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事故

2022-06-20 09:43蒋子龙
读者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事故家长

☉蒋子龙

社会转型,变化剧烈。故事多,事故也多。如何区分?正如婚外恋,在文学作品中是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场事故。

一件事情有正反两种走向,对其性质的判定取决于当事者的命运,也少不了事情发生的地域环境及旁观者的视角。譬如美国禁止“师生恋”,违规的教师一律开除。而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的“师生恋”,不仅修成了正果,还成为世界级佳话。

世界是多元的,人们既可以把故事看作事故,也可以把事故想象成故事。一般来说,故事有多精彩,事故就有多惨烈。

2018年,有媒体报道,31岁的郭某和42岁的顾某,是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艺术团的男一号和女一号,双双坠入爱河。但双方父母并不支持他们的爱情,理由是他们一个有智力残疾,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家长认为:“爱是要瞻前顾后的,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又如何担起家的责任?”

美国少年雅各布·巴内特,两岁时被查出患有孤独症,而他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高,如今刚12岁,就已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还为他提供了一个研究员的职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宇宙大爆炸学说上。但他的母亲忧心忡忡地说:“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了说‘我爱你’的能力。”

这就是差异,有的家长为孩子还能够爱担心,有的家长为孩子不能爱担心。

我一直信服这样一句话:在世间一切活动中,唯有人的故事最吸引人。这其中有古人、今人、圣人、凡人、能人、奇人,他们之所以打动我,并与文学连接在一起,是他们的生命中那不同寻常的特质以及他们人生轨迹的传奇性。巴尔扎克有言:“一代人的人生就是一出有着四五千名优秀角色的戏剧。”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点,体现为他们的品质。了解他们,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时代。于是,我要尽最大的努力,真诚而温暖地记下他们。

读报看到一南一北、一小一老两个人的故事,都是让人半夜睡不着觉的故事。我心里有万千滋味,有凄清,也有感动。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的一名8岁男孩,夜里3点独自在街上溜达。原因是家里大人外出赚钱,他一个人在家害怕,想到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就半夜去上学。出了家门,才想起学校还没开门,只好在大街上磨蹭。

沈阳74岁的王忠臣,每天凌晨两点起床,照顾75岁瘫痪在床的妻子,让她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他鄙视睡眠,甚至鄙视自己的年龄,得空就出去跑步,为的是不让自己先倒下。他比前文的小男孩更辛劳,却也更幸运、更幸福,因为他有亲情可享,有亲人可守护——“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不爱任何人,代价更大。”

《羊城晚报》载:曾敏之先生98岁高龄时,每天都有人到病房探望,有时他还与来人举杯,小酌几口。这才是老神仙的境界,能让同行敬重、喜欢,愿意跟他亲近。

一位进城的老作家,在病重期间向一度与他脱离了父子关系的儿子抱怨,说某某作家不来看望他。他儿子抢白道:“人都被你得罪完了,谁还来看你?”

所谓“死亡是公正的”,是指每个人都必须偿付一切欠债。老出版家曾彦修90岁时作诗自寿,最后两句是:“夜半扪心曾问否?微觉此生未整人。”一辈子没害过人,感觉是最大的快事、很大的幸福。

(夜 来摘自河南文艺出版社《故事与事故》一书,本刊节选,王 青图)

猜你喜欢
事故家长
学中文
当代家长不易做
废弃泄漏事故
家长错了
Section B
“故事面前”等7则
家长请吃药Ⅱ
夏季旅行中的事故
犯错误找家长
四个恐怖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