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2-06-21 01:14徐仕林
种子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辣椒

徐仕林

摘    要: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以及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增加,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推动了辣椒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此,应加强对辣椒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为辣椒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06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优良的品种

现阶段,市场上的辣椒品种较多,在种植辣椒前要进行科学选种。在选种时注意以下3个方面。第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量和认可度,选择市场需求量大、认可度高的辣椒品种,保障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考虑环境和气候条件,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比较敏感,对温度和光照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辣椒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具有耐旱性和抗寒性的品种,其受外界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小,即使在低温季节,辣椒也能正常生长发育。第三,应选择早熟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辣椒品种,并且容易储存[1]。

1.2 种子的处理

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摊晒1~2 d,之后将其放在50~55 ℃的水中浸泡,时间为15~20 min,使用30%的福尔马林100倍溶液浸泡种子30 min或使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泡种子20 min,浸泡完成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裹,放置在28~30 ℃的环境中保温保湿,提高催芽的效果。注意应将种子上下翻动,并补充水分,待种子露白后可以播种。

1.3 整地技术

在辣椒种植之前要做好整地工作,为辣椒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辣椒的品种科学整地,可以采用深翻土壤的方式,将土壤中的大块粉碎,保证土壤的疏松度和平整度,深度大约控制在25 cm。在整地过程中可施入适量底肥,可选择腐熟农家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1.4 育苗技术

1.4.1 穴盘育苗

通常情况下,在早春季节应选择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内育苗。选择专用的辣椒育苗基质,准备育苗盘,将基质慢慢地加水搅拌,保证含水量为50%~60%,将基质装入育苗盘中,形成0.8~1.0 cm的播种穴,将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放入播种穴中,保证1穴1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已消毒的基质,浇透水后覆盖地膜。

1.4.2 苗床育苗技术

第一,配制营养土。大约在播种前40 d,将没有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稻田土和腐熟的农家肥料按照3∶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盖膜堆置。在播种前7 d摊开晾晒,处理后加入一定量的过磷酸钙。第二,苗床地消毒。选择水源条件好、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以及没有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田块,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料精细整地,制作成宽度约为1.2 m的高畦床,并使用多菌灵或者代森锰锌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第三,播种。选择适合的季节和时间播種苗,在有霜冬季必须做好保温处理,将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浇足底水的苗床上,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营养土覆盖种子,厚度约为1 m,浇透水后覆盖地膜或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2]。

1.5 苗期的管理工作

在出苗前应控制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温度控制在16~18 ℃,当有60%~70%的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覆盖的地膜,做好通风管理工作,避免秧苗徒长。

1.5.1 温度管理

做好苗床的温度管理工作,采取增温保温的措施,在苗出齐后,白天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 ℃,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 ℃,避免幼苗徒长。

1.5.2 水分管理

在辣椒幼苗阶段不适合多浇水,保证土壤半干半湿即可。当幼苗生长到2~3片针叶时,可以适当追肥两次,使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溶液叶片辅助喷洒,防止徒长。

1.5.3 间苗分苗

做好间苗工作,在晴天及时拔除弱苗、杂苗和病虫害苗。当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使用营养钵容器进行分苗假植,移入单株或者双株,浇透水后覆盖小拱棚保温保湿,在假植成活之后的15~20 d,使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浇施提苗。

1.5.4 炼苗

定植前15 d应对幼苗进行放风炼苗处理,保证幼苗能适应外部环境,提高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成活率。在定植前2 d应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3],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

1.5.5 壮苗期管理

通过培育壮苗能够保证辣椒高产、稳产。当辣椒长出7~10片真叶时,高度控制在15~20 cm,茎粗4~5 mm,叶色浓绿,且没有病虫害。

1.6 栽培技术

1.6.1 起苗

移植前应使用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植物根部,起苗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对根部和叶片造成损伤。

1.6.2 定植

当早春季节的土层厚度约为10 cm,且低温保持在10~12 ℃时可以定植,打好定植垄,每畦栽两行左右,行距为45~50 cm,株距为35~40 cm。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栽培密度存在差异性,如果是早熟品种,可适当加大定植密度;如果是晚熟品种,可以适当缩小定植密度,定植完成之后应浇足定根水。

1.6.3 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能为辣椒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定植的成活率。在结果期前,要控制好浇水量,避免影响辣椒苗生长。在开花结果的盛果期,要施入攻果肥,可追施一定浓度的粪水。在结果期开始前及采收末期,要对叶面喷施肥料,可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使用,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控制施肥次数,促进果实膨大。在果实后期阶段,结合病虫害防治方式进行叶面的喷施,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4]。

1.6.4 中耕培土

如果选择露地栽培技术,在缓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的生长。在植株开花前结合施肥中耕培土两次,不仅可以促进侧根的生长发育,还能够防止涝渍。

1.6.5 做好搭架工作

在辣椒坐果后,应及时清理侧枝和侧芽部位,将植株的老叶和病叶摘除干净,保证田间的通风和采光性,促进秧苗的光合作用。在辣椒栽培过程中,抗倒伏品种不需要搭架,植株较高且容易倒伏的品种应及时搭架,将竹竿插入根旁后捆绑支撑,固定植株促进辣椒结果。

2 病害防治

2.1 白粉病

2.1.1 发病情况

白粉病主要为害茎叶,该病发生和田间的湿度、光照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在白天温暖、夜间凉爽、田间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叶面出现不规则的病斑,叶背出现霉层,并随着病情扩散,叶片大面积褪绿变黄。

2.1.2 防控技术

第一,不同辣椒品种的耐病性存在差异,应选择耐病能力强的品种。第二,采取温室育苗的措施,将硫磺和锯末混合后放在容器内,提前7 d在棚内点燃,密封24 h后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第三,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合理密植,高垄栽培,选择滴灌的方式节水灌溉。第四,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排湿。在栽培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如果必须用药可以选择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醚菊酯水分散粒剂等杀菌剂,注意叶片的正反面喷雾,提高防治效果。

2.2 菌核病

2.2.1 发病情况

菌核病病菌可以在田间越冬,第二年孢子萌发传播感染,在辣椒种植密度大、透气性差的田间易发病。该病害主要为害基部和幼果,感染的茎基部逐渐变成灰白色,湿度较大时会长出白色的菌丝。果实主要从脐部开始发病,果实表面有白色的菌丝,之后逐渐腐烂。

2.2.2 防控技术

第一,科学轮作,选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能够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第二,采取深耕措施,通过覆盖地膜有效抑制病菌的萌发。第三,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通风排湿。还可以采用滴灌技术,减少湿度的影响。在寒流到来前做好大棚内的保温工作,避免出现冻害。第四,及时拔除患病植株并集中烧毁。第五,菌核病主要出现在结果盛期,如果后期发病严重,可选择药物防治,使用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速克灵悬浮剂等,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3 灰霉病

2.3.1 发病情况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苗,染病后叶片变黄,茎叶出现不规则的病斑。在湿度较大的环境和连阴雨天气容易发病,辣椒的种植密度大、生长旺盛和管理不当也会加重该病的流行。

2.3.2 防控技术

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第二,做好大棚内的保温保湿工作,适当通风,降雨后要及时排水。第三,发现病株后要及时进行销毁,避免病情扩散。选择深翻埋土的方式也能有效控制灰霉病。第四,发病后应用药治疗,可选择速克灵悬浮剂、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等,治疗效果显著。

2.4 褐斑病

2.4.1 發病情况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染病的叶片会出现圆形、不规则病斑,严重时会造成叶片脱落,影响辣椒的生长。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加速褐斑病的扩散和蔓延,在低洼地块和贫瘠地带容易发病。

2.4.2 防控技术

第一,科学的轮作方式能够控制褐斑病的发生,辣椒采收后应及时拔出病残体,并集中焚烧。第二,夏季高温闷棚,在地面撒施石灰,翻地、浇水和覆膜,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第三,在播种前需要用温水浸泡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20 min,可提高催芽效率,对防治褐斑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第四,做好棚内的消毒工作,将硫磺粉和菌膜混合后在容器内点燃,闷熏一夜后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第五,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针对患病部位,可以使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治疗效果明显。

2.5 病毒病

2.5.1 发病情况

病毒病可以通过蚜虫传播,在田间干旱少雨和蚜虫泛滥时期容易发病。发病初期会造成叶片脱落,发病后期会导致幼果枯萎。

2.5.2 防控措施

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第二,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以在阳光下晾晒1~2 h,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使用温水浸泡种子,将种子清洗干净,放入磷酸三钠溶液,浸泡0.5 h后捞出洗净,放在30 ℃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第三,改善田间环境,争取早定植、早结果。在病毒病的高发期增强辣椒的抗病能力,做好蚜虫的防控工作。第四,使用药物防治,使用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宁南霉素水剂等。为了提高病毒病的防控效果,可以采取防蚜避蚜的措施,降低病毒病的发生概率。此外,选择药剂防控,使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硫酸锌混合后喷雾防治蚜虫,每间隔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2.6 其他病害

辣椒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病害,主要包括软腐病、青枯病、猝倒病、立枯病等。第一,出现软腐病和青枯病后,要将发病的植株及时拔除,在患病的植株周围撒施石灰进行消毒,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喷洒春雷霉素1 000倍液或使用波尔多液和65%的代森锰锌喷洒防治,交替进行药物喷洒,提高防治效果。第二,针对疫病,应使用安法利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70%的安泰生杀菌剂,喷洒7~10 d,交替使用药物。第三,炭疽病发病后主要为害叶片,会出现褐色的小斑点。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能降低该病的发病概率,发现患病叶后应及时拔除,避免病害扩散和蔓延。此外,应选择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在发病初期阶段,可以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将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混合后喷雾防治,防治效果明显。

3 虫害防治

3.1 烟粉虱

3.1.1 发病情况

该类害虫主要集中在叶背面,吸食叶片汁液,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黄,植株养分消失,导致植株衰弱,甚至死亡。

3.1.2 防治措施

第一,利用低温降低虫害的密度。第二,该类虫害具有趋色性,可以在大棚内悬挂黄板,从而达到驱虫杀虫的目的。第三,利用益虫防治烟粉虱,如丽蚜小蜂,其防治效果显著。

3.2 茶黃螨

3.2.1 发病情况

茶黄螨主要为害花蕾和幼果部位,被侵害的叶片背部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影响坐果率。

3.2.2 防控措施

第一,通过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及时地清理田间杂草。第二,利用熏蒸消毒杀螨。第三,合理选择辣椒品种,应选择早熟品种,尽早种植和收获,错开虫害的高峰期。

3.3 蚜虫

3.3.1 发病情况

蚜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变形,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3.3.2 防控技术

第一,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可以利用七星瓢虫或草蛉进行防控。第二,做好田间杂草的清理工作,发现残株病叶和杂草后及时清理。第三,利用黄板诱杀,可涂抹机油或凡士林,提高防控效果。第四,可选择乐果乳1 000倍液喷雾,每间隔15 d喷1次,防治效果明显。

3.4 烟青虫

3.4.1 发病情况

烟青虫主要为害花和果实部位,防治不及时,蛀果率高达30%~80%。

3.4.2 防控技术

收获后要深翻土壤,减少害虫的基数。做好整枝打杈工作,及时地清理幼虫和虫卵。释放天敌赤眼蜂,防控效果显著。

4 采收

及时采收能确保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辣椒果实膨大、果肉增厚变硬、果皮变色且表面光滑时可以采收,要控制好采收时间,根据市场的价格做好早采收和勤采收,提高辣椒的种植效益。

5 结束语

辣椒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确保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成为辣椒种植的关注点。为此,应利用辣椒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确保辣椒的产量和质量,为推动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彩乾.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家科技,2018(3):52-53.

[2]黄正勤,宋元周,杨自保.越夏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4(10):17-21.

[3]李连俊.辣椒栽培及田间管理措施[J].中国果菜,2017,37(10):64-65,69.

[4]张清明.遵义辣椒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与评价[D].贵阳:贵州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辣椒
无花果田间管理
辣椒之争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