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里的“真相”

2022-06-23 01:22林蕴博
中学生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真相重男轻女小莉

林蕴博,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教学精英,长春市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中学一级教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青春期家庭教育等。主持吉林省教育学会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心理校本选修课例研究》《高中生心理咨询现状及特征分析》等,心理咨询累积时长超过5000小时。

小明为他的好友小莉求助,他说小莉近期出现过几次自杀念头,前几天还把腿伸出了窗外,幸好被他及时拉住……

小莉曾告诉小明,她的家庭重男轻女,父母对她十分冷漠,不支持她读书,自己最近吐过几次也没人管,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情。

了解情况之后,我通过小明约谈小莉。首次面谈,小莉显得十分局促,对待我的态度恭敬得有些过头,用“不敢在老师面前放肆”的姿态,全程蹲在我身旁。

小莉很感谢小明对自己的帮助,也愿意与我谈心,于是我尝试进一步了解小莉:

我:听小明说,爸妈对你不是很关心?

小莉:我爸妈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奶奶现在还在农村,我小学也是在那里读的。我家里非常重男轻女,我要是没考上重点高中,现在应该已经在打工了;不过虽然考上了,能来这念书也费了好大劲!我奶奶和爸爸都因为我是女孩不喜欢我,奶奶说女孩读书没用。虽然妈妈不重男轻女,但妈妈在家里说话没什么分量。尽管我考上了,奶奶也跟爸爸说不让我读,爸爸又很听奶奶的话,所以,当时为了读书,我在她的院子里跪了很久,奶奶才勉强同意。我跟她承诺说上学的钱算借我的,我上大学后,打工赚钱还给他们……

我:竟然会有这样的事?!

小莉:不止呢,我当时承诺了好好学习,报答他们,所以上高中后,我妈管我很严,我很努力学习。但是咱们学校竞争太激烈,我这么努力,才能维持在中上等,不如初中排名靠前,所以爸妈都不满意。

我:不满意的意思是……

小莉:会批评我,会打我。

我:是气急了才打?

小莉:想起来就打,考得不好的时候打得最凶!让我跪着,扯头发,扇耳光那种。

我:最近打过吗?

小莉:打过,因为我上次考得不好。

我:你最近身体不舒服是吗?父母知道吗?

小莉:知道吧,我在家里吐過两次,我妈都知道。

我:你没让父母带你去医院看看?我听小明说,最近一周上课时,你出去吐了几次,你的朋友都很担心!

小莉:我不敢让爸妈带我去,我现在成绩不好,在他俩眼中我都快没资格活着了,哪还敢要求别的!

……

从小莉的说法来看,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但仍有三点值得思考:

1.若真如小莉所说,父母对其十分冷酷,动辄打骂,以其描述的动手程度,上学时,同伴会有所察觉,而小明并未反映这一情况。

2.小明提到了小莉两次“自杀”行为,一次是在学校,一次是晚上,与小明通话1个多小时后,突然表示想要自杀,便从家里跑出去,小明赶去阻止,而最终小莉说因为害怕,返回了家中,二人没有见到。之后小明便提议,同其父母谈谈,被小莉阻止,小莉说不能被父母知晓,怕遭到 “管教”。但是“晚上打1个多小时电话”“半夜从家里跑出去”,与父母的严格管理相矛盾。

3.小莉在叙述个人悲惨遭遇时,情绪十分平静。

因为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又因为小莉几次提到“自杀”的想法,已经达到需要突破保密协议的条件,于是我在小莉同意后,约谈了其父母。

见面时,我询问了小莉最近在家里的情况,父母表示小莉的情绪一直很正常,虽然平时交流不多,也确实有过互相不理解的情况,但父母认为“这是想法不同”造成的,不存在严重的问题。对于小莉的学习,父母确有期待,也曾因成绩不理想言语讥讽。当问到是否曾用“打”来教育时,父母连连摇头否认,并说初中后就再没有打过了。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还询问了一些细节。包括:是否发生过晚上小莉一个人从家里出去,过一阵又跑回来的情况;最近在家里小莉有没有呕吐过,都被其母否认。

在交流中得知小莉父母都是公务员,确实是农村出身,小莉初中时才搬到这里。父亲工作较忙,主要是母亲在照顾她,父女沟通较少。初中之前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确实重男轻女,后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搬到城市,现在很少回去,联络不多。

父亲承认对小莉关注不够,许多事情都不清楚。母亲说小莉上初中后,习惯一回家就呆在自己房间,不让打扰,所以沟通较少,也没有特别严格的管理。小莉在家时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一定程度的自由,多数管教均与学习有关,其它方面因未发现问题,没有关注。

单从与父母的交流看,小莉与父母缺少有效沟通。确切来说,父母与小莉几乎从未形成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关系。而在小莉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更加不了解小莉的内心世界,小莉也很少主动敞开心扉。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高峰,这个阶段内心有许多冲突和矛盾,一直在尝试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他们会不停地审视自己,通过外界的反馈评价自己,根据反馈和评价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于青春期的个体而言,环境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家庭和学校都很重要。

面谈的最后,我建议家长多去了解孩子,尤其父亲,可以从了解她的好恶开始,尝试理解她,让她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关心和喜欢,多去发现孩子各方面的优点,积极引导孩子。

因为父母与小莉的说法差异较大,其实我也可以再次约谈小莉,或者通过家庭咨询的方式,明确事情的真相,并以此“真相”来教育小莉或是批评家长,但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不能那样做。

真相一:小莉父母说了谎。那么由老师摊开他们家里的“丑事”,即使父母接受了批评,回到家后,小莉的境况可能不会改善,很可能更糟。

真相二:小莉说了谎。她的“悲惨遭遇”是假的,她为了使“悲惨”真实起来,表演了一些“情节”,而当好友向老师求助后,为了不被拆穿,只能继续说谎。小莉最初编造这一切,大概是因为渴望关心,当小明等优秀又善良的异性同学开始关心她,她的行为就获得了正强化。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种行为持续获得正强化,这种行为将被保留下来。所以每当小莉渴望关心时,她便会继续这种行为。

所以真正的“真相”是小莉缺爱,而父母的爱才是小莉最需要的。我告诉小莉,我会一直陪伴她,在她需要倾诉的时候陪伴她;同时告诫小明,关心同学要量力而行,不能再晚上独自一人离家,若遇紧急情况,需有家长陪同,并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最终,在小莉这件事上,我放弃追求事实真相。在心理教育工作中,我的工作目标,我付出的所有努力,有更为重要的目的: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快乐成长,获得幸福。所以当“真相”很大程度会伤害到这个“目的”时,我们选择放弃那个“真相”。

编辑/李鹏修

猜你喜欢
真相重男轻女小莉
父亲阻止婚事 女孩怒告亲爹
Boy Crazy
有“很”不写“很”
孵化器死亡“真相”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最不能撞的车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女生比男生成绩好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关系初探
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