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刺绣图案在丝巾上的应用探究

2022-06-20 10:30王歌
西部皮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县丝巾寓意

王歌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豫南刺绣概述

刺绣自古有之,手工制作,在不同的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经前年的洗礼,不同国家的文化赋予了刺绣不用的寓意。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出各种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刺绣流派,无论是平常人家的日常使用中,还是在各种高级秀场的定制中,手工刺绣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很多人喜爱。刺绣在中国也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刺绣最初已图腾的形式出现,运用于服装当中,既可以表达先人对图腾的崇拜,也可以通过刺绣来装饰衣服以表等级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刺绣因其所无法代替的装饰性,使其逐渐扩充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并且普及民间,得到更广泛的流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对非遗文化的大力扶持下,各民族的交融、交流形成了很对新的绣法。如风格豪放的乱针绣,双面不同的双面异神绣品等,都为我们中国民族的刺绣文化增加了很多的光彩。同时,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的崛起,通过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并且各自吸收,形成了新的刺绣文化。

豫南刺绣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该技艺距今已有1000 多年传承历史,是大别山地区一种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以绣为基础,融合了织、染等工艺,其针法多为明清盛行的平针、平套、抢针、滚针等,既有传统平绣和凸绣,又创新了素描绣(线描绣)、贴绣、剪纸绣、叶绣等技法[1]。豫南刺绣的题材生活化,构图简明,其成品类型主要有:绣花鞋、鞋垫、床品、手包,拼布服饰(如百布衣)、撩花扎染印染布艺装饰品等。豫南刺绣是豫南地区的文化传统活化石,但因为一些外部原因,豫南刺绣和其他拥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艺一样,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落寞。首先,由于豫南刺绣技艺的传承方式带有一定局限,其传承方式主要依靠手工艺人口口相传,面临着原始数据丢失的危险,需要寻求各种方法将本土文化记录与传承。在2000 年文化产业兴起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其次,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豫南刺绣更是面临传承人、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少等问题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前,我们应积极推动新县刺绣的发展和传承,让这种传统工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2 丝巾设计概述

2.1 丝巾的历史

早在3000 年前,埃及人所采用的缠腰布、有流苏的长裙、古希腊时期的缠布服装等就有类似丝巾的痕迹,其主要作用是御寒和装饰。16 世纪至17 世纪之间,丝巾主要作为头巾使用,常与帽饰结合。上层社会会以靠领巾对华服进行装饰与点缀,许多公爵也会选择领巾来装饰男性的魅力。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丝巾是汉代的披帛。在唐代盛行,流行于宫廷和民间并演化出花纹众多、颜色绚丽的肩披、云肩等多种形式;20 世纪二十年代,丝巾以丝或人造丝为主要材料,其花色大胆,风格多样,开始流行与女性之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丰富,丝巾逐渐成为女性美的点缀,到了20 世纪六十年代,各种知名设计师与世界知名品牌都开始对丝巾进行专门的设计,丝巾成为服装品牌不可或缺的配饰。20 世纪七十年代,嬉皮士风格流行下花布头巾、大围巾、长披肩十分流行。20 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丝巾已经成为一件时尚单品,融入生活之中。

2.2 丝巾构图

构图对丝巾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丝巾的构图有很多种,不同的构图方式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丝巾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三种:(1)方圆式构图,也称中心对称构图,图案中的主题物在方巾画面中呈现为一个或多个正圆形或近似正圆的形状;(2)铺满式构图,按照已有的骨骼将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元素有组织的进行图案摆放,达到画面视觉均衡;(3)散点式构图,分割填充式,将整个丝巾横线、斜线或者规则地分割为好几个区域,或留白,或填满地将纹样、主体元素或稀疏或密集地随意摆放,以此达到形散神不散。散点式构图需注意元素不可过多,形态不可过于复杂。

2.3 丝巾色彩搭配

色彩作为艺术创作中最重的元素之一,不仅要作为一种主基调烘托作品氛围,还要承担起设计师的情感表达。丝巾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有不一样的感受。再设计之初要做到,主色调突出,点缀辅色[2]。根据特定的情感倾向进行色彩烘托。常用的色彩搭配原则有四点:(1)同类色搭配原则。以此为基调的色彩,画面和谐统一,平静。(2)邻近色搭配原则。邻近色搭配的丝巾视觉效果舒缓平和,柔和淡雅。(3)对比色搭配原则。对比色搭配原则,颜色对比十分浓烈,它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4)互补色搭配原则。互补色的运用能够使画面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画面更有张力。不同的色彩能唤起不同的情感记忆,可根据特定主题进行色彩搭配。

3 豫南刺绣图案在丝巾设计上的应用

在现有的豫南刺绣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性创新。受到时代精神的影响,使得新县民间刺绣文化历史丰富、文化多彩,审美喜好也更具特色,为创造与有匠人精神的民间刺绣艺术新县刺绣文创产品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豫南刺绣在中国传统豫南手工技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美学思想需要深入发掘与研究。以新县刺绣纹样视觉形象为出发点,制作相关文创,对新县刺绣纹样进行再创作,设计文创。

传统手工艺深受大众喜爱。新县刺绣是信阳民间艺术的精华,在文化价值上,新县刺绣的造型纹饰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传承价值上,新县刺绣文化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县刺绣精细的针法,典雅的配色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与研究价值。历史变迁、表达形式、画面构成,有助于发掘更多层次的民族文化。

3.1 设计构思

本设计方案针法传统,材料原始自然,题材多以传统图案、图腾符号为主,虚实结合,色彩明快,多表达“福禄寿喜”的心理与对吉祥文化、幸福生活的追求;融绣、织、染为一体,承续了传统女红就地取材、无所不能的特性;重纹饰的传统寓意与实用的现代日常相结合,技法实践性强。在传统刺绣文化设计中结合信阳的“豫南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新县刺绣的色彩、针法和特点设计具有吉祥寓意的一些元素符号,通过运用能够表达相同寓意的纹样图形进行组合构成图案来表达主题想要表达的含义,将图案中的元素运用到各个文创载体中,同时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原则,让其既能体现出信阳新县刺绣文化的特点,又能保证形态结构的美感。本设计分为“福”“禄”“寿”“喜”四个主题为主要图形。四个主题的受众人群为,“喜”字适合新婚的夫妻情侣,具有祝福新婚夫妻连枝相依的美好寓意。“禄”字适合在工作事业在上升期的人群图形设计中,具有事业有成、福满钵满的祝福之意。“寿”字主题针对的人群是老人,具有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祝福寓意。“福”字的受众人群为家庭和新生儿,表达了对新生命和家庭的美好祝福。

3.2 豫南刺绣再设计图形表现

本设计的四个主题图形由可以表达四个主题具体含义的各个元素组合而成的四个纹样图案组合,并结合新县刺绣的色彩和针法进行设计构图,将图中所运用的图形元素进行设计、美化,结合新县刺绣的特点设计出新的图形元素后进行组合。

“喜”字丝巾运用连心锁作为图案的外形设计,如图1 所示,具有祝福新婚夫妻连枝相依的美好寓意;龙纹样和凤凰纹样具有龙凤呈祥的含义;蝴蝶和牡丹的纹样代表成双成对、生活美满;图中元素运用都以双数表现意在表达对情侣恋人好事成双之意。最后以“喜”字的传统纹样作为图案的中心点明主题。

“禄”字图形设计中,如图2 所示,运用钱袋的形状作为外形设计,代表财源滚滚;运用钱币和钱纹来表达财富的拥有和汇集;兰花寓意高洁典雅、坚贞贤良的君子,将兰花运用在图中是为了警戒人们在拥有财富的同时不要忘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运用传统的“禄”字纹作为中心点明主旨。

如图3 所示,“寿”字图中运用葫芦做外形,葫芦寓意长寿,葫芦是藤蔓植物,之藤缠绕在一起具有儿孙环绕膝下之意;仙鹤的图形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寓意延年益寿;寿桃象征健康幸福也具有长寿寓意,表示祝寿、长寿之意,具有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祝福寓意。传统纹样的“寿”字放在葫芦的上半部分表达图形的主题。

“福”字的受众人群为家庭和新生儿,如图4 所示,运用长命锁的形状作为外形,长命锁也成“寄名锁”,寓意可以锁住孩子不让邪气上身,不被病魔缠绕。蝴蝶象征自由、美丽由丑到美的升华,象征成功,被人们视为美好的象征,表达人们对至善至美的追求。荷花象征着真善美。此图形组合的设计表达了对新生命和家庭的美好祝福。“福”字放在莲花和蝴蝶之间点明图形案的主题。

对豫南刺绣的研究最核心的就是要研究其变迁和发展的文化脉络。通过文献调研后发现,如何才能这一使命传承、传播和发展的任务便摆在了我们的眼前。通过新县刺绣风格特点进行图形设计,结合当地的文化运用具有寓意的元素进行图形组合=制作文化创意产品,结合现代风格制作衍生品。豫南的刺绣作品和文献相对匮乏,文化创意产业的蒸勃发展可以为新县刺绣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以新县刺绣纹样为基础的丝巾设计,可以帮助提升豫南刺绣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更好的推动信阳非遗文化的发展。

因此如何保证传统文化在新常态下合理利用法律政策、完好发展,还需要与当下的审美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县丝巾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套路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你送的丝巾,我要找理由带着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