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与路径
——以甘肃省为例

2022-06-20 05:30康玲芬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甘肃层面驱动

康玲芬 胡 浩

(1.兰州城市学院 城市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 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

引 言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1],它不仅是我国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也是各地推动扶贫攻坚、全面小康、城乡统筹、共同富裕、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的重要理念[2]。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带动了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是把区域协调发展的探索落实到更为具体的地方尺度和省市层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等内容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各级政府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地方层面中微观尺度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指明了方向。

一、研究动态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来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实践,反过来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也应该成为各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发展[3],这种协调是强调空间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协调[4]。在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转型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不再是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经济协调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协调发展[5],是需要突破单一尺度和大空间尺度思维局限而进行多维尺度协同支撑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推进需要各系统、各要素在上层的统筹规划和全局的组织管理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不同尺度、不同层面形成相关区域、相关要素、相关子系统上下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和状态。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和各地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分析和实践探索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结合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探索的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优化及其路径创新的研究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6]。除此之外,由于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区域协调发展宏观尺度的惯性认知和动因分析的“冷处理”态度,区域协调发展动因分析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而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中多次提到了动力的问题:“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8]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驱动机理的分析势必会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基于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分析及路径探索来剖析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分析提供实证支撑。

二、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创新要素的源动力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是习近平总书记继“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重要论断后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示范带动的要求和嘱托[8]。实现创新要素的驱动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9],更是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该高度重视的动力源泉。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是目前我国宏观层面推动经济社会等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导向,也是各地在省市尺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同样不能忽视科技创新对地方发展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必须先行。科技创新是企业和载体等创新主体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核心驱动,也是较易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因子。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在空间上实现优化配置,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跨区域联动合作,推动各地区之间形成网络化、协同性的科技创新区域空间配置体系,同样能够为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长期以来,甘肃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大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水平,聚集创新相关的资源要素、优化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不仅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市)创建工作,以“双创”计划及产学研平台建设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建设了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且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符合全省产业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地方发展赋能、为区域发展助力的探索建设。在创新要素的驱动下,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为龙头,以酒-嘉、金-武、天水、陇东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及其优化整合为辐射带动,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实验室、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串珠布局、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经济是城市与区域发展带动的核心动力,更是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经济水平的能级、经济结构的优劣、经济效率的高低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层级、稳定程度、转变速度;推动市场经济公平、共享、普惠、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市场拉力和内生驱动是新常态下指导我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各地在省域范围、市域范围,甚至城乡之间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产生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突发自然灾害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甘肃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注重资源配置中市场作用的发挥,着力聚集经济发展中新动能的带动,有力促进甘肃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完善、经济效率的稳步增长,为各地更有效地开展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市州在“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建设、东西部对口支援与扶贫协作等背景下,注重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及河西走廊、陇东南经济区等组团地区之间的互动发展,以城市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助推各地生产力和城乡布局,协调区域经济增长极与区域整体发展能力的建设,为甘肃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三)社会配套的外动力

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配套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外部动力。各地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交通通信、科教文卫、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等各方面的生产、生活、发展配套建设。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国家战略措施的长期推进为各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带来持久动力,也为各地通过改善发展配套来提升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发展联动和拉力作用正成为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甘肃省位于“一带一路”黄金地段和中欧班列的关键节点,是中原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西部地区交通物流中转的重要地区,陇海-兰新线这一东西交通大动脉从东到西贯穿全省9个市州。借此比较优势建立一个立体的、庞大的交通和通信体系,完善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各地区对内对外区域交易渠道,不仅有利于全省区域一体化局面的形成、地区之间专业分工的形成,还可以为甘肃省推动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陇东南、陇中与河西地区更为均衡、更为充分发展提供牵引力量。除了硬件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外,社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也是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牵引力量。近年来,甘肃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等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在加强空间资源的整合统筹、强化城乡发展社会配套协调、促进多民族间的交汇融合等方面开展的诸多探索和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甘肃通过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而提高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

(四)其他的不确定性动力

资源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始驱动,这种驱动作用对区域协调发展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资源驱动是区域协调发展基础阶段的主要表现,资源数量、资源效率都会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影响[10]。在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资源禀赋好的地区往往率先获得发展机会并集聚周边地区更多资源,进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地区差异,但如果各地区正视这一现实并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错位发展,一方面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有可能成为促进各地区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强化链条网络建设的策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与投资的快速增长会增加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某种资源特有地区、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从而减少这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当前,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资源驱动的基础作用相对明显。甘肃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阳山金矿是亚洲最大的金矿,玉门油田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长庆油田是我国油气总量产量最高的巨型油气田。甘肃拥有丰富的电能储备和可再生资源,甘肃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刘家峡水电站是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甘肃风力资源居中国第5位,酒泉市的瓜州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同时,甘肃也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外,甘肃拥有极为丰富和较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武威市凉州区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国宝的出土地,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金昌、嘉峪关均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的集聚地。甘肃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无疑会对全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产生一定驱动和影响。

环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条件,它对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即有一定的约束力又可以形成很大的推动力。环境驱动对区域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类似于即可产生动力又可产生阻力的“摩擦力”。如果处理好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人与环境的融合发展,生态经济、环境保护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但如果没有处理好这种人地关系,环境就可能变成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的阻力。生态系统脆弱、环保建设落后可能加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程度,增加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的难度。但如果各地区都在遵循环保规则的前提下谋求各地区及地区间、城乡间、群体间、民族间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体化与融合发展,那么各地区所形成的良好发展环境反过来会进一步推动其他领域实现更多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发展,而且这种联系和协调会是一个更长期和持续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舍弃短期利益而面向未来的战略。如果只注重短期内可以见到建设成效的经济协调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代际之间的发展,各地区之间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难度就会越来越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11],建立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好联系和互动关系,是持续性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复杂,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也不相同,环境一直是甘肃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甘肃因长期以来都比较清醒地正视这种制约,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对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有效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恶化地区情况有所改善,进而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一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甘肃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完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府力量是区域整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驱动力[12],城市与区域的发展能否得到当地政府的统筹布局和科学引导对地方区域协调发展的导向至关重要。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济的带动发展,还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无论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还是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央政府在国家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地政府在中央政府宏观战略及发展政策的引导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引导当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解决了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难题,推动了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甘肃省属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区域,也是国家支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全省也高度关注河西、河东及陇东南、陇中等各层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注重国家战略和宏观调控对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穿针引线作用。各地也非常重视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各自优势,着力提高各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发挥政府服务、引导市场企业发展的作用。甘肃各级政府的制度设计和统筹引领,一定程度上推动全省上下逐步构建符合省情、市(州)情、县(区)情的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进而促进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完善,也势必会为甘肃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拉力形成和驱动提供重要支撑。

三、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上述六方面动力、四种类型动因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分析,我们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科学性、持续性、创新性、适应性、激励性的促成机制理念,从政府引导、创新驱动、配套支撑、资环协调四个方面构建推动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GAMC模型,即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导向—调整—配套—协调”路径体系模型(见图1),来剖析中微观尺度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平衡协调、融合共进建设的过程机理,进而为甘肃及各市州中微观维度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思路。

图1 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导向—调整—配套—协调”(GAMC)路径体系模型

(一)政府做好政策规划的导向和统筹

政府是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过程中的最主要保障、最重要主体。在现行体制下,行政力量依然是克服市场弊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政策路线和规划设计是纵向促进地方政府推动地区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统领[13],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整体综合规划的理念,并使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有机结合。政府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合理引导、统筹引领是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首要内容,也是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建设内容的重要统领,其他相关的要素驱动都应该在政府的监管和规划下进行。各地政府除了要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外,更应该通过研究和制订一系列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工作重点等来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引导和方向指引。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高质量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统一开放市场的构建、资源高效利用与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补偿等。政府在制订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措施时,要站在全局性、整体性的高度统筹考虑各地区的发展利益,以突出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提高区域之间的联动性、协调性。政府要有打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的意识,制定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的规划和政策。政府要有大胆尝试和创新的思想意识,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政策对接协调机制、利益共享分担机制等,政府要有跨时空、跨区域统筹的前瞻意识,注意借助跨行政区、跨代际的利益协调来推动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政府做好政策规划的导向和统筹对甘肃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要继续站在甘肃全省的高度深化兰白经济圈建设,鼓励陇中地区产业迁移、加强甘肃省内部各地市州的分工合作,进一步驱动兰州等城市、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协调,使得投资不仅仅只发展省会和新区,而是通过新区的发展带动周边整体的提升、通过省会城市的发展穿针引线地带动周围城市及全省通道、节点城市的共同发展,进而通过点轴发展的模式从根本上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提升省域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甘肃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各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各市州及其下属各级政府应当在上级政府的统筹下做好各区域、各市场、各领域发展的规划统筹和近远期利益协调,努力做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环保标准统一化,使得各地区在因地制宜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得先行地区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尽可能地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二)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建设和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14]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增强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是国家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配置越优,创新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越顺畅,科技创新驱动市场结构优化、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就越足,产业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整体发展环境就越优。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根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能级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经济实力是区域竞争能力的核心。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多种要素资源的共同支撑,产业发展也会带动多种要素市场的共同发展,进而激活更多要素驱动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位一体”的创新融合体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协调发展产业驱动、创新驱动、市场驱动、人才驱动的重要方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不仅是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中扩大内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市场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是甘肃省和各市州在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给予重视的工作。甘肃要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要继续通过产学研体系建设、创新基地优化、科技资源开放机制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等,进一步推动甘肃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协调融合和共同发展;各市州要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和创新“科技强省”建设,扎实做好科技创新提能增效工作,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行动,优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争取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更大突破、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更多成效。甘肃要高度重视和优化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鼓励各市州主动参与兰西城市群、兰白都市圈、河西经济走廊等区域发展的大产业链之中,推动各增长极、各地缘节点城市与其腹地区域、辐射区域形成更为协调、有机配合的整体;各市州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转型发展、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促进各地产业关联互动和协调发展,支持企业根据市场调节作用优化生产方式,进行区域内外产业链条拓展, 鼓励企业通过企业抱团、产业联盟等建设实现更大市场拓展、更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配套

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配套、提升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温床,也是在政府适当引导和合理规划统领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放在首位。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既可以为区域内部各种要素的有机耦合提供基础保障,还能为区域外部要素自由有序进出区域提供良好的通道。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提高交通设施的便利性,构建各个地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方便各个地区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通,推动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区域的构建和形成。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能够让各地的各类人群具有平等公平使用公共服务和获取发展的机会,还是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各地都在积极推动户籍、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制度改革,争取打破区域内外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体制约束限制,为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反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各地更大力度推进“互联网+”、网络科技、数字经济等打破地域限制、缩短时空距离的社会配套建设发展方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软硬件发展配套正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只有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能加快地区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实现统一化市场的构建,才能实现地区之间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还有助于消除绝对贫困,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配套是甘肃省14个市州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驱动。要在省级层面高度重视甘肃全省范围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布局和配套完善,注重通过提升各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发展联动和拉力作用助推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快全省“两横七纵”综合运输通道、“东连西出、南耕北拓”发展通道和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及其连带的电网、通信、物流、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各市州要积极对接相关规划和建设,基于省级层面交通通达性的改善、信息通信能力的提升、水电气暖网的贯通、科教文卫的普惠、绿化环保的倡导、商业商用的配套、防灾应急的响应等,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衔接,推动本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品流在全省统筹协调下更为均衡和充分的流动。甘肃要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指引下,积极构建符合甘肃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城市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协调联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流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合作水平。各市州要尽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步伐[18],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标准的统一、质量水平的有效衔接, 在省级层面的统筹协调下做好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协调处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难题

资源驱动是区域协调发展初始阶段的主要表现。区域间关联程度与区域资源拥有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区域范围内资源越丰富、资源越多样,这一区域基于资源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内外关联就越多,由此产生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和可能就会越大。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基于资源不均衡分布和资源开发利用而产生的企业联系、交通网络、社会关系等通常都会成为区域内部各要素良性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甘肃地域辽阔,土地、矿产、能源、旅游等各种资源相对丰富,很多资源的区域分布也呈现多点多片密集分布的特征。长期以来,甘肃省一直以资源输出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原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和破坏极强,更不利于甘肃省内部资源富裕地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协调发展。如果甘肃长期处理不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那么资源不仅不会成为驱动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反而会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如果甘肃能够很好地解决资源利用所带来的外部性、协调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约束难题,资源在推动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比较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生产生活所必要的能源消耗,还是作为商品的能源产出,如果甘肃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甘肃资源枯竭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进一步延长,这就能够为甘肃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等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做好甘肃全省资源利用方面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和利益统筹,各市州要在全省统筹安排、科学布局的背景下对各自地区及周边地区、关联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做系统思考和规划,要在自然资源和空间区位的基础条件上寻找各自的比较优势,逐步缩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区域发展差距,逐个解决资源约束所带来的地方层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的难题。

环境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因子。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是环境具有的三个最基本特性,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联动性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基本原则之一。环境保护、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众多一致的影响因素。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处理好各个区域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整体性角度去统筹各区域、各要素的配置,进而使区域发展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和相对均衡状态。环境的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会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个尺度、各个区域的地区发展差距,并基于比较优势、竞合关系、地域分工、相互依赖的理论促使各地区错位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在不断变化,区域协调发展也只有科学处理区域内部各地区、各要素在区域系统中的空间布局、关联搭配、角色安排,整个区域对外才能显出整体的融合状态,而且这一状态会随着区域系统内部结构的发展、时间推移变化及人为调节呈现动态的变化。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向来是各地都面临的一大矛盾和难题,在生态环境相对干旱、敏感、脆弱、复杂的甘肃更是如此。再加上全省14个市州的环境承载力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对环境认知和保护观念的不同,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成为长期制约甘肃发展的因素。但在新发展理念和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环境的脆弱、环保的压力未必一直会是制约发展的负面因素。甘肃各级政府要深入领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建设的相关精神,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继续推动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兰州—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修复工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域的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的维护工作等,并积极探索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加大碳排放监测、碳交易体系建设的尝试,创新环境脆弱受保护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利益平衡的模式,更好地协调当代人与下一代人的代际关系,力争尽快把环境这一影响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转变成驱动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前进动力。

结 语

区域协调发展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必须追求的目标[15],它是我国区域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国家层面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宏观战略,也日益成为各地推动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随着国家和地方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结合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探索的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研究和思考势必会越来越重要。甘肃因其地区发展差异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直是地方层面进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的重要区域,基于甘肃省域尺度的分析,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动力可以简单分类为源动力、内动力、外动力和其他不确定性动力4种类型。创新要素、经济发展、社会配套分别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源动力、内动力、外动力,而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政府调控等因为比较优势、承载能力、政策措施的地区差异而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动力。以上6个方面的要素相互关联,并在政府适当引导合理规划统领发展、创新驱动推动市场产业合理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配套、协调处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难题等4个方面的作用机制下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向—调整—配套—协调”路径体系,进而实现和完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建构和改良过程。

由于区域性和地方性导致的地区差异客观存在,本文提及的动力因素和驱动机理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国内其他区域的现实情况,但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动因分析所涉及的源动力、内动力、外动力、不确定性动力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本文基于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创新要素而进行的动因分析和基于动因关联及其所形成的GAMC模型路径体系也会对甘肃类似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探索有所启示。由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复杂性、长期性,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研究还有待更深层次、更细领域的检验和探索。

猜你喜欢
甘肃层面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甘肃卷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