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奶牛养殖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

2022-06-20 05:30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田巧环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2期
关键词:灵武市奶业粪污

○宁夏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田巧环

宁夏灵武市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 马少珍

宁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已成为全国奶业优势产区和优质高端乳制品原料生产的重要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誉为全国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的一面旗帜。 灵武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奶业生产基地,机械化在奶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灵武市奶牛规模养殖机械化基本情况

灵武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位于东经 106°11′~105°51′,北纬 37°30′~ 38°38′之间。现有规模奶牛养殖场57家,其中在建5家,存栏在100(含)~ 1000头的有12家,1000(含)~ 5000头的有37家,存栏5000及以上的有3家,共存栏10.89万头,规模化养殖比例高达99%,日产鲜奶约1400吨,乳脂率达4.1%以上、乳蛋白率3.4%以上,每毫升体细胞数小于15万,主要指标均高于欧盟标准,显著优于国内平均水平。具体灵武市奶牛规模养殖情况见图1。

图1 灵武市奶牛规模养殖情况统计

1.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要求,灵武市按照规划、建设、技术、管理、标准、环保“六个一流”的标准要求,通过重点推广奶牛标准化设施装备、粪污资源化利用、精准日粮投喂、数字化管理、生鲜乳质量检测等技术,提升规模养殖场技术装备能力,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奶牛养殖机械拥有量达到639台(套),其中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66台(套),饲养机械211台(套),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58台(套)。规模化养殖机械化水平90.1%,其中饲草(料)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水平100%,饲喂机械化水平76.1%,粪便收集与处理机械化水平85.3%,环境控制机械化水平100%,畜产品采集机械化水平98.1%,消杀防疫机械化水平81.9%,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机械化水平100%,具体见表1。

表1 灵武奶牛规模养殖7大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

2.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自2018年开始,灵武市委、市政府紧扣规划、建设、技术、管理、标准、环保“六个一流”标准,以提高效益,增加附加值为目标,围绕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养殖基地配套设施。

(1)规模养殖机械化技术路线清晰,装备配置合理。一是根据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要求,结合灵武市奶产业发展实际,面向现有的55家规模奶牛养殖场,重点推广奶牛标准化设施装备、粪污资源化利用、精准日粮投喂、数字化管理、生鲜乳质量检测等技术。二是落实申报自治区奶牛产业性控冻精(胚胎)补贴项目30余家,拟推广奶牛性控冻精5.2万只、胚胎300枚。实施2021年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点项目,创建区级奶牛提质增效科技示范点1个。三是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在线化。目前灵武市已有25家奶牛养殖场推广应用奶牛物联网系统、安装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全混合日粮全程监控饲喂系统,15家正在建设中,奶牛养殖场数字化管理设施设备也将与基础设施同步投入使用。四是先后出台《灵武养殖基地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灵武养殖基地种畜良种繁育场创建工作方案》《灵武养殖基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工作方案》等,创建星级奶牛养殖场24家,上报创建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家。

(2)规模养殖机械化生产能力较强,带动效应明显。一是发挥政策引导,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白土岗奶牛二场计划2021年11月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有2.5万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奶牛如期入驻,完成投资10.5亿元,将成为全区最大的现代化牧场。二是延长产业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灵武市致力构建“种养加”一体化产业体系,依托完善的产业协同配套、优质的奶源供应实力,吸引蒙牛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产业集群项目成功落户,全球最大的单体液态奶加工厂启动建设,中粮饲料、天津艺虹环保包装等一批配套项目签约落地。具备生产奶油、奶酪、奶茶粉、燕麦奶、低温酸奶等多元化高端产品的宁夏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日处理鲜奶可达3000吨,作为蒙牛(灵武)项目的有益补充,将极大提升奶产品附加值,有力保障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大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大力推广“一年两茬”青贮小黑麦(燕麦草)轮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饲草产量。巩固提升灵武市欣兴饲草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9万吨、灵武市同德机械化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年20万吨饲草配送能力,形成与奶业生产相配套的饲料生产、加工、销售体系。

3.组织保障能力作用突显。

(1)扶持措施充分发挥了作用,技术示范推广效果明显。一是上下联动,加强政策引领。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农机发〔2019〕6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9〕44号)文件精神,推动全区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打造千亿奶产业推进工作方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制定《关于加快我区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农(机)发〔2020〕7号),以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为路径,加快奶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21年兑付项目资金2016.43万元,其中灵武市养殖业扶持政策项目资金1624.7万元,2020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资金240万元,2020年自治区奶牛产业性控冻精(胚胎)补贴项目资金151.73万元。争取2021年粮改饲、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黄河绿洲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共计2631万元,为灵武市奶产业扩群增量、扩规增效供养输血。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养殖户资金贷款难问题,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农村商业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养殖场相关信息资料,助推贷款及时发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发展,并出台《养殖业发展等扶持政策》、《灵武市奶牛贷款补栏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创新推出青贮贷、犊牛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4.7亿元。三是强化宣传、提升科技服务。依托现有奶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技术咨询专家的支撑作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农学院合作,建立博士、硕士工作站。为推广良种繁育、生产性能测定、疾病预防、全混合日粮、精准化饲喂、信息化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质高效种养、高效管理等技术,宁夏大学农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自治区反刍动物细胞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挂牌设立。委托灵武职业技术学校为企业培养文秘、兽医、会计、机械维修等畜牧养殖技术工人,成功举办灵武市首届高端奶产业职工技能大赛。四是2021年组织灵武市52家规模奶牛养殖场召开灵武市2021年生鲜乳质量安全培训会,签订灵武市生鲜乳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及灵武市生鲜乳质量安全承诺书。在规模养殖场、养殖集中区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现场会1次,培训70人次,现场入户指导120余人次,不定期在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督导。

(2)规模养殖机械化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强。一是健全完善配套设施。以提高效益,增加附加值为目标,围绕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养殖基地配套设施,累计投资5亿元,完成81公里供水、88公里供电和72公里道路建设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全区功能最全,集生鲜乳、疾病、饲料检测和种子工程培育等为一体的奶牛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消杀防疫站、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智慧园区畜牧大数据平台等服务设施。二是全面推广物联网、全程监控饲喂等系统,实现了从饲喂繁育、疾病防控、质量追溯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三是大力推广一年两茬青贮小黑麦(燕麦草)轮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饲草产量。巩固提升灵武市欣兴饲草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9万吨、灵武市同德机械化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年20万吨饲草配送能力,形成与奶业生产相配套的饲料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四是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与全市规模养殖场签订灵武市2021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在规模养殖场、养殖集中区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现场会,不定期在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督导。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配套规模化养殖装备技术规范,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装备机械化与养殖工艺相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装备配置与养殖场建设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适度规模养殖相适应。巩固提高饲草料生产与加工、饲草料投喂、环境控制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快解决疫病防控、畜产品采集加工、粪污收集处理与利用等薄弱环节机械装备应用难题,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畜禽养殖机械装备技术。推动构建农牧配套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

猜你喜欢
灵武市奶业粪污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