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对自然的信仰与敬畏

2022-06-25 11:51程慧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萨满纪录片

摘要:《最后的山神》是作为一部记录人类文化与社会现象的纪录片引起人们注意的,这部纪录片1993年获得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该纪录片让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老萨满孟金福的原始狩猎生活走入大众视野,鄂伦春族原始的自然崇拜行为及文化心理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该片凭借其对人类文化的深度思考、丰富生动的画面、内涵隽永的解说、精心摄取的细节以及直击心灵的背景音乐,成为一部经典的纪实风格纪录片。而片中所要表现的信仰自然这一主题在提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社会又有可贵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鄂伦春族萨满人崇拜自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画面、解说、细节三个方面阐述经典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以凸显其信仰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以及这一主题带来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萨满;自然信仰;主题表现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230-03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诞生了众多高质量的纪录片。在这些纪录片中,有一部分是以记录人类文化与社会现象为主旨的。1992年,导演孙曾田拍摄的《最后的山神》堪称经典。这部纪录片带观众走进了鄂伦春族人的世界,带观众一起体会居住在那里的萨满人对于自然的原始崇拜。

在提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社会,《最后的山神》具有可贵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最后的山神》中画面、解说词等诠释信仰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

一、萨满人的自然信仰

萨满人有一系列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带有原始自然崇拜的痕迹。比如“送魂”,鄂伦春人会为死去的人举行送魂仪式,遗体入棺以后,采用传统的风葬或土葬,让死者的灵魂在山林中远去,这一传统风俗在《最后的山神》也有所展现,观众可以看到松树上的吊棺。鄂伦春族的萨满信仰及萨满文化是在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时代里,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大崇拜意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成形的原始宗教形式[1]。

除此之外,萨满人的音乐、服饰、神器等传统艺术形式也流露出他们心中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拜。他们认为音乐即生活,萨满音乐大都是宏大嘈杂的鼓、铃声,鼓乐在跳神中的地位很重要。萨满人对服饰也非常重视,有神帽、神衣、神裙、神手套、神鞋等衣物,这些都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如“神帽”要用到狍和鹿角;“神衣”由蛙、四脚蛇等动物的皮缝制。萨满神器包括神鼓、鼓槌、腰铃、神杖等。神鼓在所有神器中最为重要,在萨满人心中,神鼓能够通神,一旦敲响神鼓,不论神灵在哪,都会马上来到萨满巫师前听从指令。

《最后的山神》结束时,观众看到孟金福“全副武装”地跳起萨满舞。萨满人把自然看作万事万物灵性的起源,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超脱,完成神秘仪式之后,萨满法师依旧会回归现实生活,就像《最后的山神》中的老萨满孟金福,给观众的感觉很亲切,他会生火煮食,会哼着歌,会有自己的子孙后代,而非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向观众讲述了东北大兴安岭最后一位老萨满深居山林的狩猎故事,为观众剖析了萨满人崇拜自然的传统文化及心理,也让公众了解了这一古老民族敬畏自然、敬畏山林的神圣性。

二、《最后的山神》主题表现

《最后的山神》用极具真实性和生活化的镜头,展现了古朴的原始环境和老萨满人对自然生灵最虔诚的敬畏。在亚洲广播电视联盟第30届年会上,评委会主席罗伯特·保尔德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一语中的:“从头到尾把一个不为人知的游猎民族的生活及内心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整部纪录片注重以时代的变迁为注脚,展现鄂伦春人延续久远的生存方式,去观照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丰富形象的画面、内涵深广的解说词、细心捕捉的细节以及随情而起的背景音乐,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

(一)丰富生动的画面

电视画面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法和表意系统。《最后的山神》是经典的纪实风格纪录片,其中的画面语言真实而又生动,让大众了解到不一样的山林狩猎生活。很多画面安排精巧,有很深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自然的信仰。

孟金福和他的妻子丁桂琴,生于山林,长于山林,对山林的记录自然成为这部纪录片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最后的山神》中有很多画面是他们生活的场景,冬天的大兴安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山峦茹莽,辽远苍茫,表现了山林之魂的神圣、庄严、肃穆。夏季来临的时候,大兴安岭又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纯净自然,好比鄂伦春人澄澈、透明、圣洁的心灵。就连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孙曾田回顾起该片的创作时,也说报这一选题的初心就是源自心底的情感。自幼生长在东北,大气磅礴又寂静肃穆的冰雪世界早在他心里生了根。

他说:“这些年跑遍大江南北,每到北方即便是荒山大漠,也能让我眼潮心跳;而南方的小桥流水,我只能欣赏,很少感动。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可能是想通过这一题材来表现珍藏于自己心中的那种北方情结吧!”[2]

《最后的山神》中还有一个堪称经典的画面:又有一棵刻有栩栩如生的山神树被砍倒了,孟金福“有一种自己被砍伐了的感觉”,“他瘫坐在山坡上”。长镜头里,孟金福显得极其渺小,天空中零星铺洒下来的点点光线成了逆光的光源。世代依靠自然生存的鄂伦春人,山神对他们而言是自然力的化身,山神没有了,山神赋予的灵性之光也消失殆尽。此番画面将孟金福在其信仰遭到破坏之后的悲哀、失落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位萨满老人是孤单的,在定居为大多数鄂伦春人所接受并习惯的大环境中,他只能独自走回山林。但他并不孤独,他的内心执着而又充满信念,是踏实的、稳妥的、安全的。

《最后的山神》之所以让人难忘,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片子中有一系列真实生动的画面,不仅表现了孟金福生活环境的独特,而且表现了他心中的信仰,塑造了一位信仰自然、敬畏万物的萨满老人形象,淳朴、善良、忠诚。

(二)内涵深刻的解说词

《最后的山神》中的画面给人直观生动的感觉,无论是那反复出现的山神像和狩猎祭拜的场景,还是白雪皑皑的山林和迷蒙的月色,都传递着异常丰富的信息,加深了人们对鄂伦春族信仰自然神这一传统习俗的了解,让人们走进孟金福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一颗古老而又有着坚定信仰的心。

值得注意的是,与画面紧密结合的解说词也起着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解说词,是一种应用型文体,它在纪录片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解释、说明片中的人物、场景。《最后的山神》里的解说词不是很多,但很经典,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让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又听到了对于画面的阐释,从而达到更深一层的了解。

《最后的山神》在解说词的安排上也深入人心,有水到渠成之势。整个片子,解说词很少,当需要概括和议论时,其实声加情节的铺垫就已经达到火候,这时候,再推出解说词,不仅合情入理,不构成强势灌输,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深化主题、凸显主题,使主题表达内化成观众心中的认同之感和赞叹之情。例如,片中桦树皮被制作成桦树皮小船以后,桦皮船被人们扛着走向河边的背影,还有一条小狗跟随着,这样的画面充满生的韵味,这时候,解說词说:“大自然在赋予人类衣食的同时,也把思想和智慧赐给了我们……”使观众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不禁为大自然的力量折服,更惊叹于人类的智慧!这番体会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对这位萨满老人信仰自然、敬畏万物有了深刻的理解,纪录片的主题由此得以显现。

同样,引人深思的解说词还有“定居像无形的墙,隔绝了鄂伦春民族人的过去和现在”。郭宝林一家和孟金福夫妇回到森林里,两家人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几十年来内心沉淀的对山林的感情千差万别,“孟金福的山林是夹带灵性的,而郭宝林的山林就只是山林”。一句简短有力的解说,把远离山林生活、长大的新一代和有着古老生活传统的老一代鄂伦春人的灵魂差异表达得非常通透。这种差异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差异,也是内心有无自然信仰的差异。

《最后的山神》中简单质朴的解说词之所以内涵深广,有着发人深省的力量,还在于创作者对整个纪录片主题的清晰把握。导演孙曾田说,拍摄纪录片的全部过程,自己心里都有一本草稿,片子剪辑完成后,最后的解说词只需化作文字,稍作推敲打磨即可。“先完成解说词的创作,再对照解说词编排画面,会淡化声画语言自身的创造性,甚至会机械地演变为以画面来图解对应的文字”。

孙曾田创作纪录片的这一观点对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理念中纪录片以画面为主、以解说为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认知思路和借鉴经验。

《最后的山神》之所以取得成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处理好画面的同时,配上了恰如其分的解说词,使观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如同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使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观众眼前慢慢明晰起来,也使该片表现的信仰自然的主题在观众心中渐渐得到认可。不可否认,当主人公孟金福信仰山神的行为和言语被屏幕前的观众认同和理解时,他心中对自然的信仰,他身上流露出的信仰的力量也自然而然在无形中感染着观众,被观众接受和理解。

(三)细心捕捉的细节

细节描写是选取生活当中一些细小但具有典型性的情节画面,加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刻画。具体来说,细节描写常见于对人物、景物和场景的描写中。同样,缺少了细节,就不能形成生动的、逼真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看起来很细碎,好像可有可无,但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创作者精心设置的,有着很强的表现力,绝对不能随意去除或更换。细节运用得好,往往能将人物性格、人物内心世界和盘托出,让观众欣赏、评价。

综观《最后的山神》,观众可以察觉到创作者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展示。既有动作细节,又有物件细节。将鄂伦春族老萨满传统的信仰自然神的风俗细致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展现了鄂伦春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灵。

有一些细节展现了孟金福淳朴善良的内心世界。例如,孟金福那把跟随他多年的猎枪,适配的子弹型号如今很难再找到,但他还是坚持不换,并且不愿意用套索、钳夹捕获猎物。他割桦树皮时十分小心,不伤到树干,这样到第二年,桦树就会重新长出一层树皮。这些都反映了孟金福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在山林中长大,自然对山林有特殊的情感。在他心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山林的馈赠。这样的感激之情,已经成为孟金福心中的信仰了。

除了这些动作细节之外,片中还有一些物件细节也值得注意。例如,开头映入眼帘的红布带,这些红布带被系在马尾和猎枪上,还有捕鱼之前女人会专门用的柳条、用桦树皮做成的窗花和器物、刮胡子用的小刀具、跳神用的萨满鼓等,这些都带有鲜明的鄂伦春民族特色和生活印记,也是属于他们特有的情感表达小物件。在这些传统的习俗中,观众可以看到自然崇拜的痕迹。观众在对这些古朴风俗发出赞叹的同时,也会为鄂伦春人心灵的淳朴所感动,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信仰对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现实思考

上文分别从画面、解说词、细节四个方面分析《最后的山神》中信仰自然的主题。将这一主题带进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引发一番思考。

《最后的山神》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关注了一个几乎被现代社会忽视的边缘群体的生活状况。“边缘”之意,从历史上看,是正在消失的。该片记录的正是远离现代人所熟知的环境的鄂伦春民族的原始生活,更记录了一种即将消失的原始文明。国际评委对《最后的山神》的颁奖词是“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3]这段评价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观照一个特殊的民族,他们的文明在现代社会的裹挟中渐渐消失,但他们的精神情感和生存渠道却以纪录片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然后永久地被保存,这一点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该片的主人公孟金福和他的老伴生活在山林中,房屋是用树干搭建起来的简易帐篷,无论是冬天温暖的黄昏,还是孟金福刮完胡子后爽朗清澈的笑声,透出的都是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相比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贪求私利对自然不断索取,一些人因追求高质量生活整日匆匆忙忙,一些人因功名利禄不惜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孟金福的这种满足感是那样简单和淳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从这个层面看,《最后的山神》对当下生活又有着平衡的意义。很多时候,简单的、真实的东西往往就可以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四、结语

纪录片结尾的那一幕,主人公孟金福骑着马转身回到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山林中,雪地上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渐远去的背影仿佛带走了些什么,似乎这种古老的信仰也正在与这个时代渐渐告别。但观众无须因民族文化的逝去而悲哀,也无须因向着现代文明靠拢而欢呼,需要关注的是这种心灵的纯真与美好,需要细心体会的是孟金福心中对自然的信仰和敬畏,需要认真领悟的是《最后的山神》带给观众的关于鄂伦春人世代流传下来的崇拜自然的心理和由此生发出的一系列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

《最后的山神》带人们走近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民族,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的信仰和敬畏,也启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现实心灵的深层次思考。

参考文献:

[1] 柳邦坤.纪录生活习俗纪录内心世界: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浅析[J].黑河学刊,2006(5):48.

[2] 孙曾田.心灵的真实记录:《最后的山神》创作谈[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43.

[3] 任远,姚友霞.让世界了解中国: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获奖的启示[J].中国电视,1994(1):22.

作者简介?程慧莲,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学。

猜你喜欢
萨满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等待
超级蚁穴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满族医学发展概况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小议拉萨帕玛日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