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遗漏的教育

2022-06-23 00:45佘江涛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

摘要:教育是塑造人、弥补人、提升人,涉及人格、感觉和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判断和思维。涉及心智教育的门类很多,依次应是: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教育、考试教育。没有前四种教育,教育最好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单相度人,更多的是培养了一批就业后不再自我教育的“打工仔”。但现实中,前四种教育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

关键词:教育;心智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是育人还是划分阶层,是一个严酷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的选择。

本文主要探讨心智教育,不谈论和身心相关的劳动教育和体育。在劳动教育需要和科技、其他教育融合的今天,许多人依然认为这种教育是浪费时间。手工劳动数千年来被集体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鄙夷着,这在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评判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劳动关系到我们的手,关系到我们的心智和实践,关系到我们存在的意义。有时想到,少了劳动带来的快乐的多巴胺和先苦后甜的内啡肽,人生要缺失多少乐趣,尤其会缺失自我组织能力和生存能力。

涉及心智教育的门类很多,从大众偏好和熟悉程度来看,依次是:考试教育、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但教育是塑造人、弥补人、提升人,涉及人格、感觉和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判断和思维。因此,笔者以为这个次序不对,后四种教育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它不符合素养教育的趋势,不符合文明社会塑造人的原则,也不符合未来社会不确定性的、更具挑战性的生态,不能满足人对未来社会的顺应和同化。一个人一生的教育资源如果只来自单一、强迫、偏执、完全功利的考试教育和残缺不全的课程教育,是对人最大的扭曲、压迫和限制。所以,我认为次序应该颠倒过来: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教育、考试教育。没有前四种教育,教育最好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单相度人,更多的是培养了一批就业后不再自我教育的“打工仔”。

塑造由本能、本性、社会性、精神性等构成的人格最难,人和人最终的差异在这里。年老的时候,感觉和直觉会迟钝,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殆尽,判断和思维会衰退,唯有人格会凸显出来,支撑我们一生的精神力量会凸显出来:大多数人都脱掉了面具,消极地回归了本能和本性;少部分人也脱掉了面具,积极地回归了本能和本性;更少一部分人,脱掉了面具,面对内心深处的阴影,吸纳集体异质,审慎进化,形成丰富、强大、完整的自我。无论是积极回归还是审慎进化,教育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遗传基因和集体无意识,但童年的经历和经验对塑造人格至关重要,即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多数人包括我,几乎不了解家庭教育,它被忽视了。除了忙于应付兴趣班层面的教育,还有各种衔接小学课程的教育——超前传授一些基本的算数、识字、思维等(越学越早,恨不能从怀孕的第一天就开始智力教育),而塑造人格的教育,便指着小学、中学、大学。岂不知,到了小学,人格,尤其是其无意识的人格底层已经形成。

塑造接收信息的感觉和处理信息的直觉,也很难。它们通常通过有意识的艺术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艺术氛围得以实现。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完成技术训练之后,在发现它缺乏功利主义价值之后,就普遍匮乏了。最后,艺术教育就成了少数人的谋生之道,或极少数人的艺术之道。至于美术馆、画廊、音乐厅等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就更为稀缺。我们缺少分布美术馆、画廊、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标本馆等的伟大街区。我们缺乏热爱艺术、浸染其中的艺术教育。但我们的感觉、直觉,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审美表达,又特别需要艺术教育,我们对人的生存状态、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也特别需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艺术教育,一个人能感觉和直觉到美,感觉和直觉到审美的表达力,感觉和直觉到思想的理性、非理性、无意识的洞察力。

塑造个人、社群、社会、国家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很难。除了艺术教育,它通常通过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交叉、融合的STEM或STEAM课程实现。在考试教育尤其是单一、强迫、偏执、完全功利的考试教育的重压下,在课程教育和通识教育尚不能充分实现的环境下,创新教育几乎是一个昂贵的奢侈品。

创新教育不同于课程教育、通识教育,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引领,打通和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程,旨在以科技创新改变未来、创造未来,提高国家各个领域和层面科技竞争力的教育。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创新教育的拓展非常困难,要突破现有对考试教育的偏爱,对课程教育的偏科,对通识教育低层次的滥用,尤其是对创新教育自身定位的认知和其实践的建构,包括: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其他课程尤其是理工科课程核心部分的融合和延展,与创新科技企业的合作,对自身课程的评估和推广。真是“内外交困”、超级艰难。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创新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升级教育。升级的路径,一方面要靠自然而然的溢出和涌现,一方面更需要依靠人为的组织化、系统化的推進。“双减”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塑造接收信息的常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理性思维,更是一件难事,需要通识教育和课程教育的完美结合。不过,我们虽然缺乏形式逻辑课程和完备的学科通识教育,但有比较系统的课程教育基础,只要落实到位,实现通识教育是完全可能的。从涉及心智的课程教育来说,它们服务于知识和精神的培养,以社会服从、合作、共同理念、方法、信仰、专业的系统知识的建立为基本原则。

如果为了考试教育而放弃了通识教育,尤其残缺了课程教育,无疑是走上了一条终身逼仄的道路。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教育。

如果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课程教育中又放弃了形式逻辑课程,会使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得不到提升,通识教育和课程教育都会大打折扣。

当下,我们广泛重视的是掌握和测评知识点的考试教育。教育成了社会对人的筛选网,而不是育人的公器。教育行为公开和私下,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比例紧紧围绕考试展开。判断和思维不再重要,价值观的方向、世界观的系统结构和事实逻辑、方法论的重点协同都不再重要。A348EA34-164F-4282-BCC8-B5B73D30B545

考试教育服务于人的本性,本性是人的社会性积淀,它寻求功利。考试教育主要满足于人的基本生存、就业谋生的需求。即使以上五种教育也很难从根本上改造人,人的本性、社会性强大而“坚硬”,多数人只能掩饰、压制,很难提升、超越。在本性强大的社会里,以上五种教育往往难敌一个考试教育。考试教育甚至很容易退化为单一、强迫、偏执、完全功利的考试教育,和其他教育完全脱钩。知识被完全压缩成知识点,被压缩成考试知识。考试知识又被压缩成应试技巧,被压缩成测评速度。它不仅发生在经济起飞、急功近利时期,其基因强大,古已有之,于今为盛。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在非有机的、碎片的知识和信息比较容易检索、获得的时候,有机的、结构化的知识变得更加重要。没有判断和思维,我们获得不了由系统结构、事实逻辑构成的知识树,获得不了可以生长、融合、迁移的知识树,只剩下碎片化的固定联想,技高一筹的只是联想的速度而已。

退化的考试教育(单一、强迫、偏执、完全功利的考试教育)受到完全功利主义的心态主宰。和不断上升的功利欲望相比,优质教育的资源供给永远是稀缺的,并且会变得更为稀缺,加剧资源和配置的矛盾。只要从经济学角度就可以理解这一“魔力心态”。对多数人而言,“魔力心态”是强大的集体意识和无意识混合的心态,是上千年都难以走出来的心态。加上多数人童年考试失败的记忆、成年生存竞争的压力,使得功利主义的心魔愈发强大。在功利主义面前,退化的考试教育没错,但我们怎能眼看着孩子的人格、感觉和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判断和思维在普遍的焦虑中被毁灭,甚至自我毁灭?考试教育,尤其是退化的考试教育是许多人内心巨大的阴影。即使到了成年,许多人依然梦见它,并把它作为集体无意识传导下去。

如果教育只剩下考试教育,就是最糟糕的教育。它让人生毫无意义,变成了纯粹的占有而非生存。

当意识似乎愿意解放自我的时候,无意识也不答应。多数人必然为社会公认的、单一的权力和功利标准而活着,内心深处真实的教育仅限于十分简单的社会权力和经济利益获取的水平,是为了单一生活选择的教育、永遠物质饥饿的教育,很难实施理想的教育。约束、改造考试教育,特别是消灭退化的考试教育,首先只有改造人心了。

伟大的教育(也许就是内涵饱满的素质教育)是综合的,也是稀有的,是六种教育的贯通融合:前三种统领后三种,尤其约束第六种。

要成为完整和丰富的人,我们要接受这六种教育;要融入现代社会,在当下生存,我们必须接受通识教育、考试教育,尤其要去体验考试教育的单调、无趣、压抑、失败和沮丧。考试教育会长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磨练意志、顺应社会、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路径。只是它容易让人走火入魔,我们要有巨大的反功利心力方能驾驭。

多数人首先屈从于考试教育,当这种教育结束后,他们的内心已经受尽了折磨,感觉什么教育对自己都是痛苦,想要统统放弃,这就是考试教育引发的普遍心理障碍。多数人从此落进手机里,被信息和视频投喂,成为一个手机信息茧房的囚徒;同时,通过心理补偿机制,把教育的焦虑和压力传导给下一代。成人读书越来越少,逼着儿童读书越来越多的现象就是明证。

快乐教育和教育快乐只是教育及其功能的一小部分。如果教育都是快乐的,教育就失败了。无论哪种教育都包含学习的痛苦,都是和人熵增(人就是想躺平的)的本能冲突、对立的。好的教育有助于产生较为均衡的多巴胺和内啡肽。

以上六种教育最初都是依靠它者实现的,当最终实现了不断的、终身的自我教育,教育就大圆满了:实现了外在规训向自我规训的转化,实现了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化,实现了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

思来想去,本文是写给自己的,构建了自我想象的教育世界,补偿自身残缺不全的教育。我是残缺不全但比较快乐的教育产物。在我身边,这样的教育已经不多见了。(佘江涛,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编审。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著有《走向未来的出版》等。)A348EA34-164F-4282-BCC8-B5B73D30B545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