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壮剧研究综述

2022-06-20 01:09黎月新
歌海 2022年2期

黎月新

[摘 要]壮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到持续发展与广泛关注。经过梳理发现,近十年的壮剧研究主要从文学、音乐学、社会学等方面探讨壮剧的文化特色、社会功能以及如何对壮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壮剧;壮剧研究;学术成果

壮剧又被称为“壮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其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根据方言、唱腔、表演风格、伴奏乐器及地域环境的不同,壮剧可分为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广南沙戏、富宁壮剧、文山乐西土戏等。通过整理发现,以壮剧为主题的研究,中国知网有636条结果,较早有何平发表于1980年的《贵州少数民族戏曲调查——布依戏》、李超发表于1985年的《迎民族戏剧的黄金时代》等,近十年(2010—2020年)的研究条目为394条,是壮剧研究的集中期和活跃期,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论著、论文的形式。论著共5部,论文共计392余篇,主要集中在对壮剧的文学研究、音乐唱腔研究、社会功能及传承发展等方面。整理和分析近十年的壮剧研究文献,可以一窥这一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的发展现状、未来路径以及研究空间。

一、对壮剧的文学研究

壮剧作为壮族人民的戏曲剧种,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作为文学文本,它涉及主题、题材、剧目、人物形象、戏剧语言等方面。

(一)题材和剧目

对壮剧作为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立足戏曲文本,对壮剧的主题、题材、剧目进行研究与探索。如谢宗璟的《“戏中戏”套层结构的运用 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探索——以壮剧〈百色起义〉为例》指出,壮剧《百色起义》将本土革命历史题材与民族戏曲创作相结合,借鉴电影和话剧的表现手法,通过“英灵时空”和“历史时空”交错叙事的套层结构呈现故事,这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积极探索,也是壮剧题材的重要创新。农金佩的《从富宁土戏剧目的历史变迁审视壮剧的人文意蕴》认为,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壮剧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这体现了壮剧土戏与时俱进的特点。刘诗仁的《琳琅满目气象新》对云南壮剧新创剧目题材的来源、编剧情况、剧本获奖情况、剧情、排演情况进行介绍。马瑜萍的《谈地方戏的题材挖掘》以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为例指出,让壮剧回归戏剧本源,立足剧种特色,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并挖掘经典中的永恒主题是该剧成功的关键。周正昌的《文山州富宁县壮剧〈螺蛳姑娘〉的取材及民族特色》对壮剧《螺蛳姑娘》的取材和民族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韩万鸿的硕士毕业论文《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研究》梳理了北路壮剧传统剧目题材的来源、分类、文本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壮剧中所体现的民间思想及民俗文化。周秀苗的《壮剧传统剧目特色研究》分别从取材特色、思想特色、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壮剧剧目的特色。许六军的《云南壮剧典籍类型研究》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云南壮剧的民间戏班中收藏的丰富多样的典籍,体现出云南壮剧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绚丽多姿的艺术形态。康海玲的《脱贫攻坚题材戏剧舞台上的“广西创造”》指出,广西作为壮族人口最多的多民族聚居之地,在脱贫攻坚题材的戏剧舞台上演了壮剧扶贫大戏《我家住在铜鼓岭》《第一书记》,广受好评,充分显示了广西文化的整体实力,也体现了壮剧一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李悦的《壮族的戏曲剧种及其历史地位与经验》梳理了壮族的戏曲剧种分类,介绍了广西壮剧、云南壮剧和壮族师公戏的分布、形成、剧目来源及艺术特点,指出壮剧从时间和空间、剧团的建设结构以及剧目艺术质量看,是文化传统深厚、社会影响广泛、艺术形态完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民间戏曲剧种;认为壮剧在历史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少数民族戏曲提供积极的参照。何荣任的《山村教育的守望者——评现代壮剧〈劝学〉》指出,现代壮剧《劝学》是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地方戏曲剧目,把学生身边的故事搬上校园的舞台,能引发师生强烈的共鸣。作品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真实情感,塑造了义无反顾献身山村教育的伟大教师黄大江形象和努力学习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乡村学生韦桂花的形象,同时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解读和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扶贫政策。作者特别指出,要想让青年一代喜欢戏剧,戏剧创作者必须有创新精神,要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好剧本,使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虽然关于题材和剧目的研究还有些许关注到传统题材和剧目,但研究者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近些年的新创剧目,这些剧目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潮流,符合时代主题,拉近了传统戏剧与观众的现实距离,彰显了壮剧顽强的生命力和切时如需的生存智慧。

(二)人物形象和角色扮演

壮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极为重要的艺术呈现,因而对壮剧人物形象的研究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黄伟云的《谈壮剧〈彩虹〉中朵比姑娘爱恨情仇的形象塑造》认为,朵比是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壮族姑娘,她对沐郎的感情情真意切、至死不渝,对压迫和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嫉惡如仇、宁死不屈。周秀苗的《壮剧中青年女性正面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分析》指出,壮剧中青年女性形象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神仙女性,另一类是凡间女子。神仙类女性形象法力无边、爱恨分明、勇敢正义、聪明美丽,凡间女子自由浪漫、忠贞刚烈、聪明智慧、英勇善战。这些女性身上体现的优良品格是壮族文化中尊重女性的重要体现,人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特色是壮剧诸多剧目成功的重要原因。吴雪锋的《浅谈云南壮剧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研究生、旦、净、丑中的“生角”。文中指出,云南壮剧的生角根据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性格及表演技巧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形象类型。虽然与大剧种相比显得单薄,但少数民族戏曲的生角形象塑造因音乐唱腔、语言、服饰、道具、表演的艺术手段等方面更具有民族性特征。农尚春的《浅谈富宁土戏丑角形象的艺术特征》认为,在富宁土戏的生、旦、净、丑角色行当中,丑角形象最具少数民族剧种特征,这体现在插科打诨的语言、独特的审美取向、简约朴素的服饰和道具、幽默夸张的滑稽表演五个方面,这种艺术特征也使得舞台上的丑角形象鲜活而独特。罗艳的《一曲壮歌颂英雄——壮剧〈冯子材〉主要人物艺术形象分析》,分析了剧中人物冯子材、九命猫、青凤、灵儿等几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壮家儿女保家卫国的英勇,讴歌了英雄人物,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王建平的《现代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创作题材的突破与形象塑造的创新》指出,作为扶贫戏,该剧在题材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有很多创新之处。该剧塑造了一位收入低微、工作艰辛的基层民族文化干部——田桂花的形象,这是一个自身还需扶贫,却为了实现梦想而到全乡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去扶贫的优秀干部形象。这一形象被塑造得具有多面性和立体感,且具有时代精神。BB124D72-9027-4655-8C11-F29F81FE3484

壮剧的人物形象和角色扮演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也是壮剧之所以能传承发展几百年的重要原因。

(三)语言翻译

要让壮剧走向世界,需攻克语言难关。学者周秀苗率先开启了壮剧的英译研究。论文《北路壮剧语言特色及英译原则》指出,对壮剧进行英译研究是让中国的戏曲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的路径之一。而要成功地英译壮剧,必须遵循文化“传真”原则和“传神达意”原则,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个性化,需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论文《从壮剧文化特色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广西北路壮剧唱词英译策略研究》《文化翻译观视阈下的壮剧行当英译研究》《壮剧文化词及其英译对策研究》,分别对壮剧的文化特色、唱词、壮剧行当、壮剧文化词等方面的英译提出翻译要求,指出英译壮剧文化特色之时要注意异化与归化问题,英译唱词时要准确、整饬且具有创造性,英译壮剧行当时要遵循文化再现原则,英译文化词时要保留文化意蕴。她的研究具有专业性并成系列,为中国传统戏曲的英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2014年,周秀苗的《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出版,引发了其他学者对壮剧这一英译版本的研究。欧阳珍的《概念整合视角下北路壮剧英译研究》从概念整合的理论出发,研究北路壮剧中文化俗语的翻译、壮剧中修辞语和句式的翻译;认为这个英译版本既遵循了文化再现原则,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原淼的《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壮族典籍英译的形式美——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英译为例》,运用翻译美学理论,从词汇、句式、修辞以及韵律四个层面解读英语译文的形式美,认为译者注意了语言的差异,充分表达了壮剧原汁原味的壮文化特色,具有形式美。罗薇薇的《从翻译美学视角下〈北路壮剧〉音译移情审美研究》以翻译美学为理论指导、以英译本的《北路壮剧》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译本在语言、文化、时空三个方面存在的审美移情现象,并进一步研究翻译是如何通过审美移情,克服翻译中存在的障碍,以达到美学层面的审美要求和审美高度。文章总结了相关的翻译经验,为壮族典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符霄婷的《民族典籍英译中“文化话语权”的研究》、汪华的《模因论视角下壮族文学对外传播的英译研究》、李懿的硕士学位论文《可表演性视角下北路壮剧英译研究》均是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英译为例进行的翻译研究;学者冷盼通过对《壮族民俗风情》(第六章)进行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完成了翻译报告和总结。这些都促进了壮剧的对外传播。

对壮剧的文学研究除了题材和剧目、人物形象、语言翻译研究,还有学者对壮剧艺术特色、叙事特色、版本比较、演变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但研究成果较少。

二、对壮剧音乐唱腔的研究

壮剧的音乐唱腔是壮剧区别于其他戏剧剧种的重要因素,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对象。学者许六军主要从事云南壮剧音乐创作与研究,对云南壮剧的音乐研究形成系列,截至2020年共27篇论文,对富宁土戏《哎的呶调》的音乐程式、《哎依呀》腔调的音乐形态、云南壮剧音乐中衬词的特征、壮族民歌与壮剧音乐的互渗和融合、云南〔壮剧皮黄〕的音乐形态、沙戏腔调、乐西戏调、《乖嗨咧》腔调、谈五场壮剧《彩虹》音乐的艺术、云南壮剧乐器、云南壮剧器乐曲牌等都有较为专业的研究成果。张艺的《靖西南路壮剧的唱腔音乐特点》以南路壮剧主要流行的13种唱腔、4种板式以及板腔体特征为例,对其调式调性特征、旋律与板式、装饰音以及语言和唱法进行分析。孙婕的《北路壮剧音乐的艺术形态》以正调正板、读书调、十二花调、牡丹调为例,分析北路壮剧在唱腔类型、词曲结构、调式色彩上所体现的鲜明的特色,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是壮族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的积淀与升华在艺术上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杨丹华在《壮剧的唱法要点浅析》中对壮剧的唱法要点进行分析,将壮剧唱法分为传统唱腔、现代唱腔、民族式唱法、念白式与形体式,认为了解唱法对唱好壮剧有重要意义,壮剧的唱法应当扎根于浓郁的乡土气息之中,才能充分展示其艺术魅力。黄寿恒在《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中以众多文本为例,解析了壮剧南北路韵脚位置的异同、韵部使用之异同以及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并总结原因:南北路押韵特点之不同与唱腔节律的不同有关,也与当地民歌的特点有关。刘敏的《隆林县壮族八音研究》梳理了国内对壮族八音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隆林县壮族八音的界定、分类以及它的分布区域,分析其音乐本体的形式特征和音乐形态,总结出隆林县壮族八音音乐特色,并指出壮族八音的音乐特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文化的变迁产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壮族八音音乐本体的变迁和社会功能的改变。柴雨、李希琳的《右江流域壮族音乐的特征与创作研究》选取生活在百色的壮族人民的特色歌谣《安定调》《旧州调》为研究案例,认为右江流域的壮族民歌的音乐风格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关,并进一步举例分析了该流域壮族民歌的创作环境与艺术特征,对具有壮族音乐元素的现代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和专业的研究,为创作具有壮族元素和壮族特点的音乐作品提供了思路。赵一凝的《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形态分析》以壮族巫调、壮剧为例,列出11个谱例,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节拍、词曲结构四个方面,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对壮族民歌音樂形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

三、对壮剧的社会功能、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一)社会功能研究

黄炳祥在《北路壮剧的社会功能探析》中指出,北路壮剧在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民间教育、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北路壮剧是壮族民众社会文化交流和沟通情感的纽带,是获取知识和艺术熏陶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重要途径,具有交流、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杨亚葫的《从壮剧〈歌王〉看壮汉文化交流》认为,壮剧《歌王》搬上荧屏促进了民族团结,对当代社会处理民族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黄建宁的《壮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传播》指出,壮剧拥有培植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壮剧300多年的发展史,是对民众道德感化和品德教育的历史。因此,壮剧应承担起真善美、厚人伦的社会教化功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地方的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钟红艳的《壮族民间戏剧中的伦理思想研究》指出,壮剧300多个传统剧目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避祸趋福、英勇善战、以乐养德、言传身教四个方面,传承和发展壮族民间戏剧有利于传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王凯的《弘扬壮剧文化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应发掘壮剧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李杰的《谈戏曲艺术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广西德保南路壮剧为例,提出从大力推动戏曲进乡村活动、创作优秀的戏曲剧目、提升戏曲表演质量三个方面促进传统戏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结合的建议。BB124D72-9027-4655-8C11-F29F81FE3484

(二)对壮剧的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壮剧作为传统戏曲艺术虽有改革创新,但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戏曲艺术,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刘琉的《云南壮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报告》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云南壮剧的发展困境,从提高认识、政策支持和落实、打造品牌、改革创新等几方面给出了对云南壮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李萍的《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和《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从目前云南壮剧的传承困境出发,指出各地应利用好遗产地的教育资源,如遗产地社区、中小学、高校等,探索出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传承保护模式,政府应扮演好恰当的角色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朱斯芸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下广西北路壮剧保护研究》认为,广西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应充分利用好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契机,利用好文化优势、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汤志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北路壮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指出,北路壮剧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北路壮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为了促进北路壮剧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推进文化转型,合理利用并挖掘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加大北路壮剧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陈文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剧的保护与传承》对壮剧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作了梳理,分别罗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和保护后的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情况,比较了南北路壮剧发展的差異,对壮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壮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思路。张健的《基于美学视域的广西壮剧活态传承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广西壮剧出现传承人与传承技术面临濒危边缘、戏曲内容与表演程式处于割裂状态、艺术性与商业性不兼容等问题。作者立足现状,从文化主体、艺术形态和文化传播三个角度,为广西壮剧的活态传承提供有效的参考路径。

与以往壮剧研究主要集中在壮剧的源流沿革、剧目创作、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传承人和壮剧振兴等方面不同的是,近十年的壮剧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文学与民俗学、文学与音乐学、文学与社会学、民俗学与社会学、音乐学与民俗学、音乐学与社会学等各学科之间相互沟通与融合。由此可见,近十年来壮剧虽然面临着多种发展困境,但同时也呈现题材剧目有创新、人物形象塑造有时代特色、对外传播有成效等改革创新、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的良好风貌。这与国家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的扶持、学者的积极参与、有识之士的时代使命感、民间艺人的无私奉献、民众的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切时如需密不可分,希望壮剧这一民间艺术能够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在未来的发展中行稳致远。BB124D72-9027-4655-8C11-F29F81FE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