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新闻“求婚何甜甜”为什么这么甜
——钱江晚报全媒体报道“第三次求婚”解析

2022-06-22 07:25张冰清
传媒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钱江晚报男友中心

文_张冰清

《何甜甜,这是我第三次求婚了!》

2022年1月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微信公号整整齐齐地发出了同题微信。一时间,何甜甜红遍全国,短视频中她对男友说的那句“我爱你,以后我要一辈子跟你在一起,但是要去抗疫的时候我还是得出去的,谢谢你理解我”,更是在催泪中鼓舞了无数人。

这一引爆全国的报道,源于两天前钱江晚报全媒体健康中心记者细心捕捉到的一条线索——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护士何甜甜的男友张亦诚两次策划求婚,却接连两次都被突如其来的驰援打乱计划,因此有想法在她驰援宁波归来后进行第三次求婚。

钱江晚报全媒体健康中心敏锐地感知这个线索可遇不可求,第一时间向钱江晚报编委会汇报,报社上下对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预判高度一致,立马开始全面策划部署。

秉持“从小切口入手、深度报道大事件”的原则,钱江晚报先后于1月5日、1月6日、1月7日连续3天推出全媒体报道,包括连续两天头版整版刊登独家报道、求婚现场直播、短视频快速制作发散、同步设计海报等新闻产品,凸显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在重大事件中的关怀与温度。

报道一经推出,迅即吸引全国媒体关注,飞速滚雪球似地发散,全媒体阅读量达上百万,视频收看达数千万,更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纷纷同步转载跟进。

在媒体融合时代,钱江晚报是如何挖掘到有价值、有温度的线索,并通过深入策划、全报社协同,将传统的纸媒文字报道和新媒体报道手段有机结合,并最终在全国获得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

事前成功策划,纸媒跨越时空

2021年12月5日,宁波市镇海区检测出核酸阳性感染者,随后开启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这轮疫情中,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90例,绍兴上虞区形势最为严峻复杂。

2022年1月1日,宁波市北仑区通报发现一例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再次引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

两波疫情发生,全省各地医疗机构星夜驰援,医护工作者奔赴各个街道、乡镇开展核酸采样工作。钱江晚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各大医院和基层机构的驰援抗疫消息。

在纷繁复杂的疫情信息中,1月4日,钱江晚报健康中心记者发现了一条特殊的朋友圈截图,那是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护士何甜甜在看完男友原本准备的求婚视频后,有感而发写下的。

由于先后驰援上虞和宁波,喜欢浪漫的何甜甜错过了男友两次精心准备的求婚,朋友圈真情实感的小作文令人动容。这个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小插曲,折射的是整个医护群体在抗疫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于是,钱报健康中心马上联系浙大二院、何甜甜男友,深度沟通后碰撞出一个想法: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刊登在钱江晚报上,等甜甜归来,男友手持当天的《钱江晚报》,来一次别具仪式感的第三次求婚。

这一策划得到了钱江晚报编委会的大力支持,马上调动各部门予以全面支持配合,更不惜纸媒版面,于1月5日、1月6日连续两天以头版整版规模持续跟进报道。

1月5日的《钱江晚报》头版,在标题制作上特地突出了“今天”——《(肩标题)第一次想求婚,女友驰援上虞去了 第二次想求婚,女友驰援北仑去了(主标题)今天 第3次求婚》,请全城来见证这场即将发生的求婚。值班总编以这样一段话概括其中匠心:报上登的都是昨天的新闻吗?不,今天的钱报说的是今天发生的事;报纸只能是看看吗?不,今天的钱报还是拿来求婚用的。钱江晚报,有用、有趣、有温度。

果然,当天,当张亦诚手持印证他俩爱情故事的钱江晚报,向驰援归来的何甜甜来了一场猝不及防的超规格求婚后,何甜甜在震惊中哭作一团,随后又无比甜蜜地答应,和男友拥抱,手中一直紧紧捏着这份无比珍贵的《钱江晚报》。

此次独家报道的策划,离不开钱江晚报多年来在健康报道领域的深耕和积淀,不仅提振了整个报社的士气,也更激励我们在浮躁的信息环境下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对待每一条优质线索、每一次报道。

事中细节感人,直播传送平凡人的真实

钱江晚报“第三次求婚”的报道同步运用直播形式,当天版面上的故事就在当天直播中演绎进展,巧妙突破时空限制。

1月5日,钱江晚报头版整版报道“第3次求婚”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的快速发展,新闻移动直播已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手段。钱江晚报也早已布局全媒体发展,一直着力于将视频直播作为拓展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用户互动的重要发力点。

和何甜甜男友敲定好第三次求婚方案后,全报社都开心地忙开了:文字记者多方采访此次的求婚故事,完成第一篇报道,用于刊登在次日钱江晚报和小时新闻客户端,同时配合视频记者制定直播计划,将“第三次求婚”的全过程通过钱江晚报官方微博、钱江晚报视频号、钱江晚报·小时新闻APP等多平台展现给大众。这一场“有预谋”的求婚,除了健康中心外,更集结了编辑中心、视频中心、调度中心、运营中心等多部门小伙伴,提前组好了“第三次求婚前后方对接群”,方便前后方配合、素材共享、及时抓取、思路探讨。

1月5日,驰援北仑刚回来的何甜甜被男友手捧鲜花第3次求婚惊喜到落泪

多部门协同合作,可谓是这一爆款报道高效高质产出的重要保证。直播现场,健康中心两位记者来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文字记者兼职主播和摄影工作,介绍现场情况、采访相关人士、把控直播流程、定格动人画面;视频记者扛着摄像机录像,同时和后方保持紧密联系,确保直播信号稳定输出。

后方,健康中心多位同事后台接应,接入信息,及时更新文字,同时将前方采访以最快速度转化整理成文,并负责统筹全报社协同;视频中心的同事同步监看视频素材,以最快的速度将直播剪辑提炼出打动人心的短视频;编辑调度中心更是多方忙碌,客户端首屏编辑即时跟进直播,官微小伙伴快速收集整理图文制作微信,创意设计小伙伴根据直播头脑风暴撰写海报文案、设计视觉呈现;运营中心小伙伴则同步推出微博直播,并进行及时全网分发……

令所有人激动的是,直播现场上演的真实故事,出人意料地感人。蒙在鼓里的何甜甜展现了小女生最真实可爱的一面,开始以为只是接受记者采访,还在一本正经介绍驰援感受,接下来突如其来的求婚场面,让她瞬时感动到语无伦次,一边泪如雨下,一边嘟哝着“我都没有化妆”……现场的同事朋友和收看直播的观众甚至后方协作的同事们都被她的情绪感染了,陪她一起笑中带泪。

这也正是直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可预见,也不可复制,最大程度保留了新闻的原汁原味,弥补了文字报道画面感和现场感的不足。

事后融合传播,短视频吸引全国纷纷转发

直播虽然能突破时空限制,和新闻事件实时同步,但20多分钟的长视频不利于后续进一步传播,视频回放的观看率往往不会很高。

随着移动智能产品的普及,短视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工信部2020年数据统计,影音播放类应用程序下载量达到797.8亿次,在我国移动应用程序中位列第三位,仅次于游戏类应用和生活服务类应用,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短视频直观的呈现效果、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创意的个性表达,契合了移动化、碎片化的应用场景,更符合当下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近年来,短视频在严肃新闻报道领域异军突起,成为用户资讯内容消费的一大主力军。

在前方记者直播过程中,后方视频中心的同事就已经着手短视频的制作。考虑到直播结束后生成回放的等待时间过长,会影响到传播的时效性,错过最佳传播时段,视频中心就在直播中同步录屏,以最快的速度收集视频原始素材。

直播一结束,视频中心就高效地剪辑出一个时长41秒的竖版短视频,浓缩了第三次求婚过程中最感人最催泪的画面,精心斟酌标题与字幕文字,在短时间内反复修改琢磨,最终呈现的作品被很多人誉为“看一次会流泪一次”。

这一短视频同步发布在钱江晚报视频号、钱江晚报抖音号、钱江晚报快手号、美丽浙江抖音号等平台,并由运营中心进行全网分发,迅速获得了火爆的热度。

很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纷纷转载跟进,都将短视频放在了醒目的位置,使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散,升级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略有遗憾的是,部分媒体在转载视频时没有注明视频来源,甚至有的媒体直接将视频镜像处理后自行发布,造成观看量和热度分流。这也提醒我们,以后在短视频制作中要增强版权意识,强化品牌标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在这个求婚现场,“钱江晚报”始终醒目地出现在画面中,这也算是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一次成功“植入”。

猜你喜欢
钱江晚报男友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
宿舍四姐妹,生日同一天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犬系男友与猫系男友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先定中心后搭配
刷新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