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禅意美学风格对比及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2022-06-20 10:30吴静怡范聚红
西部皮革 2022年10期
关键词:禅意面料美学

吴静怡,范聚红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快节奏和多元化。人们感到疲乏,需要寻求一种放松解压的方式。同时,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有较高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全面和高品。在着装方面的需求则体现出了追求简约,自然和轻松,以缓解现有设计的复杂化、商业化,缺少内涵和情感。

禅意美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理念,它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寻找回归自然的轻松感,帮助人们缓解疲惫;另一方面,禅意美学能给服装带来独特的审美趣味,并且给予服装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区分开中日禅意美学的区别,我们可以发掘中式禅意风格的内涵,用来丰富中国本土服装原创设计的文化内核。

1 禅意美学

1.1 禅意美学的含义

“禅意”作为美学范畴,它是禅学精神在艺术审美领域上的体现。在禅意美学没来以前,中国美学大都描绘的是目视可见具体的自然万物。中国禅意美学的产生,丰富了我们中国的审美领域,使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不仅可以描绘世间可见之物,还可以描绘“景外之韵”的心灵之境,它重塑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中国的美学也由此走向了成熟[1]。

禅进入我们中国时,融合了儒家、玄学、道家等思想,彻底形成了禅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禅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更像是一种审美的态度来观看生活,中国的禅意美学也由此诞生[2]。道家的“无”、玄学的“虚无”极大地丰富了和影响了禅宗的本体空观论,也使禅意美学呈现出一种空灵清幽的审美倾向。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空”“静”“雅”“淡”的自然风气展示出来,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1.2 中日禅意对比

当下,许多设计师会盲目地把日本的禅意风格照搬到自己的设计中,虽然说日本的禅意风格也是来源于中国。但不同的本土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识形成了有较大差异化的禅意风格。

日本是一个岛国,地质不稳定加上降水量较大,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发。这让日本民族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从而造成了日本民族意识中有一种生死无常的“物哀”理念。所以可以说日本的审美原因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畏惧,他们认为一花一草皆为神,天地万物均有神灵主宰,本身已经极致美丽,无需刻意雕琢与修饰。这形成了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我们常认为的枯山水不源于禅宗思想,而是日本原始宗教的产物[3]。在禅宗传入日本后,其思想与神道教产生了碰撞与交融,最后形成了禅意美学在日本的本土化。它由于物哀的思想影响,其色彩基调是悲伤的。并认为:不完整的形式或者有缺陷的事物,更能表达出精神色彩。中国的文化审美则来源于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世界本质的不断认识,从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话传说到宋明理学的“格物穷志”,人们更加追求着精神层次上面的“理”与“道”,相比起自然畏惧而言。我们可以观看下日本这次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表演,观察下他们的场景及服装搭配,及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

总体来说中国禅意美学强调是“幽默”“辩证”“自然”的美学特征。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禅意美学是一种更为乐观的感性风格。

1.3 禅意美学的特点

1.3.1 禅意“自然之美”

中国的审美起源与发展都有着和自然紧密的联系,不管是儒家、道家、老庄思想,他们都有各自对自然的表达。中国禅意美学受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它吸取了老庄、儒家、玄学的经验,强调人的感官和智慧审视下的自然,是一种心灵哲学。

禅意美学以自然观来探索生命的本源,它首倡的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关爱生命。它积极主张人与自然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提倡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去除多余的装饰,关注人、物、环境三者因素的相互融合。在服装上面可以表现为穿着者之“心”与所处之“境”的依存关系,从而真正地表达出“物我合一”的超然禅境。这种禅境使人感到由物而生的自然亲切感,带给人们舒缓安抚的精神享受。

1.3.2 禅意“空灵之美”

主张自由随性,自然空灵的意境美是禅意美学的精髓之一。禅意美学空灵之美起源于禅宗的空观。如何领会“空观”思想呢?一方面,当人把外物当作空时,人就没有了烦恼,另一方面,把内心当作空,人就无了执念。以无物无欲的平常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呈现出充实自由,显露出生命之态。它追求着“无即是有”的境界,从物质上的少,到精神上面的丰富。

再从空灵的字面上来理解,“空”是指接近“无”的一种状态,纯净;而“灵”是流动的、有生气的一种无形的物象,“空”与“灵”的结合,即是指在纯净、虚静、空无的氛围中隐隐约约感受到生命的灵气。那么如何表现呢?我们可以从中国禅画中观察,禅画经常采用大量留白的方式,以空的形式来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可见留白这种繁就简的形式,也可以用到服装当中。

2 禅意美学风格在服装中的体现

2.1 造型

禅意美学在造型上面的表现方式。回顾下我们的宽衣文化是多以采用平实的线条、宽大的轮廓、单纯的形象,趋向于H 型和X型的轮廓外形。这种服装可以给我们舒适休闲的穿衣体验,与我们禅意美学服装思想上有一定的保持性,禅意美学追求着自在、自由的穿着体验,使人解放身体,感受到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心境[4]。所以服装的造型设计不能够使人感受到过于的约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禅意美学服装设计在造型上面的设计也不简简单单像宽衣文化那样宽松无拘束就行。在服装的造型上,应该关注穿着者的心理感受,并结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出和谐、自在使人感到无束缚的服装。所以在造型的设计上我们需要运用简洁的款式和包容的结构,这两点也为我们设计的方式留下了约束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大的创新能力与灵感。

2.2 面料

面料是服装三要素之一,它决定了服装的剪裁、缝纫还影响着服装整体造型。面料的设计要注意禅意美学的自然观,自然观反对过度的浪费、占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我们现代的“生态设计”有一定的保持性,也证明禅意美学服装的设计符合我们现在的流行趋势。

在面料的选择上,因考虑人体的健康因素和舒适度的原则。通常会选择一些从大自然中提取到的面料,比如:棉、麻、天丝、竹纤维等面料。这类面料运用得当到服装设计中去,不仅体现了现代人的环保理念,还彰显着朴实自然的禅意之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面料也在兴起。禅意美学所用的面料不应该仅局限在自然材质上面,人造面料符合我们环保理念的也可以适当拿来用。在材质处理方面,可以重视肌理的自然效果,可以根据自身的肌理,进行合理的面料的二次改造,给简约大气的服装带来更多的灵气。

2.3 色彩

俗话说“五十米看色彩,五米看款式,五十厘米看面料”由此可见色彩最能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奠定我们服装的基调。禅意美学追求的是一种空灵、淡泊的意境美,那么就决定了服装的色彩气韵是雅致的,清纯的,协调的。这种清雅的基调决定了服装色彩上的明度、纯度的不能过高,过高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许多人说可以采用宗教服装上面的色彩,他们为了不让修行者受到五彩缤纷色彩的干扰,在服装上面放弃采用正色及“青、黄、赤、白、黑”,觉得这些色彩太过浮躁,选择使用不正色。但中国水墨画就是运用着黑白色,却能展现出无尽的禅意之美,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就不太准确。

禅意美学注重自然,所以采用大自然的色彩也是对禅意美学的极好诠释,比如:浅灰、浅咖、米杏、月白等等。这样一些色彩所传达出来的自然之美,暗藏着自然的生机,表达出一种朴实自然的美。中国禅意服饰多采用含蓄、内敛的色彩,来展现其淡雅之美。

禅意色彩的柔性之美,很大一部分来自植物染料的特征[5],植物染的方法使面料普遍看起来比较柔和,色彩的明度不会太高,表现出自然物的质朴纯粹感,还传递着宁静、优雅的禅意之美。且面料加工过程环保不污染,不仅可以展示出中国禅意美学自然的设计理念,还顺应我们时代的生态环保理念观。

2.4 细节

在简约的造型设计的制约下,细节的装饰就显得额外的重要。它需要简单又巧妙,并给服装留下点睛之笔。它可以是装饰比如:精致的衣扣、自然的绳结等,但此类装饰也不应该过多。它也可以是结合面料上面做的图案,用刺绣、印染等方法,来做写意山水、写意文字、花鸟鱼虫、渐变等,来给人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如图1。

需要注意的是简约的设计不等于简单的设计,要避免因过度的简约而造成服装显得机械古板乏味,更要避免因装饰的过多而把服装显得繁重,这与禅意美学所追求的清净、空灵的意境恰恰相反,因此我们要注意适度设计。

2.5 中日禅意服装设计区别

中国禅意美学与日本的禅意美学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相像,如何做好风格的把控呢?上述思想中说到了中日的审美思想的对比。日本的禅意风格偏悲观一些,我们观察日本的设计师品牌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她们的许多设计有一种破碎感,比如川久保玲的乞丐装,如图2,采用破洞的方法构成一种破碎不对称感,其色彩经常采用无色系,显得非常的冷清,在他们的设计当中也经常能看到解构设计手法的运用。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圆满,禅意设计偏“幽默、辩证、自然”也更加的乐观。我们很少可以看到解构设计在中国风的设计当中,无论是楚河听香、盖亚传说、例外等中国本土的国风设计品牌的设计作品当中都很少能看到。其色彩的采用也非常的丰富。

3 禅意美学在服装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3.1 功能性

在禅意服装的设计当中,我们不仅要考虑造型、色彩、材料、细节等因素个性上面的考虑。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服装的功能性,因为禅意美学它注重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我们就要考虑到服装穿起来的舒适程度和实用性。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地运用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的体系。使设计出来的服装关注人本身,这也是禅意美学非常重要的一点。

3.2 适用人群

在禅意服装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你设计这个人群,所需要的不同要求,就比如在年轻群体,具有青春、个性的特点,在服装款式上,可以在考虑舒适性的前提下设计得特别一些,在色彩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清新的颜色,或者采用拼色设计。如果是给中老年人设计,就要考虑到中老年人成熟、稳重、大方的特点。在款式的设计上以舒适度和实用性为主,色彩的选择上偏向选一些沉稳一点的颜色,比如:黑色、褐色、暗红色等,色彩不宜太花哨。

4 结语

中国禅意美学服装的发扬离不开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的支持,更离不开我们的不断创新精神。我们首先思想上要跟日本的禅意美学区别开,我们中国的禅意美学并无过于悲观的观念,所设计出来的禅意服装“幽远”“自然”“清净”。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现代服装成功的经验,抓住时机与机遇,注重与现代时代的结合,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吸取西方服饰的优点,用自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重塑民族形象,使中国禅意美学从服饰的角度更好的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猜你喜欢
禅意面料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锦绣如织
衬衣面料三维虚拟展示系统的开发
SHIKAKU四方-禅意厨房
热销面料及辅料
外婆的美学
平天湖,禅意的水
尺八的禅意
禅意(外一首)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