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

2022-06-20 01:52黄敏
歌海 2022年2期

黄敏

[摘 要]“歌鼟”是一种多声部的民歌,它除了具有多声部民歌的共性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它是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经过长年的流传、演变、发展而成,在音乐表现的技术技巧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语言上也使用当地特有的方言演唱。

[关键词]靖州锹里;苗族歌鼟;演唱艺术

广泛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带的歌鼟是一种多声部的民歌,2006年以“靖州苗族歌鼟”名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是在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除了具有多声部民歌的共性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特色,经过长年的历史,流传、演变、发展而成;在音乐表现的技术技巧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语言上也使用当地特有的方言演唱。本文梳理歌鼟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类型及歌唱艺术特色等,以期呈现歌鼟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一、歌鼟的历史渊源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這就是说,任何音乐在它产生的过程中,跟它周围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湘西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交界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块被称为锹里(包括现靖州县境内枫番、元员、岩寨等十多个苗侗村寨)的神奇土地。这里夏天无酷暑,冬季少严寒,溪河密布,松树成林,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生态环境完好。历史上,由于锹里境内“山溪复道路险绝”,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交通非常不便,历代中央王权对这块土地鞭长莫及。苗族人民在这样优美清新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下,生活简单而又快乐。他们在辛勤劳动之余,喜欢听鸟儿欢快的歌唱,蝉儿愉悦的鸣叫,流水潺潺的声响,这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让他们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于是他们就开始模拟这些美妙的声音,用自己的歌声编织成高低重叠、跌宕起伏、优美婉转的旋律,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传唱,就形成现在具有特色的苗族歌鼟。

歌鼟主要流行于湖南省西南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该县属于湘、黔两省交界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地区南部。东接邵阳绥宁县,南抵通道侗族自治县,西与贵州黎平、锦屏、天柱县相邻,北连会同县。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全县有苗族、侗族、汉族、回族、土家族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73%,在少数民族中,以苗族居多,占总人口的46.36%,主要分布在大堡子镇、三桥乡、藕团乡、平茶镇、新厂镇等。《渠阳边防考》记载:“靖州渠阳治境诸夷种落有生苗、熟苗、峒蛮。”乾隆《直隶靖州志》载:“靖自宋入版图,前此户口稽皆苗瑶聚处。”靖州苗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从服饰上又分为“花衣苗”“青花苗”和“白头苗”。“花衣苗”主要分布在三锹、藕团、平茶、大堡子、新厂;“青衣苗”主要分布在大堡子、坳上、太阳坪、甘棠、文溪和江东;“白头苗”主要分布在新厂、藕团、铺口。1

据文物考察,靖州在距今3—5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苗族的祖先及其居住地,可以追溯到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上游的“九黎”“三苗”与“蛮族”集团。靖州的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和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商、周时期的“荆楚”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三苗”时期,由于受到尧、舜、禹的攻打,“三苗”一次又一次的被迫迁徙,经过“放 兜于崇山”之后进入鄱阳,也就是现在的洞庭湖以南的江西、湖南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南蛮”。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苗族先民又一次被迫西迁,进入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在汉代,大部分苗族聚居在现在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相邻地区的武陵郡,他们与生活在这里的当地居民统称为“武陵蛮”,此后向西和南流徙。唐宋时期,一部分苗民先祖从江西和洞庭湖迁到湖南西部的靖州、绥宁、城步等县。到“五代”时期,苗人潘金盛成为“飞山蛮首领”,成为“锹里苗族”的开山鼻祖。1

歌鼟是一种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歌曲。它的传播方式都是口传心授,传播者演唱时,学习者凭借自己的听觉和记忆去学唱,不以书面乐谱为传承方式。根据流传在苗族民间的张郎刘妹用木叶和禾筒声为媒喜结良缘的传说和《苗家唱歌起源》的故事,以及“田生田宝制歌唱,一班留下一班来”等歌谣,可以推测,当时的苗民记歌、编歌都只能是靠口头传承和心里记忆。大量优秀的歌手和艺人在传承下来的音乐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这样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为集体加工提供了条件,不断的集体加工,又使得流传的歌谣音乐日趋完美。歌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二、歌鼟的主要内容

“鼟”在字典里是个象声词,形容鼓声。苗族人民在演唱多声部苗歌时,气势恢弘磅礴,犹如鼓声一样,再加之它是一种产生在苗族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之中的歌曲,多用于男女歌队对歌和迎接庆祝客人时,客人与主人之间的对唱。后来,当地人民就把所有的多声部苗歌统称为“歌鼟”。民歌来源于生活,所有的歌谣都是生活歌,反映人民的社会日常生活和家庭日常生活。这类歌描述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抒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在长期的生活中,苗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和风俗活动,按照演唱的结构和叙述的内容,歌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一)劳动歌

劳动歌是人民在劳动中演唱的歌,是人们劳动生活的反映。它一部分是传授生产技术;一部分是歌颂劳动精神,描绘劳动时的情景,诉说劳动时的感受。

1.上梁歌:这是苗族人民在建造新房,竖柱上梁时唱的歌。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的不便,气候等诸多因素,苗族人民只能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来建造房子。这类歌曲大都由男子演唱,歌词内容十分随性,结构也是长短不一。

2.插秧歌:这是苗族人民在春分季节插水稻苗时唱的歌。当地的气候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水稻也成为苗族人民的主食。这类歌曲唱的人群不定,有男,有女,因为插秧的面积比较广泛,大家也喜欢以唱歌的方式来排解他们心中的疲乏。B7AFA16B-C8CF-4C2B-83E0-CD4390CFB650

(二)情歌

情歌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交流感情时唱的歌,它是苗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茶棚歌:它是男女青年在茶棚里演唱的一种歌曲。茶棚是寨子的姑娘亲手用竹木搭建的简易棚子,是村寨专门为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而设置的一个场所。它成为苗族青年男女相识相知的地方。每年农历的戍日,姑娘们会着装打扮,穿金戴银,在寨子边等着外寨的小伙子来此对歌,男女各坐一方,女问男答。形式有唱有和,韵律跌宕起伏,节奏抑扬顿挫。歌声悠扬,婉转动听。

2.坐夜歌:在锹里地区的中锹、上锹一带,节日期间如有外村姑娘来作客时,本寨的小伙子经常会去到主人家串门,并邀请姑娘们一起围着火炉唱歌,直到深夜。它的内容与坐棚相似,但由于这种活动会有老人在场,所以在开始时,一般要先唱给老人听,唱些尊敬老人、敬主人的歌。这类歌曲歌词通常是叙事性的,较为口语化。

3.玩山:是苗族青年男女相识相知、用来表达和传送彼此之间爱意的一种对歌方式。在农闲或是节日的时候,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到空旷的山间或是坪地聚集,进行对歌。在初会时,他们唱的歌词都比较含蓄,都用事物来暗示对彼此的尊敬或喜爱之情。

(三)儿歌

它分為两种,一种是大人对儿童唱的,另一种是儿童自己唱的。前者一般用来教育小孩,引导小孩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等;后者则是儿童自己唱的,反映了儿童天真、单纯、活泼、快乐的特点。此类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明朗。

(四)仪式歌

它是伴随着苗族人民的人生礼仪孕育而生的,通常在一些重要礼仪仪式上演唱。

1.迎客歌:苗族人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由于交通不便以及路途遥远等原因,很少人会来到这些地方,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保护等政策,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了解苗族的文化和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诞生了迎客歌。苗族人民对外来的客人十分看重,在进入寨子的时候,都会用盛着美酒的牛角壶招呼客人,用优美动听的迎客歌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引进寨子。

2.茶歌调:这是苗族人民在酒宴开始时唱的一种歌曲。勤劳纯朴的苗族人民,在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时,或者是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热情招待,在设宴时也会以歌助兴。歌曲的内容多为主客之间的祝贺、讲述历史故事等。他们会在酒宴开始的时候,给客人倒茶,摆上当地的特产,开始唱歌。大家围坐在长桌两旁,先由经验丰富的歌师开始讲歌,然后由一个能力较强的领歌者开始领歌,最后大家一起合唱。这种曲调的声音嘹亮奔放,气势磅礴,旋律跌宕起伏。酒宴唱茶歌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讲歌的部分由歌师即兴创作,就像说话一样。歌师在当地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可以根据曲调现场编歌,同时他们还负责传授青年人歌曲。良好的嗓音和超强的记忆是一个歌师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领歌的人在茶歌调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负责定歌曲的调,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因此领歌人同样也要具备嗓音好、记忆强的能力。

3.酒歌调:酒歌是苗族人民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为了助兴或以歌会友时所唱的歌。酒歌的内容、形式非常丰富,苗家人以美妙的歌声、醇香的米酒热情待客。主人和客人在一起喝酒,大家就像朋友一样,互相夸奖,传递友爱。酒歌的场面是宏大的,气氛也是十分热闹的。演唱的时候由歌师先讲歌,一个人领歌,最后大家一起唱,但是跟茶歌调比起来,更有气势。演唱者声音浑厚,感情奔放。

4.饭歌调:这是苗民在喝酒之后,吃饭时唱的一种曲调。它跟茶歌调十分接近,但是唱法与茶歌调不一样,具有“鼟”的味道。音乐宽广粗旷,旋律跌宕起伏,声音悠扬顿挫。演唱时,全部使用苗语。歌词幽默诙谐,趣味横生,常常使得人们开怀大笑。

5.婚嫁歌:对于苗民来说,婚娶是人生重要的大事,也是他们一生中回忆最多、永生难忘的,所以婚娶是当地最隆重的一种活动。“哭嫁”作为婚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婚娶仪式的开篇。每个新娘在自己出嫁的前一个晚上,都会哭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兄弟姐妹的陪伴之恩等。谁哭的越狠,谁就越有才华。

6.担水歌:它是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在众人的陪伴下,到井边担水时演唱的一种曲调。因为条件落后,当地人平常的生活用水得去离自己家较远的水井去挑。当地有种说法,男女在结婚的第二天,他们要去新娘家回门。回门时通常都会带些肉、酒还有糍粑等。担水歌就是男方为了感谢女方父母,邀请新娘挑水来泡米,用来打糍粑。挑水时,新娘在伴娘和六名男歌手的陪同下,每走五六步都要停下来,对唱一段。演唱的时候有一个人讲歌,二人和歌,声音优美动听。

7.丧葬歌:这是人生仪礼中的关门仪式。演唱的内容也十分多样,有家人、朋友对死者的难舍的悼念,有道长做道场时的宗教神唱等。

三、歌鼟的演唱艺术

(一)气息的运用

唱歌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歌唱发声时需要足够的肺活量,为充足的气息做准备。所以,健康的强壮的体魄对于学习唱歌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当地歌师谢科月的交谈中,他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长期的劳动让他铸就了健康的体魄。沈湘教授曾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谢科月歌师说:“我的爸爸教我唱歌时,从来都没有提过怎么练习气息。只是要我吸一口气,然后慢慢放出来,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在唱歌时到高音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往下蹲的感觉。”从歌唱科学呼吸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吸气状态。在演唱过程中,当你感觉像闻花香一样的吸气时,这时你已经把气息吸进了你的小腹,整个身体也是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是一种很自然很放松的状态。这对于我们现今学习声乐的学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现今很多老师由于太强调吸气,使得同学们在吸气时,力量过猛,过于紧张,出现提肩鼓肚子的姿势。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法,这样会把气吸僵,不利于唱出流畅的声音。而歌师所说的吸一口气到放出去坚持的时间长短,就像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即“慢吸慢呼”。这种方法也是学习唱歌的人练习气息的一种方法,对于提高演唱者的演唱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谢科月歌师现在已经是接近六旬的老人,靠着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呼吸方法,演绎歌鼟时丝毫不亚于年轻的歌手。他说在演唱高音时会有一种往下蹲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声音与气息对抗的支持力。就像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得越高,它下面的线柄要越发的往下拉,这样才不会让风筝断了线,飘到天空去。在课堂中,老师会用亲自做实验的方法——手掌法,让笔者感受声音与气息的对抗力。老师和笔者各伸出一只手,两手相贴,老师的手代表的是声音,笔者的手代表的是气息。如果老师的手不用力推(没有声音的任何重量),笔者也不会感受到任何力量来抵抗(气息的支持),反之,老师的手向笔者推时,手掌也会感受到一种力量(对抗力)。B7AFA16B-C8CF-4C2B-83E0-CD4390CFB650

(二)大小嗓的运用

大嗓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真嗓、本嗓,用声乐术语说就是所谓的“真声”。这种声音音色是结实有力、纯朴淳厚的,一般是中、低音区自然的发声方法。但是在酒歌调中,高音区的分支拉腔部分,音量明显增大,音色洪亮,显得铿锵有力,由于都是真声的演唱,使得笔者听起来感觉演唱者唱的声音位置都会偏低。小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声”,这种声音多用于歌鼟演唱的高音区。但演唱者唱时,声音都会变得很细,没有质感。可见以上这些演唱方法,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不利的。在笔者采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局调研员向开金老师时,他说:“我们现在也在学习科学的演唱方法,来完善歌鼟的演唱,从而把它推向青歌赛的舞台。”笔者认为这确实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已经提出引进西洋的科学发声方法,加上我国民族特色的混声唱法,来演绎民族作品。混声唱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它强调的是真声假声的自然过渡,好的混声是听不出来换声的痕迹的,声音从头至尾也是统一、甜美、和谐的。在笔者平时的声乐课里,导师常常喜欢利用锥形这一具体形象的事物来阐释这一过渡的方法。在这条练声曲里,54321我们起音时也就是“5”这个音,定位在假声也就是锥形的尖顶,到“4”这个音加一点真声,“3”再加一点真声,到“2”又再加一点真声到“1”时几乎是完全的真声。准确的来说是99%的真声,留下1%的参考值的假声作为声音转换的中介。笔者在长期实践和演习中,觉得这一方法对于真假声的自然过渡很有帮助,因此认为,在苗族歌鼟唱法的完善上,可以借鉴真假声的混合发声法。

(三)共鸣的运用

共鸣在声乐的演唱中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它与音高、音量、音色、吐字的好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采风过程中听到的歌鼟的演唱,有的声音听起来很细,是浅白、干涩、尖亮的,有的听起来音量虽然很大,但是音色暗淡、粗糙,缺少明亮的音色。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喉结的位置不是很稳定造成的,前者是喉结的位置过高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后者则相反。在声乐学习中,老师经常提到的共鸣一般都是胸腔、鼻咽腔、头腔共鸣。鼻咽腔共鸣是最重要的共鸣腔,也是通往头腔的重要途径。喉位正确的位置对于声音进入鼻咽腔是十分有帮助的。笔者认为,歌鼟在听觉上会出现上述的效果,原因在于发声的共鸣腔体没有运用充分,声音不仅仅只存在于口腔里,还可以继续上到鼻咽腔、头腔,以获得更高的位置、更好的共鸣。声音的高位置实际上就是指用共鸣来唱歌,而不是凭嗓子来喊歌,也就是我们说的“头声”。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往往都是强调声音的自然,咬字吐词的清晰,容易忽视声音的共鸣和色彩,导致缺少声音的高位置。在平时的课堂里,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感受打哈欠的初级状态,声音贴着咽壁,略过软腭背后,把声音送到头腔。还有老师会用形象的比喻来进一步引导笔者去感受这一理论。例如小雨伞,老师说,当你练声或歌唱的时候,想象在咽腔的部位有把小雨伞,打开喉咙,扩张咽腔就像是将雨伞撑开的动作那样。“C”字抛物线,在老师做范唱的时候,总是会把手掌做成拱形,他告诉笔者声音应该往里吸着唱,随着音的越来越高,后弯度的抛物线感也越来越强。

(四)咬字吐字、依字行腔

在与谢科月歌师交谈时,他告诉笔者,他们演唱歌鼟时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就是像说话一样。这其实是声乐演唱技巧——咬字吐字的一种最自然的状态。从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来看,历代的文人都十分重视、讲究演唱的咬字、吐词的。散曲家李渔《闲情偶寄》:“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1我国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对字的要求上也提出:“中国歌曲演唱的一大特点就是说的多,唱的少,要像说话一样来歌唱。”2歌鼟的咬字吐字以自己的方言为特色。语言是一个民族用来交流和交际的工具,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3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改迁各地区的苗族语言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形成许多方言和土语。根据语言学家划分的苗语区域,靖州的苗族属于黔东南方言(又称)中部方言。它通行于贵州的东南部、南部、西南部和桂北的融水、三江及贵州安顺地区,使用的人口大约是一百六十万人。该方言有五种:(1)凯里土语;(2)三都—丹寨—都勻土语;(3)从江—榕江—三江—融水土语;(4)天柱—三穗—锦屏—靖县土语;(5)荔波土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外来人口的融入下,靖州苗族人民形成自己特有的一种语言,当地人称之为“酸话”。它是苗语的汉化,语音有的跟当地的汉语方言很相似。当地人说歌鼟用苗语和侗语都不好学,只有用“酸话”唱,才觉得顺口,易学。汉语普通话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我们从以下对比分析酸话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如下面列表所示:

[十三辙 普通话 酸话 一七辙 吃(chī) qī 姑苏辙 读(dú) tòu 梭波辙 昨(zuó) shuò 发花辙 大(dà) dǎi 中东辙 风(feng ) hōng 江阳辙 上(shang ) xiǎng 言前辙 天(tiān ) yī ]

(五)浓厚的地方色彩

“味”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民族性的重要体现,在演唱之中,要做到唱什么像什么,这样才能向外界传递自己的特色。歌鼟由于加入了以下的装饰音,旋律变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1.滑音:滑音可以分为上滑音、下滑音两种。在歌鼟的曲调里,滑音以下滑音为主,用带箭头的弧线进行标记,一般出现在句末,演唱的效果就是从一个音下滑到另外一个音。在演唱时,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这样通常可以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也可以洋溢出慷慨激昂的情绪。

2.倚音:倚音是歌鼟中大量使用的手法之一,分为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四种。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倚音的作用是能够使唱词更准确,韵味更浓厚。

(六)丰富的演唱形式

歌鼟作为多声部的民间歌曲,在演唱时,具有多声部合唱的一般特点,例如性别上的男声合唱、男女对唱、女声合唱,形式上的齐唱、对唱、合唱、轮唱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就是在演唱的内容上分为讲歌、领歌、和歌三种形式。“讲歌”相当于歌曲的引子,由当地德高望重、具有编词能力的歌师来演唱。因为是临时创编的,口语性十分强。它具有一定的腔调,和其他两部分也融为一体。“领歌”在当地被称为拉腔或是帮腔,是一支歌曲的主要部分。领歌者具备较强的素质,尤其是在给歌曲定调方面,更是展示了他们的才华。这个部分一般都是以齐唱为主,一些地方偶尔也会出现三个不同声部、四个声部的合唱。“和歌”是对声部的一种处理。在四个声部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个声部会跳进到高音,音乐拉长,其他三个声部在低音声部一起唱主旋律,有时候又把四个声部处理成为均衡的两个声部。在节奏上也会出现变化拍子,不同的节奏交织在旋律进行中。

结语

歌鼟作为一种多声部苗歌,它的产生、发展与锹里地区人民生活是分不开的,它也成为苗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它的发掘、研究,不仅仅能促进湘西南周边各地的苗族歌谣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苗族文化历史、完善中国的音乐史等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很荣幸能够生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接触到这样一种独特的歌谣;更有幸的是,能与当地的文化工作者为保护歌鼟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本文从歌鼟的演唱艺术着手,介绍了歌鼟的来源及分类、演唱的发声特色语言特色等。

2006年,靖州苗族歌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笔者认为,在今后歌鼟的保护和传承中,仍然需要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它,同时更需要广大喜爱歌鼟的有识之士,参与到歌鼟的演唱及其表演当中,真正让这一民间的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和壮大。B7AFA16B-C8CF-4C2B-83E0-CD4390CFB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