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损伤治疗有了新途径

2022-06-23 00:41
家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气肿外泌体视神经

视神经损伤治疗有了新途径

视神经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损伤后通常不能直接再生,因此治疗并恢复损伤后视神经功能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该院眼科学科带头人、眼科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峰教授带领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该团队近日在日本人类细胞学会会刊《人类细胞》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外泌体是视神经损伤后保护和再生的治疗新途径》的英文综述文章。该文系统阐述了视神经损伤后保护及视神经修复相关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展。

视神经损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创伤造成的直接损伤和眼部其他疾病累及视神经后造成的损伤,临床上视神经损伤患者常因对疾病认知的缺失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使得到治疗视力恢复也并不理想。外泌体有望成为这一状况的改善者,它是一种由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直径在40~100纳米的多囊泡体,含有蛋白质、mRNAs、miRNAs等遗传物质,可实现细胞间物质交换及细胞传递。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来源更加广泛,效果更强,在减轻视网膜损伤和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受损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该团队通过对近5年的研究总结确认,外泌体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成分并不是蛋白质,而是miRNA。miRNA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干预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实现,具体作用包括保护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活力及功能,促进存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延长及再生,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周围细胞增殖。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中提取的外泌体还含有促进血管生成的蛋白质和miRNA,可降低小鼠视网膜缺血的严重程度。

“会生气”的胰腺炎夺命规律被揭示

近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历经多年临床观察和分析,该医院胰腺外科黄耿文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病学期刊《消化与肝脏疾病》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一种罕见、致命性胰腺炎——气肿型胰腺炎的夺命规律。

不过,因为该病种的罕见性,截至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道。对此,专家们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和数据来开展研究。

气肿型胰腺炎属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少见类型,而感染性胰腺坏死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团队基于10余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治疗,构建了一个包含300余例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前瞻性队列和一个包含6000余例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队列,对急性胰腺炎领域这一罕见病的夺命规律进行了翔实的数据研究。

在仔细分析了所收治的气肿型胰腺炎患者的特点和病程规律后,研究团队发现,该病起病两周内器官出现气体的患者,即便医生积极救治,病死率仍很高。而起病两周后才“生气”的胰腺炎,预后和临床结局则相对温和很多。因此,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气体出现时间”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将起病两周内出现气体的这类胰腺炎命名为“早发气肿型胰腺炎”,這是真正的夺命“恶魔”。同时,研究还发现,“会生气”的胰腺炎爱挑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等机体抵抗力较差的患者“下手”。这意味着,发现早发气肿型胰腺炎患者,医疗人员要及早干预和治疗。719D8189-C83B-4DA1-9864-9C0E99FD3FCD

猜你喜欢
气肿外泌体视神经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循环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外泌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