袁隆平身边人的一次采访中捕捉来的,其发现经过和采访路径具有特色,特别是水稻科研工作“脏、苦、累”的特点和对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的要求,均是以往很少被讲述的,对这一主题的发掘有效提高了新闻价值。

2.化繁为简,短故事中见真英雄。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既有长篇通讯,也有很多的短故事。5月22日,袁隆平逝世当天,新华社官方微博迅速跟进,发布了《天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袁隆平病危之际每天挂念水稻问天气》等博文,以短故事串起袁老对待工作、荣誉、国家利益的态度与风范,颇具感染力。

3.全媒出击,短视频更有亲切感。作为公众人物,人们关注、关心袁隆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文本描述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叙事可以给他们带来更直观的感受。5月23日,新华社官方抖音号以“送别袁隆平”为题,连续发布25期短视频,将袁隆平一生中的数个片段和人们送别袁隆平的场景相结合,再配合素雅庄重的背景音乐,让观众感受更为深切,对袁隆平更有亲近感、尊重感。

4.评论发声,凸显新闻主流价值。经过各媒体长期的报道,袁隆平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已深入人心,新华社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相关报道的思想引领力、传播好主流价值。因此,新华社在全网多端刊发多组报道,以《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扛起袁隆平“旗帜” 农业科技攻关不止步》等为题,从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维度对袁隆平先进事迹进行引申,同时汇集网友评论,进行叙事的再加工和舆论的引导,新闻主流价值凸显。

典型报道多为主流媒体传播国家意志的行为。融媒时代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遭遇诸多现实挑战。由于参与主体参差多态,受众对典型报道的知晓率下降,影响了其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同时,众声喧哗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声音层出不穷,也影响了典型报道引导舆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因此,典型报道需要遵循传播规律、契合受众需求、适应技术转变,推进报道的守正创新。

具体而言,要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叙事遵循“传者中心”理念,服务于传播者的意志与需求。进入融媒时代后,必须向“受众中心”转变,以更加软性、多元的叙事,适应受众的价值和偏好多元化。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中,对故事的叙讲、评价方式等都进行了创新,一改以往说教味道重、官话套话代替人物语言的通病,赋予典型报道更强的可读性、观赏性和感染力。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典型报道的叙事也要适应技术转变。在新华社袁隆平事迹报道中,基于短视频技术、信息推荐技术的使用已经较为成熟,提高了受众黏性和传播效率,为典型报道提供了借鉴。

作者系韩国清州大学艺术学院2019级博士生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事迹袁隆平典型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与时俱进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柳下惠事迹考述
袁隆平戒烟
典型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