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乒乓球的情缘

2022-06-29 07:28何乃忠
工会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昌平大房子打乒乓球

□何乃忠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北京市昌平县城鼓楼东大街路南最东边两棵大槐树之间的21 号。往西走200米的路北就是闪家大院(晚清苏州参将闪殿魁(回族)的家),解放后被昌平县人民政府改造为昌平县工人俱乐部,里面有一座当时说起来比较高大的大房子,是用昌平县城城墙拆下来的大城砖修建的。大房子里面摆放着一个乒乓球台子,每到晚上,电灯通明,当时在昌平县城住家的乒乓球高手云集在大房子过招。记得有我们二街村街坊的刘彤,他经常放起高球,另一方在用力扣杀,一来一往,很是吸引我。我很羡慕他们,真想自己也打两下子,尝尝打乒乓球是啥滋味,过过瘾。

到了1957 年暑假后,我在回民完小(现在的三街小学)上四年级,学校东侧有一个用旧砖头砌的乒乓球台子,上面放着一副旧乒乓球台子的两个木板台面,因此有机会和自己的同学打乒乓球。那时很穷,没有球拍也没有球,总是抢着学校公用的球拍用,或借同学的球拍和球。说来也怪,我与同学交手,每战必赢,这激起了我更大的兴趣。1962 年,学校举行了一次全校学生乒乓球比赛,我得了冠军。1963 年,高二时来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黄子怡,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还是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以削球为主的打法。当时的薛天校长也是乒乓球爱好者,为此又一次举办了全校学生乒乓球比赛,我又得了冠军。学校借此组建了北京八十三中乒乓球队,男女共有20 余人,每人配备了一个乒乓球拍。1965 年国庆节之际,中国乒乓球队来北京手表厂进行表演赛,昌平一中乒乓球队应北京手表厂工会邀请前去观看,使我们大开眼福。那一天,世界冠军们亮相,庄则栋对阵李富荣,林慧卿对阵郑敏之,曾打出扣杀12 大板精彩球的徐寅生当裁判。我们目睹了“小老虎” 庄则栋的两面攻,李富荣的侧身攻,林慧卿和郑敏之的削球手之战。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练习并逐步学会了侧身攻球的技术,这一技术使我在后来的比赛中拿下了不少的分。

1966 年,学校停了课,当时的家境使我知道需要我来挣工分养家,不能继续上学校去了。1966年12 月4 日,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昌平镇人民公社二街大队第四生产队的社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战天斗地的日子开始了,我也知道我再也不能打我最喜爱的乒乓球了。1971 年,那是知青到农村去的高潮时候,突然有一天昌平镇人民公社派信用社的王连栋通知我去参加第二届昌平县农民乒乓球比赛。练了两天球,第三天比赛,我进入前四,半决赛输给了冠军(一个海淀知青),争第三时打满了5 局,以25 比27 输掉了决胜局,获得全县第四名。之后又去筛沙子了,从此,乒乓球又与我无缘了。

1977 年恢复高考,我被录取到了北京师范学院分院数学系。在学校举办的唯一一次乒乓球比赛中我获得了全校单打第三名,我班获得了全校团体第二名,同学们说:“数三(数学系3 班)有个老贫农,乒乓球打得好!”

1982 年2 月5 日,我大学毕业回到了母校北京昌平一中,担任高中数学教师。可是学校里没有打球的条件,尽管平时不打球,但我自己仍积极报名参加昌平县教育工会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乒乓球赛。虽然不练球,我第一次参赛就获得单打第四名。1991年,我代表昌平县教委参加了昌平县“丰收杯” 运动会,也打进半决赛,从那以后我知道了去昌平退休工人活动站可以打球。我又重操旧业,一有机会就去打一会儿球。在职期间,我获得了两次昌平县教育系统40 岁以上组的乒乓球冠军。

2006 年12 月23 日退休以后,我经常到三维乒乓球馆打球,参加了6 次昌平区老教育工作者的乒乓球赛,获得5 次冠军和1 次亚军。2009 年6 月,由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北京市职工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在邮电大学举行,我代表昌平劳模参赛,夺得劳模组男子单打第一名。

疫情期间,球馆经常闭馆,我就去打野球,到昌平很有名的亢山广场去打露天球。亢山广场有10 个乒乓球台子,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光临,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青年男女,周末还会有孩子们的身影,很是热闹,我看到了人们对乒乓球的热爱。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打乒乓球,高兴了去打球,烦恼了也去打球,有空闲去打球,忙的时候挤时间也去打球,哪怕只能打一会儿。打乒乓球时我高兴,精神集中,忘掉了一切。赢了球兴高采烈,输了球总结原因,以利再战。打乒乓球时满身大汗,促进了血液循环,锻炼了身体,使人身手敏捷,反应迅速;打乒乓球陶冶了情操,结交了朋友,切磋了球艺,提高了对乒乓球的认识和技术水平。75 岁的我依然活跃在球场上,或与别人练习基本功,或与别人面对面对阵,或与别人磋商研究。我自豪地说:“我是‘专业’ 的乒乓球球员!”

猜你喜欢
昌平大房子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
窗外的迷你世界
俄罗斯套娃
盖房子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不能重复算
河马的大房子
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近视吗?
抓鱼的一百种方法
52平米的“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