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之学书启示

2022-07-04 20:16杨琨
参花(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笔墨性格书法

书法是一门极为特殊的艺术,仅以点画、结字、构图三个基本元素的不同组合构建出千变万化的黑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不似绘画作品,直接取材于自然万物与生活场景,但却能使人感受到取法自然的物象之美;这些图像,也不似文学作品,并不完全依赖于文字的含义,却能通过书体与造型传达出书法家的心绪修养。造型的审美素养与大文学的思维积淀,在书法创作中缺一不可。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所在,因为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是笔、墨与纸三者之间的单纯物理作用,其中更是蕴含创作主体的综合素养,其内在修为、天禀性格、情绪心境、时代背景、宗法门派等诸多因素,在平面的黑白世界一览无余。笔者认为,书法不是专门艺术而是综合艺术,如果没有对传统的崇尚敬意与全面深入体会,那么作品就仅仅是对先人的技法模仿而无法上升到艺术层面。同时,学习书法虽从技法入手,但技法不是学书之终点,而是表达之途径,学书的终点在于创作。《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篇杰作,不仅因其草书作品的绝妙精彩,更因为它丰厚的书法理论价值。本文将《书谱》之精华及个人学书启示整理叙述,将从书法技法、评论、美学与创作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书法技法

(一)书法研习的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形而下的审美体验,“玩体势之多方”的视觉层面(其余三个层面是形而上的理论归纳);第二层面是研究书法的艺术规律,进而探讨自然的规律;第三层面,将归纳的艺术规律著书立说;第四层面是鉴赏品评,揭示出书法艺术的真谛。以上所述既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感受,也是作为君子修身立命的重要途径。

(二)不同年龄的学书特点

就掌握规律来说,年长的学习者理解力更强,能更好地从理性角度分析和掌握规律。而将规律落实到实践上,年轻的学习者更有优势,因为其接受能力更快,对模仿更为敏锐。总的来说,书法家要想达到高超的境界与技艺,必然要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这就是所谓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纵观各时代的书法大家,除少数少年成名者外,大多50岁前打基础,60岁时树风格,70岁后才达到渐入佳境的创作巅峰。

(三)“多看”的重要性

孙过庭提出学书的八字要领:“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临摹的同时要注重“多看”,用眼睛将图像印于心中,将用笔规律烂熟于心,下笔就更容易接近原貌,这样在不断练习中关注细节,才能超然规则而不逾矩,挥洒自如而不拘谨。

(四)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入门时,要学习掌握原作的笔画、结体和篇章,尽力还而不追求任何变化。“像”是目标,但也要体会原作的风貌。

第二个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掌握基本规律后,就要尽可能地追求变化的“险绝”。力求新意,努力尝试各种组合,寻找个人风格。

第三个阶段“既知险绝,复归平正”。有了动态变化的能力后,要将这种外露的“险绝”消融于“平正”之中,也就是大书法家所具有的返璞归真的心态与技法。

(五)学习书法的关键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即“眼手心”的配合,这需要细致的观察力和熟能生巧的模仿力。在观察时“多看”,观察字体特征并了解范本的背景,了解得越全面,理解得也就越立体,然后细致体会并将特点形成规则。临摹时,要将所观察和总结的内容通过笔墨反映于纸面上,循序渐进地与临摹范本无限接近。

(六)运笔的快与慢

“夫劲速者,超逸之机。”强劲有力地快速运笔会产生不同凡响的俊逸效果。在书写中,我们将平缓的运笔突然加快,笔墨会变得有力且粗犷,可以表达强烈的情绪力量。“迟留者,赏会之致”,则是铺毫缓慢运笔,可以创造出更为丰富、细腻、端庄的笔墨韵致,以供细品。“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如果在正常运笔时突然加快速度,会出现超逸的笔墨;而在快速运笔中,突然停留住,就会产生顿挫凝重之感。这种快与慢的交替运用,会创造出精致挥洒而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七)骨气与遒润

孙过庭强调,书法美首先要“务存骨气”,即要有内在的筋骨和力量。“骨”是强劲之力,“气”是流动之势,也就是既要有力量也要有饱满度;骨是隐藏其中的,气是有空间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遒润加之”,要用由气释放出来的外围的笔墨厚度来“遒润”。“骨气”和“遒润”在书法中极为重要,过刚则无生气,过柔则无骨力,需要仔细体会把握原作的度。

二、书法评论

(一)书体论

1.各种字体的特征。“篆尚婉而通”,篆書应该线条婉转流畅,结体规整均匀;“隶欲精而密”,隶书应该点线精致到位,空间紧凑整体;“草贵流而畅”,草书线条贵在流畅,结体严谨;“章务检而便”,章草介于隶与草之间,要有草的流畅省简,同时也有隶的法度。

2.各种字体的研习。研习真书与草书也应了解篆隶,熟练掌握各种字体的特征,并能够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创作出佳作。

(二)艺术评价的“古与今”

《书谱》云:“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这就提出了艺术评价的发展观,即“古与今”的问题。中国历来有“今不逮古”的观点,认为当代艺术都不如古代文明,但却没有意识到,人们的审美倾向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时尚,这其中并无优劣之分。同样,一个书家的风格也会随个人阅历和审美的提升而发生变化。这其中有历史的“古与今”,也有个人的“古与今”。而作为艺术家应该博采众长,追求古人的朴拙境界,但也不要刻意追求与时代相违背的“质朴”;追求当下的“妍美”时尚,但不要过于张扬和形式化,即贵在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境界。

三、书法美学

(一)点画与造型的形式美

《书谱》中,对书法的形式美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描述。孙过庭将笔画、结字、墨色、行笔节奏与点线疏密比喻为五官感受的自然景象。如“观夫悬针垂露”讲悬针与垂露两种竖画的不同形式美;“奔雷坠石之奇”是用声音比拟点画的形状;“鸿飞兽骇之资”是以大鸟展翅与猛兽惊奔比喻猛烈劲挺的线条;“鸾舞蛇惊之态”讲的是塑造曲线美的速度;“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讲的是书法造型的奇与险;“重若崩云”指的是重墨铺毫;“轻如蝉翼”指运笔轻透等。这其中充分体现了孙过庭取法自然的审美思想,书法创作应该基于自然之美,善于观察和体悟自然,不仅是君子修身养性的方式,同样也是欣赏、创作书法的途径。

(二)书法具有传达感情、展示书者性格的功能

这是书法史上第一次就此方面做出的阐释概括。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其创作是有节奏的,同样,人的情绪起伏也是有节奏的,书者在泼墨挥毫的同时,也将心中情感透过笔墨跃然于纸上。如三大行书中的《兰亭序》与《祭侄文稿》,一喜一悲,一叹一愤,都可以通过线条、笔墨与章法体会得到。

四、书法创作

(一)技术准备

1.眼手心的协调。孙过庭在描述点画、结构与行笔的段落中,将取法自然作为书法欣赏与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书法研习之道。“智”是观察、模仿自然的能力;“巧”是通过不断的观察与联系达到熟练技法的功夫;“心手双畅”,是通过心手的配合,不逾矩地达到自由的创作状态。

2.“四种结合”创作方法。即,用“凛之以风神”的方式写出字体的精神与风貌,用“温之以妍润”写出字体的饱满和气质,用“鼓之以枯劲”写出字体的沉着与老辣,用“和之以闲雅”写出字体的散淡和疏雅。四种创作方法结合不同的书体并灵活使用,便可以生出千变万化的风貌。

(二)心理状态

1.五种创作状态。“五合”指五种适合书法创作的状态:一为“神怡务闲”,心情放松的状态;二为“感惠徇知”,心怀感激之情;三为“时和气润”,天气舒畅,干湿适宜;四为“纸墨相发”,文房四宝,配合得益;五为“偶然欲书”,灵感迸发,不可抑制。“五合”看似外因主导,其实是书家与技法和工具长期的磨砺,同时对艺术规律和自然道法的长期思考,日积月累的自然呈现。

同时,孙过庭也指出五种不适合创作的状态:一是“心遽体留”,身心不适;二为“意违势屈”,压力下创作;三是“风躁日炎”的日子;四是“笔墨不称”,笔墨效果不佳;五是“情怠手阑”,毫无灵感。当出现这五种情况时,不宜创作也不要强迫自己创作,好作品是自然生发而成,而非刻意为之。

2.直觉问题。孙过庭在这里所说的是“意先笔后”的创作直觉力。郑板桥有“胸有成竹”之法,也就是在画竹之前,心中已有画面;创作时,不仅要完成心中的画面,也要服从瞬间的直觉。书法创作同理。“直觉”是艺术创作的临场发挥,是心手眼的高度协调,这需要书家长期观察与积累之后自然迸发。“妙手偶得”看似意外所获,其实是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

3.性格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孙过庭认为人的性格禀赋会对书法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性格的不同会体现在作品风格的差异上。比如:“质直者,则径侹不遒”,性格质朴的人,书法多直率有余而欠缺饱满度。“刚拫者又掘强不润”,刚烈外露的人,其书法多有力但欠缺光润。“矜敛者弊于拘束”,性格谨慎内敛的人书法表现为不开阔。“脱易者失于规矩”,放浪不羁的人,书法也表现为随意任性,他们容易突破局限,也无视法度。另有“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持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等不同性格的人所表现出的不同风格。

这里,孙过庭是想说明性格对于审美趣味和书法风格的影响,某种性格总会引导人们向某个审美倾向发展。这里的启示是:在學书与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自察与留意自身性格,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以书养性,以性作书,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修行的方式。如果能够在高层次娴熟地掌握技术技巧的同时,调动内心的各种情感,贯通书法的各种形式,那么是可以超越自己的性格和格局,最终达到“达其性情”境界的。

(三)书法艺术境界的两个层次

书法艺术有两个境界——较低层次是“仿佛其状,纲纪其辞”,即抓住最主要的外部特点,粗略近似地表达思想的轮廓和线条。较高层次是“翼酌希夷,取会佳境”,也就是体味、总结更为玄妙深奥的“书道”,研习体悟书法艺术的规律,甚至引申至为人处事之道。

(四)达到书法创作最高境界的方法

1.笔画的变化性。“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丰富点画的造型可以唤起人们多层次的视觉体验,带来审美惊喜。因此,高层次的书法作品是在规则内的千变万化。

2.作品的协调性。“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在追求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尊重规则。一篇作品中,落墨的第一笔就是所有字的标准,开篇的第一个字就是全文的格调。保持作品的和谐,是评价作品高低的重要标准。

3.规则与创新的统一。“违而不犯”指既要追求多样性,同时也要保证各元素整体的协调性。“和而不同”是既要尊重先贤的法度,又要有自己的风格。这是包容与创新的统一,规则与个性的统一,也是书法的“中和”之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五、结语

《书谱》是学习书法创作、研究书法理论、了解书法历史的经典之作。通过研读,将会对书法艺术具有更为系统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书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工具书,其将书法创作的经验汇聚成册,尤其在体会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孙过庭一众精彩的比喻是理解书法玄妙的绝佳钥匙。在不断地磨砺技法与研读书论中,《书谱》值得一读再读,因为经典是为历久弥新的,会带给我们常读常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郑晓华.中华生活经典书谱[M].北京:中华书局,2021.

[2]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振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虞晓勇.书法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杨琨,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史)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笔墨性格书法
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诗书画苑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为练笔墨才写荷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