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温暖的给予

2022-06-26 17:06彭晓琴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2年3期
关键词:桐桐沙袋自闭症

彭晓琴

第一次见到桐桐是在他们班上第一堂心理健康课的时候。桐桐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他说完第一句话,我就知道他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样——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也回答不到点子上;说话的语调、语气都很孩子气,如果我不打断他,他会一直自说自话下去。我以為他就是一个智商稍低、自我控制能力也稍低的孩子。鉴于他在其他课堂上的表现还算安静,接下来的几次心理健康课,我都没有再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并且有意地避免让他回答问题。

过了几周,班主任主动向我询问桐桐的新生入学心理测查报告,导火索是他在课堂上跟老师起了冲突,对着老师又吼又叫。

我查了桐桐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每一分项的分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从我跟桐桐仅有的几次接触来看,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向孩子的父母多了解一些情况。一天上午,我见到了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母亲温婉大气,谈吐得体,一接触就知道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也很深入。我们谈到了孩子的成长史、行为表现、孩子的性格、喜好等等方面。通过桐桐母亲的讲述,我一方面更了解了孩子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被这位母亲的温柔、包容、无私和坚强所深深感动。

在上初中之前,桐桐没有什么学业压力,在学校的生活也算过得去。我告诉桐桐妈妈,孩子可能有自闭症。在之后的两三个月,桐桐在学校仍然有一些状况出现,在这期间,我通过宣泄室也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校的宣泄室是孩子们的乐园。刚工作时,只要有学生想去,我都会答应,这就让宣泄室有了一些常客,而桐桐就是其中的一位。宣泄室有KTV,有沙袋,有沙发,桐桐每次来既不打沙袋也不唱歌,要么坐沙发,要么像个两三岁的小孩子一样来回地蹦蹦跳跳,偶尔会问我一两个非常幼稚的问题。我主动跟他沟通了两次。两次40分钟的谈话他都在向我讲述美国的漫威漫画。两个月过去了,孩子的母亲又主动找到我,说北京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桐桐被确诊为自闭症。我与桐桐母亲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也商量了一些为改善桐桐的自闭症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这个孩子了解越多,我对他也就越宽容,他几乎每个中午上学的日子都会来宣泄室,他对于我其实也是一种陪伴,每次看到他又蹦又跳,我也感到小小的开心。到初二时,桐桐也会主动来找我聊天,虽然每次都是小朋友似的问答,但我仍然会抽出一些时间给他陪伴,听他反反复复地讲述自己没有那么多色彩的人生。我知道对自闭症的桐桐,我能做的非常有限,倾听和陪伴就是我所能给予他的礼物。

桐桐刚上初三时,我已经因怀孕而大腹便便了,精力也有限,很多时候都顾不上他了。9月10日,教师节的间操期间,桐桐像往常一样,推门直入我的办公室,向我摊开手,“彭老师,给你的!”近一米八的大男孩,一双大手捧出一盒小小的巧克力。我很惊讶:“桐桐,谢谢你!”他摆了个手,转身就走了。那一刻,我无奈于他的单纯,但更多的是感动。我知道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来说,主动送他人礼物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我记得他在初二的一节英语课上,曾经把小组成员一起做好的三明治全给吃了,别人做一个,他吃一个,一个也没给组员留下。像桐桐这样的自闭症孩子主动送我礼物,这应该是我收到的最难得也最为纯洁的礼物了。

初三的下学期,我没能陪伴桐桐,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时,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学校,但他带给我的这份感动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猜你喜欢
桐桐沙袋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情窦初开”的桐桐
空中菜园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桐桐学唐诗
左手创造奇迹
想不到我的左手那么管用
我家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