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2022-07-02 08:49廉闪闪刘艳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菌落宫颈

廉闪闪,刘艳君,杜 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乌鲁木齐 830054)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上每年约有35 万人死于宫颈癌[1-2]。研究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原因[3-4]。近年来,关于hr-HPV感染和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5],但这些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少,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通过Meta 分析探讨hr-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的关系,以期为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1年7 月,英文检索词: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cervi⁃cal cancer、uterine cervical cancer、cervix cancer、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human papil⁃lomavirus、HPV、HPV infection、vaginal microbiota、vag⁃inal microbiome、cervicovaginal microbiome、lactobacil⁃lus crispatus、lactobacillus iners,中文检索词:宫颈癌、宫颈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阴道微生物群、乳酸杆菌,并追踪纳入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1.2 文献资料的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研究设计: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有关hr-HPV、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SIL)、CC 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研究。(2)研究对象:符合hr-HPV 感染、SIL 或CC 的诊断标准。(3)研究分组:HPV 阴性或无宫颈病变为对照组,hr-HPV 感染、SIL 或CC 为病例组。(4)观察指标:卷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惰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詹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ensenii)。

1.2.2 排除标准(1)文献中仅包含hr-HPV感染、SIL、CC患者,而缺少对照组;(2)鉴定阴道乳酸杆菌时,仅通过显微镜检查区分乳酸杆菌存在和含量的;(3)缺少原始数据,无法从原文中获取所需数据信息;(4)综述性文献;(5)文献质量偏低,即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分≤6 分。

1.2.3 定义根据阴道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的差异,将阴道细菌菌落分为5 种菌落状态类型(Community state types,CST)[6]。CST-I:以卷曲乳酸杆菌占优势;CST-II:以格氏乳酸杆菌占优势;CST-III:以惰性乳酸杆菌占优势;CST-IV:乳酸杆菌缺乏,富含严格的厌氧菌种,通常与细菌性阴道病(BV)有关;CST-V:以詹氏乳酸杆菌占优势。

1.3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由两名检索人员独立筛查文献及提取相关数据,交叉核对,如意见不一致时,双方讨论,必要时与第三名研究者商讨后做出最终意见。

1.4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NOS 量表进行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估。若评分结果≥7 分,则质量较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Revman5.3 进行Mate 分析,Q检验结合I2检验分析异质性。使用Stata 16.0 软件采用Egger’s test 评价发表偏移。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数据库检测到715 篇文献,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共24 篇,包括17 篇横断面研究、7 篇纵向研究,共计2 556 例。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1、2。

表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hr-HPV 感染与乳酸杆菌的关系hr-HPV 感染与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hr-HPV 感染与乳酸杆菌占优势的菌落状态(OR=0.68,95%CI:[0.54, 0.86]),尤其是CST-I(OR=0.60,95%CI:[0.44,0.83])显著相关,与CST-II、CST-III无相关性(表3)。

2.2.2 SIL 与乳酸杆菌的关系SIL 与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IL与乳酸杆菌无相关性(表4)。

表4 SIL与乳酸杆菌的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2.2.3 CC 与乳酸杆菌占优势的关系CC 与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CC 与乳酸杆菌占优势的菌落状态(OR=0.13,95%CI:[0.05, 0.36]),尤其是CST-I(OR=0.22,95%CI:[0.06, 0.79])相关,与CST-II、CSTIII无相关性(表5)。

表5 SIL与乳酸杆菌的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风险评估采用Egger's test 进行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项研究间P值均大于0.05,表明发表偏倚均较小。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及HPV 疫苗的开展,全球大部分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情况下,预计2020-2069 年全球181 个国家将新发宫颈癌病例4 440 万[31]。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癌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因此,寻找更可靠、毒性更小的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本研究通过Meta 分析研究了hr-HPV 感染、SIL、CC 与阴道乳酸杆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r-HPV 感染、CC 与乳酸杆菌,尤其是卷曲乳酸杆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特异性保护因子。因此,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提高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尤其是卷曲乳酸杆菌,或许会成为预防宫颈病变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1)大多数纳入的文献为横断面研究,不能为因果关系提供最强有力的证据;(2)纳入的研究中仅有5 篇检测到15 例CST-V,未进行Meta 分析;(3)各研究检测乳酸杆菌的方法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结果偏倚。

综上,hr-HPV 感染、CC 与乳酸杆菌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预防和降低hr-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菌落宫颈
TTC在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基于图像识别的菌落总数智能判定系统研制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菌落总数”详解
北京8 款桶装水因菌落总数超标被下架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克霉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宫颈糜烂真的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