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用金融护航小微企业和“三农”

2022-06-30 10:13石海芹
工会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张帆三农小微

□本刊记者 石海芹

“小张,又来调研了,你比我们员工到岗还早。”早晨8 点半,张帆就出现在某科技企业的办公室,进行“尽职调查”。2018 年11 月,“90 后”的张帆正式任职中关村银行客户经理,她的工作场所也从舒适的办公室变成了企业的尽调现场、日晒雨淋的田间地头……

张帆坚持以金融创新服务“三创”客群(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并购贷款发放、搭建场景智慧金融平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等创新项目上,紧贴业务实际、深耕专业技能、优化金融服务,以真挚情怀和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责任担当。历经3 年的奋斗,张帆获得2021 年“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

坚持金融创新,助力小微企业“渡难关”

大学毕业后,张帆应聘到银行工作,在父母眼中,这是一份收入稳定、福利完善的体面工作。当时,她也以为在银行工作不会有什么压力,但真正走进银行大门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非她想象中的那样轻松。

刚担任客户经理时,张帆遇到很多困难——不了解科技创新企业的业务、不知道如何与农民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工作一度很难开展。于是,张帆几乎每一个周末都泡在图书馆里,查询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张帆暗下决心:“要用‘专业’ 服务企业和农民。”在她看来,做好工作离不开良好的职业心态和专业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之成为朋友。

通过走访调查,张帆发现小微、科创企业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创业者主要精力都放在主营业务上,与银行接触较少,银行对小微、科创企业相关的支持政策无法及时百分百触达。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他们确实也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为了让更多企业了解惠及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新政策,张帆常常一天要跑好几家企业,现场给企业负责人宣讲,“吃闭门羹”也是常有的事。

“那个客户是做事故车、拆解车拍卖交易平台的。”张帆说起给她印象深刻的一个客户。虽然被冷落了多次,张帆还是会定期上门走访这家企业。在一次例行走访中,她得知这家企业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急需一笔资金进行周转。“由于企业无法拿出抵质押物,做授信业务时较为困难,但我并没有放弃。在实地调研走访时了解到客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符合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我为客户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流程。”张帆回忆道,“最终帮助客户在1 个月内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并完成银行授信业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张帆也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后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大约半年后,该客户为拓展业务区域,拟完成同类型企业的收购。由于受限于资金不足的困扰,企业主动联系张帆这位“老朋友”,希望能得到银行授信的支持以完成此次并购。“因为当时客户支付了部分并购款,账面资金不宽裕,我就按照客户未来实现营业收入的预测,设计了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3 年期还款计划,成功为客户发放此笔并购贷款。”其实,张帆的“出手相救”并不只是出于友情,而是基于专业的判断。事实也是如此,完成此笔并购后,该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业务、财务情况都有了明显的向好。一年后,企业就利用自有资金实现了提前结清此笔并购贷款。

打通“最后一百米”,精准服务“三农”

为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号召,中关村银行鼓励广大职工在工作中探索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新服务模式,用智慧金融业务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为此,张帆主动与一家服务农村小微客群的助农机构联系,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两天时间走访5 个农户,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资金周转的需求。随后,张帆根据不同农户资金周期,制定了先还部分本金、先还利息不还本金等多种还款方式,切实解决农户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资金需求问题,着力打通服务农村金融的“最后一百米”,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

“在农村跑业务虽然很辛苦,但也更有意义。有不少农民贷到款后,缓解了资金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种植和养殖中,实现了勤劳致富。”张帆介绍,有一位养殖户,他从2017 年养几只羊,到现在已扩大到几百只。在张帆回访时,他说:“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多亏了你们对我们农民的金融政策支持!”望着自己养殖场中健硕的羊群,这位养殖户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看到自己的辛苦得到了认可,张帆很欣慰。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希望帮助更多的企业和农户解决资金难题。”张帆表示,在企业和农村跑业务虽然累一点,但苦中也有乐,听创业者讲述奋斗的艰辛,感受企业发展的历程;听农民讲述春种秋收的故事,体验原生态农村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

在平凡的岗位上,张帆一步一个脚印地拼搏着。同事们都知道,张帆总能和客户交朋友,却鲜有人了解,在这背后是她辛苦的付出和专业技能的支撑。每当客户遇到困难找到她,她总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之道。而精于技勤于业的本领,是她经历了多少次的挑灯夜战和潜心钻研的成果。

经过3 年多的努力,张帆摸索出了一套实践经验。在她看来,做任何业务,与人沟通是最重要的。“在与客户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要逐步了解客户的品性,企业的运作情况,熟悉客户的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过往经历。”选择是相互的,客户选择她,是因为中关村银行的品牌,以及她个人的专业程度,只有达到双方都有利的条件时,才是最好的合作契机。

对此,张帆感受颇深。她在后续定期回访那个做事故车、拆解车拍卖交易平台的客户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提出希望中关村银行能为产业链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面对该请求,张帆立即实地走访调研下游企业十余家,了解需求、定制方案,仅用1 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接系统的开发、上线,为其下游小微企业主提供了专用于支付拍卖款的贷款产品。张帆自豪地说:“现已经成功为100 多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目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银行对小微、科创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未来,我将努力给广大客户群体送去更多的金融服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张帆表示。

猜你喜欢
张帆三农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小微课大应用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小微企业借款人
可疑的家访
他只是被蜇了一下
来去无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