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表达,联想运用

2022-06-25 06:56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复原逆境班会

阅读综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文字、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答个性表达,联想运用类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解释文本的意义,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能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感悟、评价。

典例呈现

(2021年山西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心理复原力知多少】

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能力,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有时候也可以称作“抗逆力”。

有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难处境的适应、内在的改变、自我校正及复原的一股动力。心理复原力主要由归属感、乐观感、效能感三要素组成。其中,归属感指人处在被照顾及被支持的关系里,对这段关系存在期望并积极参与其中;乐观感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和充满盼望的;效能感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定等。

材料二:【提升心理复原力方法谈】

据调查,在学习、人际、家庭等方面遇到挫折以后,有些学生缺乏正确有效的应对能力,一般采用退缩、回避、消极应对等方式来解决,因而存在遇事消极、行为偏激等一系列的问题,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如上图所示,有效开展“我有‘乐观感’”主题系列心理课,可以帮助学生在逆境中有意识地调动各种保护性资源,实现心理功能的弹性提升,从容地度过成长中的每一道“坎”。

学生可以通过“写给自己的小诗”“亲情账单”“感悟生命力量”“畅谈生活愿望”“合理归因”“唤醒沉睡的潜能”等活动学会换位思考,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建立积极的自我,从而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

材料三:【主题班会回音壁】

班会上,“红星”小组围绕“我有‘乐观感’”畅所欲言。

班级召开“提升心理复原力·做生命的发光者”主题班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借鉴

1.班长按照心理健康老师要求,请大家为“主题系列心理课”第一课设计名称,请阅读材料二,把你想好的名称写在图表中画横线处。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题干中提到“主题系列心理课”,要求为其课程设计名称,实际是要求对材料二进行概括,同时注意课程名称应尽量生动、富有诗意。材料二中,学生需要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反应方式,建立积极的自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也就是需要用积极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正如诗中所说,“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2.在班会的“分组讨论”环节,围绕班会主题,各小组展开讨论。你作为“红星”小组组长,针对组员的发言,该说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材料及语言综合表达能力。首先明确“我”的身份——“红星”小组组长,然后围绕“我有‘乐观感’”的主题作出分析。

第一步,结合组内小伙伴的发言,概括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如小宇说脸上痘痘多,看起来不帅了内心很烦躁,说明他对自己不自信,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小文因为数学没考好,心情很沮丧,说明他在面对逆境或困境时,难以适应;小美说成长中有很多坎,难以重拾信心,说明她在面对逆境或困境时,抗压能力弱。第二步,根据材料理论依据解释出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第三步,结合材料,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第四步,重申观点“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专项训练

(2021年湖南郴州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1日讯

为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湎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给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材料二:某社会调查小组在光明中学做了关于“初三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的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见图:

材料三: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一道全国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校方可对学生处以没收手机或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等惩罚。2018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法案,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甚至在校外进行教学活动时,都禁止使用手机。

材料四:某中学张校长认为,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序稳妥积极推进,防止机械地“一刀切”。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让极个别心理特殊的学生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训练

1.上述四则材料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新闻报道《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的原因及要求。

B.材料二采用列图表的方法说明了光明中学初三学生使用手机对视力影响最大。

C.材料三表明,法国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一律禁止在校内外使用手机。

D.从相关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意大利、法国对学生的手机管理比中国要求更严格。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就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给下列对象各提几条合理建议,从而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1)给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复原逆境班会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完形填空Ⅳ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