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电力经济中成本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2022-06-25 11:42翟立丽
南北桥 2022年4期
关键词:成本经济管理

[ 作者简介 ]

翟立丽,女,山西临汾人,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税务。

[ 摘要 ]

在企业电力经济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如何控制电力经济运行成本、做好成本运营管理工作,成为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本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和问题,随后总结了成本运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

企业;电力经济;成本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4.010

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企业做好成本运营管理工作,把握电力市场变动规律,统筹协调各种因素分配,方可在电力经济领域争得更大效益;因此企业要总结成本运营管理的合理路径。

1 成本运行管理重要性

1.1 确保企业经营科学

成本运营管理与企业经营科学性呈正比关系,若能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成本运营管理体系,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保证,电力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真正实现企业效益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也是企业管理模式革新的重要体现。企业电力经济竞争力的表现,就是在既有条件前提下,靠近经济模式效益最大化的区间。成本运营管理则为电力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堅实保证,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电力经济的运行状况。成本运营管理并非一成不变,对于企业应变能力有较高要求。企业在执行成本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成本管理的优化路径,注重市场因素的导向作用,统筹考虑电力市场因素,作为企业拟定电力经济运行模式、设计电力经济产品的重要切入点,增强电力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1.2 提升管理水平

成本运营管理是反映企业管理能力的一面镜子,如果真正贯彻落实成本运营管理要求,意味着科学合理的管理思想可以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对于企业电力经济也是如此。企业对于电力市场的分析与掌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快、更精准地在市场环境中定位自身,有助于企业量身定做最优质的电力经济运行方案,控制成本并追求更高层次的效益。在成本运营管理方案指导下,企业懂得如何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一切以优化电力经济模式为切入点,管理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1.3 提升经济效益规模

企业的稳定运行,需要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支撑,这与成本运营管理的目标完全吻合。借助成本运营管理,妥善统筹管理关于电力经济的各项资源,为电力经济注入更多科学性因素,最大限度避免低效使用企业资源的现象。基于成本运营管理模式,全面掌握企业电力经济领域的全部支出,例如人力支出、设备支出等等,综合利用电力经济各项支出数据信息,细致掌握企业电力经济的成本状况,为拟定经济优化与成本控制方案提供有效依据,多角度扩展企业电力经济的效益点。

1.4 引导企业建立发展战略

企业长久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战略的支撑,以成本运营管理为依托,为企业拟定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指导,实现企业经营发展定向效果。企业执行成本运营管理的过程,也是定位自身、全面认识自身的过程。通过成本运营管理,更加明确企业电力经济的竞争优势点与不足,不断提升电力经济的竞争能力,在巩固优势项目的同时不断弥补劣质项目的缺陷,为电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电力经济发展与电力用户的需求关系密切;成本运营管理需要融合先进技术,精准定位客户的用电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的产品,推动企业电力经济做优做强。

2 成本运行管理问题

2.1 管理制度问题

拟定成本运营管理制度时,对企业情况掌握不足,成本运营管理方案未必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乃至金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电力经济成本与效益,但是根本问题仍然在于成本运营管理制度。诸多企业建立的成本运营管理制度调整空间不足,应对复杂多变的电力经济市场环境的能力有限,呈现出滞后性的特征,在市场因素发生变动一段时间后,方可调整成本运营管理制度并予以响应,往往会错失电力市场竞争的最佳时间点,间接降低电力经济的效益。由此可见,成本运营管理的滞后性非常致命,不仅如此,部分企业的成本运营管理制度不够深入,凸显了对于成本运营管理的浅薄认识,与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不合拍。

2.2 方法落后

成本运营管理执行效果与采取的方法关系密切,在成本运营管理场景中,经常出现执行管理制度方法呆板的现象,围绕成本运营管理拟定的目标也偏保守,执行过程比较被动。传统的企业电力经济模式仍然采用成本运营管理目标下达方式,管理部门拟定成本运营管理方案和目标后,下发到其他部门具体执行。长此以往,企业电力经济体系的主动性明显降低,业务部门仅仅是被动执行成本运营管理任务,工作过程缺乏主动性,不利于调动企业全员参与成本运营管理的积极性,最终降低成本运营管理效率。

2.3 成本考核不到位

参与到电力经济的企业部门,原则上都要承担成本运营管理责任。如果要提升这些部门的成本运营管理的主动性,建立成本考核机制必不可少。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成本考核的重要性,或者是对电力经济中有关成本的项目认识不到位,导致成本考核体系使用价值较低。例如,企业始终无法厘清发电成本与发电规模之间的联系,发电生产流程控制能力不足,高质量的成本考核也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电力经济中包含不可控成本因素;如果企业对不可控成本因素的重视力度不足,意味着抵御不可控成本因素影响的能力明显偏弱,直接暴露成本考核的弊端。对于电力经济中的燃烧成本、煤炭购入成本等其他成本因素也会如此,成本考核体系没有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因素,必定影响成本考核结果。

2.4 数据意识、信息意识不强

成本运营管理的核心在于数据,在成本运营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数据信息的作用。如果企业没有数据意识,也没有应用信息化模式的行动,意味着成本运营管理低效运行的局面难有改观,也不利于企业掌握电力经济体系的数据变动状况,降低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电力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结果,对于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意义重大。缺乏信息化模式的支撑,意味着成本处理精细化程度偏低;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缺少精准掌握成本变动规律的依据,电力经济成本控制能力难以增强。电力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缺乏数据因素支撑,意味着电力经济体系资源分配始终难以靠近最佳方案,也就无法获取最优质的成本运营管理效果。

3 成本运行管理措施

3.1 优化成本运行管理体系

成本运行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电力经济的运营效果。企業应当对自身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当前经济状况拟定成本运行管理方案,确保成本运行管理路线合理可靠,并梳理成本运行管理方向。围绕企业开展的电力业务拟定预算方案,合理分配企业电力业务资源,确保配电业务、输电业务有序开展,不断提升成本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另外,要在企业范围内加强成本意识,注重企业常规业务与成本运行管理的融合度,使得成本运行管理更加有效,推动电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2 融合创新意识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能脱离创新意识,对于成本运行管理也不例外。开展成本运行管理工作时,需要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层次,注重企业的经营开展,以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为切入点,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注重成本运行管理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的融合,加强对市场因素和市场走势的把握能力,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注意企业经营与资本运营模式的融合,逐步摆脱单一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构建多元化的成本运行管理模式,为企业经营注入多元化因素。围绕成本运行管理的要求建立人员培养体系,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人才在成本运行管理中的引领和先导作用。

3.3 发挥数据作用

数据在电力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对于企业运用数据的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开展情况,已经构建了相对成熟的成本运行管理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还需要建立非结构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实时沟通交流的优势,加大对企业电力经济相关数据的检索力度,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收集的电力经济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准确掌握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能级。通过挖掘数据,确定市场环境内对于本企业的评价以及信誉状况,因此数据发掘实际上扮演了舆情分析的角色。从成本运行管理角度出发,做好营销工作、准确定位营销对象,则会降低企业电力经济体系中关于营销的成本开支。成本运行管理对于企业的营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建立精准化营销体系,准确收集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企业动态监控检测体系,加大市场数据的收集分析力度,并做好市场变动的跟踪工作,通过深入剖析数据资料拟定后续成本运行管理方案。借助数据因素掌握客户状况,形成企业电力经济客户的画像,为现有客户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巩固企业电力经济市场规模并挖掘潜在客户。借助成本运行管理优化企业管理层次,发挥改革对于企业电力经济的重要作用。对于传统数据和非结构数据要一视同仁,在充分应用数据的同时,探索合理应用数据信息的有效渠道。完整记录企业电力经济的运行状况,包括企业的产品、客户服务与客户反馈情况,重点定位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改良成本运行管理方案的依据,使得企业发展战略真实可行。企业上下要有融合数据的意识,做好企业运行数据分析工作,突破常规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桎梏,积极面对电力经济中的弊端,通过优化电力经济模式,提升企业电力经济的创富能力。

3.4 融合信息化模式

成本运营管理涉及企业电力领域的运营信息,根据电力经济信息了解企业当前的经济运转情况,为企业应对经营中的疑难问题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化技术则为成本运营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借助信息技术的绿色属性,有效提升成本运营管理的针对性,与绿色成本运营管理的理念吻合。执行任何成本运营管理任务,都要秉承“数据先行”的原则,严格落实每一个流程环节,确保成本运营管理操作符合规范。优质的成本运营管理,应当有效降低企业电力经济成本支出,在带来更大规模效益的同时,保证企业电力经济的健康度,这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要求。利用信息要素构建动态化成本运营管理模式,统筹管理企业现有资源,使得企业资金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到位。从企业电力经济角度出发,物流和现金流是必须关注的两个要素;借助信息化模式,电力经济领域的物流和现金流的调配更加灵活,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出产效益明显提升,提升企业生存与经营质量。基于信息化模式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企业基于信息平台交流关于成本运营管理的事宜,探讨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注重部门信息共享,提升成本运营管理的效果。

3.5 规范成本核算

成本运营管理的运行效果离不开先进理念的引导和支撑,成本核算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企业需要重视并持续跟踪成本运营管理体系,发现其中的弊病并完善管理体系。企业要关注到企业电力经济的流程环节,将成本运营管理做精做细,对于企业各部门在电力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责有清晰到位的认识。企业要依据每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要求并融合成本运营管理理念。例如,企业采购部门负责企业电力物资的采购、仓储等任务,结合部门工作情况不断优化仓库采购等环节,逐步优化采购体系。企业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定期考察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工艺流程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部门工作要求,并作为拟定成本核算方案的重要切入点。同时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方案与电力经济的运行状况吻合,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的合理性,使得成本核算在企业电力经济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3.6 加大成本考核

成本运营管理目标的落实,需要企业内部上下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应当在成本角度加强意识培养和督促,由此涉及成本运营管理的考核制度。若要建立优质考核制度,就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态,以及企业预算体系的特征,确保成本核算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影响企业电力经济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拟定成本考核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确保成本考核制度的操作空间,使得成本运营管理达到预期效果,每个环节的任务都能够妥善落实。企业电力经济成本因素复杂,潜在的不可控因素类型较多;因此在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过程中,要将每项考核指标做精做细,秉承精细化原则保障成本考核方案合理。优质的考核方案应当将不可控的成本因素逐步转化为可控因素,提升企业控制电力经济成本因素的能力,不断健全成本运营管理目标。

4 结束语

成本运营管理可谓是企业面对的永恒课题,在成本运营管理的进程中,要有动态化、精细化的意识,及时跟踪市场动态,将成本运营管理的每项任务做精做细,不断提升成本运营管理的执行效力,为企业争得更大的电力经济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高永娥. 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财经界,2021(27):67-68.

[2]杨敏. 浅析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2):103-104.

[3]王健. 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20(3):21-22.

猜你喜欢
成本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管理的另一半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