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代婺州窑堆塑艺术的赏析与思考

2022-06-25 18:08吕海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8期
关键词:宋代

吕海萍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宋代婺州窑堆塑艺术,首先对婺州窑堆塑瓶进行概述,了解婺州窑堆塑瓶的基本特点,重点分析婺州窑堆塑瓶的灵魂意象,分别阐述仙境意象和福泽意象在婺州窑堆塑瓶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最终总结婺州窑堆塑瓶的神兽和十二生肖等动物图腾原型,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形成对宋代婺州窑堆塑艺术的全新认识。

关键词:宋代;婺州窑;堆塑艺术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8.030

0 引言

堆塑瓶魂瓶是一种特有的随葬品,最早起源于汉代,在后期的时代更替中不断发展,在吴越地区尤其盛行。婺州窑堆塑瓶是典型的南方魂瓶,在造型上既有神秘仙境,也有世俗生活,造型方面也有各种动物图腾,整体采用独特的造型设计营造氛围空间,希望能够达到引领灵魂升天等功能,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分析堆塑瓶代表的原始意象以及古代丧葬文化,同时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宋代婺州窑堆塑艺术,对婺州窑堆塑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1 婺州窑堆塑瓶概述

中国陶瓷考古界将当今散落分布在金华、衢州等浙江西南部一带的古代窑场统称为婺州窑,这些地区按照唐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属于婺州,因此将该地区附近的窑厂称为婺州窑。婺州地区烧制瓷器的历史相对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婺州地区可以烧制原始瓷器,发展到东汉中晚期已经可以烧制青瓷。到东晋时期和唐代又分别发明形成化妆土技术,并开始烧制乳浊釉瓷,当地的陶瓷烧制产业也一直盛烧不衰,瓷业发展的盛况一直延续至宋元时期,当地陶瓷的烧制体系也逐渐完成,形成独具特色的婺州窑系,直到明代婺州窑陶瓷行业才逐渐衰落。婺州窑出产的瓷器主要是青瓷,同时也生产花釉、黑釉、褐釉、彩绘瓷和乳浊釉瓷器。婺州窑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

按照类别划分,婺州窑属于青瓷窑系,最鼎盛时期为唐宋时期,婺州所产瓷器在周边地区都有销售,其中最典型的品类是婺州窑堆塑瓶,这种婺州窑瓷器在金华周边的墓葬中被大量发掘。婺州窑堆塑瓶在瓷器胎质、造型和釉色等方面与其他品类瓷器都有较大的区别。在瓷器釉色方面,婺州窑堆塑瓶基本呈现为青釉、黄褐釉和乳浊釉三种典型的釉色,其中青釉最多,而且以青黄色和青灰色为主,特别是酱褐釉瓷也有少量生产,属于婺州窑堆塑瓶的独特表现。

相关考古研究资料显示,在同时期的瓷器烧制中,大部分都以青釉堆塑瓶为主,比如景德镇湖田窑、南丰白舍窑、龙泉龙泉窑和南城云市窑等,婺州窑堆塑瓶与其他窑厂不同,釉色更加丰富,堆塑瓶的色彩视觉效果也与众不同。

在胎质方面上,婺州窑堆塑瓶的取材制作與其他窑厂类似,都是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特色的粉砂岩黏土,这种黏土的典型特点是可塑性和黏性强,因此可以灵活多变地塑造堆塑瓶的塑饰,呈现更加灵性的堆塑空间,这也是汉晋时期婺州窑出产的器物具有复杂造型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黏土广泛分布在金华地区,方便就地取材烧制。婺州窑堆塑瓶的制作发展到宋元时期仍然使用这种原料,经过多个朝代的继承发展,使得婺州窑的堆塑之花一直绽放,虽然使用这种黏土具有造型可塑性和材料开采便捷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在周边地区赢得市场,但是生于斯亦毁于斯,因粉砂岩中含有的杂质较多,成品烧制后会整体呈现出偏灰的色泽,也正是由于一直使用这种黏土,从而使婺州堆塑瓶失去了与其他窑口竞争的优势,随着历史的发展,婺州窑堆塑瓶的生产逐渐减少。

在造型艺术上,由于婺州窑堆塑瓶使用可塑性较好的黏土材料,可以进行特殊的造型设计,因此堆塑瓶的造型空间更加独特。其中最常见的造型方式为利用模印和捏塑的方法在堆塑瓶上增加动物、人物等造型。宋代婺州窑工匠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独特的想象力,他们在不同题材类型的堆塑瓶上进行不同类型的造型艺术创作。比如宋代婺州窑独特的直筒造型瓶、梭形瓶等,可以将堆塑瓶分为两层空间、三层空间。图1为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多空间造型堆塑瓶。圆腹罐造型的堆塑瓶甚至可以分为更多层空间。除了空间数量上的变化,宋代婺州窑堆塑造型在空间布局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比如以动物或人物作为堆塑瓶主体,参照器物的造型调整各种造型的实际布局,或者采用上下多个空间分布的形式来营造仙境,并将不同的人物造型布置在不同的空间位置。而在世俗场景等展示中,则会结合绘画技巧采用画卷式布局,将生动的世俗场景以长卷的方式展开展示。

2 婺州窑堆塑瓶的灵魂意象

中国古代艺术品造型的设计往往融入人们的灵魂意象,比如仙境、福泽等。而这些灵魂意象在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造型设计中也有普遍的应用展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婺州窑堆塑造型通常与各种灵魂意象相对应,而象征代表不同的灵魂意象的堆塑瓶原型也表现出不同的原始意象。对比研究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大量文物及相关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已经发掘研究的宋代婺州窑堆塑瓶表征的灵魂意象基本可以分为仙境意象和福泽意象两种。相关题材主要与当时中国的宗教信仰相关,我国本土宗教—道教认为现实世界可以分为阴阳两部分,两者虽然对立,但也有复杂的联系,人死后会去阴间,阴间也有与阳间的类似之处,或者说阴间是阳间的翻版,而且一些作为墓葬用品的堆塑瓶也会在造型上结合这种观点塑造阳间相似的物品,在阴间对阳间进行翻版。

比如在一些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瓶身上会塑造楼阁,这些楼阁就是阴间住所的象征。古人将这种灵魂意象体现在实际物品上,通过在堆塑瓶上建造楼阁来为自己逝去的亲人提供在阴间的房子,这种行为和艺术品造型设计的背后会显现出人类继承的原始意象,人们在意识里认为灵魂和肉体一样也需要居所,需要有特定的空间保护灵魂的空间。对照阳间的房屋,在婺州窑堆塑瓶上塑造各种类型的亭台楼阁等造型,以为先人的灵魂提供庇护。作为承载灵魂的明器,堆塑瓶并不是最早的形态,从最早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中就已经发现了瓮棺葬的存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堆塑瓶,两者亦有共同之处,载体都是中空结构,可以装载物品。而且陶瓷用品只有设计为中空造型才能真正发挥其使用价值,对比其他阳间使用的瓷器的“空”,堆塑瓶的“空”不再是盛放物品,而是用来寄居灵魂。E7658044-C9B0-47C4-AE75-AE7A15200660

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器物核心的作用虽然没有改变,但堆塑瓶的造型却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文化的发展,也是人们精神的变化,宋代婺州窑堆塑瓶丰富的造型直观地展示了古代人对仙境中美好生活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化发展的特点。宋元时期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和西方传入的佛教文化兴盛在南方地区出现复杂多样的融合,这种现实的文化发展碰撞也呈现在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造型设计中,一般会在瓶身上部塑造仙境景象,并融合塑造出飞龙在天、佛道仙人、灵兽莲瓣以及腾云驾雾等造型。

在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造型中除了宗教活动之外,還有一些堆塑瓶会呈现宏大的丧葬场景,这种场景的呈现一般会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空间层次,共同再现葬礼的过程。通过固定的造型,引起观者的联想,也是为了显示墓主人家族的兴旺及生前的地位,这些丧葬场景题材等体现的是福泽意象。这种福泽意象的映射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当时一些胡人逐渐进入中原开始谋生定居,但因胡人长期处于游牧生活状态,不具备农业生产技能,更擅长乐伎,当时的一些堆塑瓶就将这种形象塑造记录下来,形成许多胡人乐伎俑堆塑瓶,这些堆塑瓶中呈现出多个胡人奏乐的群体形象,在想象中可以利用音乐引导逝去先人的灵魂升天,比如典型的青釉伎乐俑五管瓶,该物品的出产时间约为三国时期。

在堆塑瓶的瓶身设计上利用空间区分主次,最高处是整个堆塑瓶的主体人物,下方的人物逐渐变小,发展到宋代,婺州窑堆塑瓶的造型更加复杂,开始出现世俗人物场景,如整体展现丧葬过程的,其代表为宋朝时期出土的婺州窑堆塑瓶,在瓶最凸出的位置为瓶肚,在该位置呈现了抬棺场景。在此堆塑瓶的瓶颈位置,使用仙人造型对空间进行连接,利用神龙造型象征对逝者灵魂的引领,整个堆塑瓶最凸处为世俗场景,这种造型设计在肯定现实生活中人存在的同时又对故事场景进行集中呈现。

这些堆塑形象都是古代后人为先人准备的,后人希望可以利用这些物品帮助自己的祖先实现灵魂的升天超度,这也源于古人对于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观念的认知。古人认为虽然祖先逝去,但是他们依然可以看到自己在阳世间的活动,自己的行为也会受到他们的“管束”和“监督”。在我国古代对于“孝”文化十分重视,古人认为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孝”道,在祖先去世后,在面对祖先的灵魂时,后人也要表现“孝”道。而宋代出产的婺州窑堆塑瓶中的造型就集中深刻地表达后代子孙送葬祖先的宏大场面。在他们的想象中,自己祖先的灵魂会居住在瓶中,“他们”也必然能够再一次感受子孙后代的孝。如果这些祖先能够在仙人、神龙的引领下实现灵魂得道升天,“他们”也会回馈后人,给后人降下福泽。

甚至在宋代还出现过一些明显表露出这种福泽意象的堆塑瓶,比如某些乳浊釉堆塑瓶的瓶身位置直接塑造了“福”字造型,一方面能够传达出后代的美好愿望及文化寓意,另一方面凸出的“福”字造型也丰富了堆塑瓶的造型内容,使堆塑瓶的空间结构更加完善,在空间上的呈现更加均衡。比如在古代诗文和道教术语中有典型的“天官赐福”的祝福字样,各种富贵堆塑瓶中的祈福字句都寄托了生者对子孙的祝福和庇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子孙后代得到跨越时空的祝福与庇佑,这些字眼充满了古人对幸福康乐生活的渴望。

3 婺州窑堆塑瓶的动物图腾原型

原型在原始时期就存在,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先天性心理机制,而图腾原型形象一般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早期先民在生活中对自然界的演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某些形象产生原始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形成图腾。图腾形象一般都是原始部落形成的某种集体精神,图腾崇拜也是原始先民生活中集体无意识的反映。

在婺州窑堆塑瓶堆的众多造型中也出现了大量动物元素,这些元素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动物图腾原型,其中最典型的是出现在仙境景象中的各种神兽元素,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婺州窑堆塑瓶上龙、虎等图腾的形象普遍出现,有些堆塑瓶上也会同时出现多种图腾形象,如图2中的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龙图腾造型堆塑瓶。这些图腾形象的存在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在墓葬中发挥着镇邪驱鬼的作用,这也反映了龙、虎等图腾形象已经印刻在古人的基因中,世代相传。除了典型的龙、虎图腾原型之外,在宋代婺州窑堆塑瓶中还出现了十二生肖等不同类型的动物形象造像,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运用,比如十二生肖动物一般会被制作为十二时辰俑,分别代表不同的时辰。图3为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生肖堆塑瓶的局部图片,瓶身塑造有生动的动物形象,其次还会使用鸡犬等典型形象作为镇墓神煞,两者配成压胜物镇墓辟邪。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婺州窑堆塑瓶的发展时期历经汉代逐渐发展到宋代,婺州窑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婺州窑堆塑瓶的造型艺术独树一帜,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综合运用堆塑、捏塑、刻画等手法将神秘仙境和世俗人间都呈现在堆塑瓶上。在展现复杂人物空间时会综合应用中国画的卷轴构图,将堆塑瓶的器身划分为多个空间,综合表现纷繁复杂的民俗活动和神秘的仙境。而且婺州窑堆塑瓶上的形象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现实中佛道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解释和重现。

装饰在堆塑瓶上的图腾原型和造型设计都是直接在生活中选材,比如直接摹写猪、犬、鸡等不同的现实家畜形象,或者是想象组合创造的青龙、玄武等图腾原型。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好奇会不断增加,婺州窑堆塑瓶等特殊的文化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当前相关研究不够深入,需要人们不断加强研究,逐渐形成对宋代婺州窑堆塑文化的系统化认识,也为后期更好地鉴赏思考这些文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超超,毛青.宋代婺州窑堆塑瓶造型艺术浅议[J].闽台缘,2021(1):75-80.

[2]陈艳玲.江西宋墓出土堆塑长颈瓶探析[J].文物天地,2021(1):60-63.

[3]赵兰涛,毛青.宋元青白瓷堆塑瓶人物塑像研究[J].陶瓷研究,2019,34(1):55-59.

[4]李博扬.唐宋时期中国南方堆塑瓶(罐)研究回顾[J].东方博物,2018(4):45-54.

[5]雷国强.我的婺州窑、龙泉窑青瓷收藏与研究之路[J].东方收藏,2018(18):63-70.

[6]雷国强.婺州窑堆塑艺术鉴赏[N].美术报,2017-05-06(014).

[7]谢达.宋代婺州窑“天仙赐福”堆塑瓶解析[J].时代人物,2007(11):153-154.E7658044-C9B0-47C4-AE75-AE7A15200660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的义利思想的法律影响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