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织锦在打造广西本土服饰品牌中的探索
——以“布缦鹫雷”服装品牌实践为例

2022-06-20 10:30雷甜
西部皮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服装服饰织锦面料

雷甜

(广西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聚居着壮、汉、瑶、苗、侗、松佬、毛难、回、京、彝水、仫佬等十二个民族。他们各自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又以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广西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其中,广西民族织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壮锦、瑶锦、苗锦和侗锦等至今依然广泛流传,它既是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特需用品,又是富有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精美工艺品。

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据传约起于宋代,以棉、麻线作为经、纬平纹交织,形成图案的一种布料。北宋时期,朝廷规定成都府每年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量的上等织锦,织造的四种锦中就有“广西锦”[1]。如今,壮锦与云锦、宋锦、蜀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壮锦在四大名锦中是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化发源的织锦,是承载壮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以壮锦为首的民族织锦作为广西地区的衍生品,在近几年的文化产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产品类,原生态的民族织锦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民族织锦仅仅还停留在旅游纪念品应用中。在广西有很多前辈已经在为壮锦等民族织锦的传承与创新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受制于种种局限影响力并不大。

目前,广西民族织锦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产业运作,基于广西民族织锦在服装服饰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欠缺,为打造以民族织锦为DNA 的广西本土服装品牌寻求解决之道,本文作者服装设计师雷甜依托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民族传统服装与服饰研发项目∶织锦服饰设计——“壮美锦艺”[3],创建了以广西民族织锦为DNA 的服装服饰品牌“布缦鹫雷”,并于2019 年正式注册。“布缦鹫雷”buhman gyaeundei 为壮语“壮美锦衣”之意,带着美好的寓意,以爱之名为民族织锦文化的传播为宗旨。该品牌的注册为广西民族织锦的品牌化迈出实践性的一步。

1 广西民族织锦在本土服装服饰品牌“布缦鹫雷”中的探索

“布缦鹫雷”以民族织锦为品牌DNA,以服装与服饰为主要研发品类,打造具有现代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做了如下实践性探索。

1.1 面料研发

首先,该品牌的设计团队从面料的图形和色彩研发入手。目前已经设计出了三款面料,分别取名为“银角飞花”(图1)、“雷神之子”(图2)、“花针传情”(图3)。这三款面料在图形设计上,尝试融合壮苗侗织锦元素于一身,拓展壮锦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创新壮锦图案的目的。采用了解构法、融合法、色彩重组法[4],提取了广西少数民族织锦的精髓,如蛙型、绣球、八角纹、火堆、苗帽等自然图形纹样进行现代重组设计。此外,在配色方面,设计师们一改传统的撞色或高饱和度的色彩视觉,采用了当下流行的邻近色配色方案,以清浅、明亮、素雅的颜色为基调,降低色彩纯度并提高了明度的设计,使民族织锦的风格焕然一新,变得简约素净、优雅时尚,更顺应当下流行审美的需求。

其次,在面料的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性创新。为了解决过去织锦本身面料过于厚重、手感偏硬、不舒适、易勾丝起球等局限,“布缦鹫雷”设计团队借鉴了宋锦和云锦的更为细腻的织造工艺,在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支持帮助下,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织造。首先运用破线的方法将蚕丝、人造丝、棉丝等织物进行处理,使得丝线更细腻更精致,这样织造出来的面料其质感更加轻薄、密实和精致。其次,在图形设计进行编程的时候,进一步增加经纬线交织的密度,缩短挑花图形的浮长线,如图4,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面料被勾丝的可能。面料在整体上并没有改变民族织锦织法的基础上,使得织锦的面料和手感更加轻薄、柔软和细腻,效果更为精美且实用性更强。

1.2 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款式开发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在现有的广西本土服装品牌中,在产品研发上,绝大多数的设计思维是从民族风出发走向现代设计。这是一种顺势正向的思维方式,其固有思维前提是民族风,带着民族元素的眼光去设计作品,往往使得产品落入民族风的窠臼,使得产品老套且容易生搬硬套,无法从刻板印象中跳脱出来,使得作品仍带有浓重的陈旧、古老的气息。在服装的穿搭上也因此更受局限性,毕竟能驾驭民族风的现代人并不多。

“布缦鹫雷”的设计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民族织锦毫无违和感地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当下大众的审美当中去。如果服装只能作为博物馆陈列品或者仅供舞台效果使用,那是不具备传播性和实用性的,作为服装品牌应该生活化、日常化、审美化,且具备更多的实穿性和时尚性。经过了设计团队的反复研究和思考,“布缦鹫雷”的设计理念决定采用从现代走向民族的逆向思维方式进行,即从现代审美意识形态出发,现代时尚设计占主导,仅提取民族织锦的文化精髓融入其中。

衣食住行,“衣”为先。可见服装与人的关系之密切,“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在社会性生存活动中所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5]服装在人类文化体系的研究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礼仪中,服装也成为了形象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将广西少数民族本土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如何打造实用、美观、时尚的属于广西本土特色的服装服饰品牌成为“布缦鹫雷”设计团队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前辈们实践的基础上,“布缦鹫雷”设计团队针对服装服饰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性研究。在现代设计与民族织锦结合的产品开发中,除了用张扬直白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之外,“布缦鹫雷”更多的是将民族织锦以内敛含蓄的设计语言在服装细节中凸显设计品位,像DNA 一样,将极具当地文化内涵的元素以标志性的存在方式出现在每一件服装单品中,恰如其分的去表达对工匠精神、对生命、对爱的敬畏之情。

首先,“布缦鹫雷”服装品牌定位涉及两代人,以优雅时尚的职业女装为主要产品,童装为辅助产品。女装根据场合需求,分为职场、生活、宴会三个方面,而童装设计是与母亲相呼应的服装款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顺应当下人们更重视对亲子关系的理念。现在亲子装、家庭装在90后人群中颇受欢迎,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对精神的需求也会有所提高。中高端市场中别致又有内涵的亲子装为数不多,本品牌顺应市场需求,也更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和发展。第二,母子(女)关系是两代人的纽带,母亲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眼中第一个模仿对象。因此,亲子装、家庭装体现了母爱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

其次,该品牌的定位从现代审美观念出发,以现代时尚设计为主,以民族元素为辅,在现代时尚设计中提取民族织锦的元素运用其中。产品以两种形式去呈现:一种是显性文化,如图5。直接将富含民族元素面料大面积用于服装表面的设计当中,这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运用形式。该品牌在运用这种表现形式时先是对民族织锦的面料重新设计,使得图形色彩设计都体现出审美潮流的时尚品位,在面料上呈现新颖的视觉感。廓形和细节上设计师用最简约、实用的语言去表达,让民族织锦的面料得以充分展示的同时又充满现代时尚感。而另一种是隐性文化,如图6。这种表现形式是较之传统的表现方式接壤不同且更为新颖——将民族织锦镶嵌在服装不明显的地方,或者甚至是表面上看不见的位置。在产品成型之后甚至被质疑:看不见民族织锦元素的民族织锦服装对于品牌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其实这正是该品牌对品牌DNA 更深层次的表达,创始人认为这更有利于品牌的发展与传承。因为该品牌的服装款式对应的是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需要花哨的民族织锦做搭配。简约时尚的款式之下,不经意之间发现了品牌文化的内涵,对于客户来说不仅是一种惊喜的体验感,而且可以将民族织锦的DNA 渗透进品牌服装服饰的每一件单品之中,这种隐性表现对于服装产品设计的延展和适应消费者不同场合的需求是非常有利的。让民族织锦成为品牌的一种独特的标识,具有绵延不断的延续性,这就是“布缦鹫雷”服装品牌所追求的设计理念。

“布缦鹫雷”由于运用的是民族织锦作为品牌DNA[6],因此在品牌的服装配件、配饰上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民族织锦是少数民族先民的审美创造和情感的丰富表达,原生态的质朴本色和充满了岁月的积淀是它原有的气质,如果用金、银、宝石作为其配件反而显得过于张扬、奢华导致整体的不协调。而珍珠,是唯一一个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有机珠宝,与民族织锦一样都是在时间的沉淀中孕育而成,两者在气质上浑然天成。广西合浦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港口始发点,历史悠久。而合浦当地的南珠曾是珍珠中的极品,有“天下第一珠”之美誉而闻名于世。广西少数民族织锦与广西合浦南珠都是广西的独有资源和宝藏。将天然珍珠作为“布缦鹫雷”的纽扣与民族织锦的搭配,如图7,在服装中可以达到交相辉映的点缀效果,进一步凸显了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

“布缦鹫雷”的产品问世以来,独特的设计、简约优雅的风格深得时尚职场人士的喜爱,耳目一新的设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认可,样板服装现已基本售空。

2 民族织锦在打造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中的反思

2.1 民族织锦在打造广西本土服饰品牌中的探索

2019 年,“布缦鹫雷”首批服装亮相南宁本土时装周,并做了首场品牌发布秀。“布缦鹫雷”清新脱俗的风格让在场观众眼前一亮,产品一经面世便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同年,“布缦鹫雷”应邀参加上海U 童时尚周、罗马尼亚官方时装周的走秀,“布缦鹫雷”品牌设计师雷甜带着她的品牌30 套服装前往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了国际时装发布会。在时装周上得到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吸纳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织锦的粉丝团,为品牌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同年,该品牌入围“首届56 个民族服饰设计创意大赛”,此次入围参赛得到广西民俗文化传承委员会的支持,东盟国际民俗文化交流上得到了一致好评。2020 年应邀参加广州中华时尚之夜服装秀,广西的民族织锦让观众刮目相看,再次引起了大家对民族织锦的关注。2021 年“布缦鹫雷”的新产品入围国家级赛事“南山智尚杯·中国正装设计大赛”。

近两年来,“布缦鹫雷”一直致力于运用民族织锦打造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的实践探索中,从挖掘文化底蕴、集实用性和时尚性于一体的定位出发,已经取得有效的实践经验,被业界誉为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但作为一个新生的以民族织锦为DNA 的服装服饰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局限和困境。

2.2 民族织锦在打造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中的发展局限

以民族织锦作为品牌DNA 打造的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布缦鹫雷”从其创建之日起就以弘扬传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品牌创始人作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服饰专业的专任教师,克服了诸多困难,创建了广西本土首个以民族织锦为DNA 的服装服饰品牌。设计师本人在将民族织锦品牌化的道路上甘苦自知,由于财力有限,仅凭一己之力,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终端销售没有打开渠道,直接导致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设计创意成果无法变现。再加上这两年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也使得该品牌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2.2.1 后疫情时期的特殊性

2020 年1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各个传统行业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传统的线下实体店销售情况受到较大的影响,反而线上网络商城销售影响不大,营业额不降反升,成为异军突起的行业,各大直播平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服装服饰类的产品从淘宝双十一的数据来看,依然高居网销产品营业额的首位。由此看来,服装行业并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网络带货的产品主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多为平民化的快消品。而高端品类产品的受众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较年长者,他们通常不习惯网络购物的方式,更重视在实体专卖店的线下消费带来的体验感。唯有少量的国际奢侈品品牌,依靠强有力的优惠政策在天猫国际等海外购的平台上尚有一线生存之地。

而“布缦鹫雷”作为一个新兴的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因为民族织锦和珍珠这些原材料成本过高,该品牌的每一款产品都不可能做到廉价出售,在疫情的影响下,设计师们的创意设计完全经不起廉价市场的冲击。在销售上的局限导致生产成本回收困难,品牌的发展目前摇摆于坚守与放弃的两难处境中。

2.2.2 面料性质的特殊性

品牌发展的再一个局限是来自织锦面料本身材质的两个弱点。

一是织锦本身的面料结构决定了易勾丝起球的特性。因为锦的织造工艺以经纬交织为主,挑花工艺为辅,这种编织工艺形成的面料结构比较松散不够紧实,尤其是挑花图案,如果浮长线过长,就极易引起勾丝现象。但凭借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谭湘光①老师为首的传承人和工艺美术研究中心多年的探索研究下,勾丝现象虽然没有得以完全解决,但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然而勾丝起球现象导致织锦面料大面积使用时实用性降低;再者面料本身易勾丝起球的现象会被消费者误解为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谭湘光老师的研发团队也一直在致力于解决壮锦面料工艺问题的路上不断努力②。

二是织锦面料成本过高带来的局限。由于广西传统民族织锦有别于其他三大织锦的宋锦、蜀锦、云锦,这三者在过去都是皇家御用的织锦,大多用蚕丝织造而成,因此面料的质感上比较轻盈透气,比较适合运用在服装上。而广西地区的民族织锦,大多出自老百姓之手,过去以棉线、麻线和毛线为主,比较粗犷且厚重。多用于服装上的装饰品以及家居日用品。由于面料过于厚重,因此在现代服装上的实用性较弱。如果要改善面料的厚重感,使其轻薄透气,那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则必须使用天然蚕丝为原材料和提高织造工艺的精细度和精美度,这两点要求都导致织锦面料制作成本大幅增加,这就限制了民族织锦服装的市场竞争力。

2.2.3 团队和平台的局限性

近几年来,以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为主的研究团队,一直针对“布缦鹫雷”设计理念、产品开发做出了一些实践性的研究。但产品最终必须通过市场的运营才能带来更好的价值体现,才能有效推进广西本土民族织锦品牌化发展。目前产品研发团队成员均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他们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和资金,这也导致“布缦鹫雷”服装品牌化运营缺乏从源头到设计、再到宣传和销售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广西本土服装服饰品牌的打造不仅仅是某一个团队的力量所能做到,是需要政府扶持、民众参与、团队之间扬长避短,发挥所长,相互助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广西民族织锦服装服饰品牌化的最终目标,打造出广西独有的国际名片。我们应该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并以宋锦“上久楷”的经验为借鉴,多方合作,形成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非遗”传承人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7],才能使得广西本土民族织锦服装服饰品牌化道路走得更远更好,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注释:

①谭湘光,生于1955 年6 月,中国织锦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立并管理壮锦民间手工作坊广西宾阳县湘光织锦坊。

②访谈人:雷甜;访谈对象:谭湘光;访谈时间:2022 年1 月10 日;访谈地点:谭湘光(南宁)工作室。

猜你喜欢
服装服饰织锦面料
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探寻产业新机遇专访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谭志强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锦绣如织
衬衣面料三维虚拟展示系统的开发
传承
热销面料及辅料
服装展示在服装服饰品牌提升中的应用
2016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日程表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