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剧《杨门女将》的人物形象塑造

2022-07-04 20:16张小婉
参花(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穆桂英文广王辉

一、引言

杨家将是人们对北宋戍边将领杨继业及其后代爱国将领的统称,杨家将守卫边防、英勇报国,不仅在当时广为百姓称赞,而且其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后代也广为流传。京剧《杨门女将》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京剧院改编扬剧《百岁挂帅》而成,充分体现了北宋杨家将的忠烈与抗争精神,是杨家将爱国精神的表现之一,也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京剧新编历史剧。京剧《杨门女将》的主要魅力就体现在其通过精湛的艺术与技术手段,成功创造出佘太君、穆桂英、杨文广等一批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人物形象。剧中人物高举着保家爱国的伟大旗帜,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巾帼英雄气概,给予我们精神思想的食粮。京剧《杨门女将》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当时感染着戏曲观众,在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京剧《杨门女将》中的人物为研究对象,从演员们的唱腔和表演中体会人物,领悟杨门奋勇杀敌、英勇奋战的家国情怀。

二、剧情梗概

京剧《杨门女将》讲述的是杨家女眷心系国家,在万分悲痛之下仍然带兵出征、保家卫国的故事。宋仁宗时期,杨宗保驻守边关,抗击西夏文王,为了寻找栈道,在葫芦谷中不慎中箭而亡。此时恰逢杨宗保五十寿诞,不知实情的杨家众人正欢天喜地准备宴席。焦、孟二将突然返家,将此事告知柴郡主和穆桂英,二人得知实情后万分悲痛,但因担忧太君年岁已高故尽力掩饰,但二人的掩饰最终被太君察觉。焦、孟二将将杨宗保牺牲的消息报告仁宗后,朝堂一片哗然。朝臣王辉以朝中无人挂帅出征为由劝仁宗与西夏妥协,朝臣寇准则主战,并劝仁宗去杨家吊唁杨宗保。灵堂之上佘太君、穆桂英痛斥王辉,毅然请命百岁挂帅,率领杨家女将出征御敌。柴郡主不愿孙子文广随行出征,于是,在太君的命令下,桂英与文广比武,坚定了文广的信心,也安抚了柴郡主的担忧。杨门女将全家出征,对战诡计多端的王文,王文设计诱文广入陷阱,佘太君将计就计,最终夹攻歼灭敌军凯旋。《杨门女将》中的人物,各个有血有肉,杨门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一家忠烈、奋勇杀敌的爱国精神。

三、人物形象分析

剧中人物众多,主要有佘太君、穆桂英、柴郡主、杨七娘、杨文广、仁宗、寇准、王辉、西夏王、采药老人等,笔者在这里选几个代表性人物分析他们的形象以及所体现出的英勇奋战的家国情怀。

1.佘太君。佘太君是全剧的核心人物,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经过寿堂到灵堂的惊变,佘太君内心的情感经历了由欢喜到难过再到激愤的过程。第一场寿堂,佘太君一出场手里拄着龙头拐喜气昂扬,这与以往京剧中的传统老旦形象不同,我们之前所见到的老旦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或是落魄,又或者是一些朝臣的母亲形象出现,她们手里有的拄着棍子,有的拄着鹿头拐,这些拐都起着“第三条腿”的作用,但佘太君所拄的龙头拐是象征着一种身份,是皇上赐予她的一种权力与荣誉的象征。寿堂上,佘太君一直注意席前动态,望柴郡主、穆桂英、焦、孟二将不禁生疑。演员用一段西皮摇板“桂英儿平日里颇有酒量,为什么一杯酒醉倒厅堂?”表現了佘太君对穆桂英、柴郡主和焦、孟二将异于平常的行为所产生的怀疑,体现出佘太君敏锐的洞察力。灵堂之上,面对主和派的王辉所提出的“经国大事,非同儿戏,不能只为杨家报仇不计国家利害”的议论,佘太君运用唱念兼用高亢的嗓音来回应,一段西皮原版转西皮流水长达22句的唱词:“王大人且慎言,莫乱测我忠良之心。自杨家火塘寨把大宋归顺,为江山称得起忠烈一门……到如今宗保边关又丧命,才落得,老老小小,冷冷清清,孤寡一门,我也未曾灰心!杨家要报仇我报不尽,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

这也是佘太君在这出戏中的经典唱段之一,充分表现了对王辉的申述和驳斥,佘太君的那种顾全国家安危,体念百姓痛苦,凛然的正气,傲岸的豪气在这段唱词和表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表演充分体现出佘太君满怀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后面几场的佘太君,形象更加英姿照人,斗志更加高昂。从发现葫芦谷中的栈道到巧用计谋打胜仗,都是她的英明与才智一步一步显现的结果。佘太君这一英雄气概、刚劲气魄的老旦人物形象在传统戏中也是前所未有的。

2.穆桂英。穆桂英是全剧的主角,她的行当即是青衣也是刀马旦,穆桂英文武双全、刚柔相济。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是以贤妻良母、烈女、孝女的女性形象作为道德方面的典范被人们传扬歌颂,对女性“三从四德”的伦理要求使女性几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但是剧中穆桂英的表现却与此不同。剧目开始,穆桂英不知道杨宗保的死讯,此时她仍是幸福地期待丈夫归来的少夫人形象,这是相对于杨宗保而言的。但对于杨家而言,穆桂英就不只扮演一个幸福的妻子这么简单了,而是必须承担起养育孩子和照顾老人的重担。穆桂英当然深知自己的责任,因此,当她得知宗保的死讯后,即使万分悲痛,也要强装镇定。在面对孩儿杨文广敬奉喜酒时所说的“祝愿父帅福体康宁,永镇边疆”一番话后,穆桂英心里压抑的悲痛情绪达到了高潮,以一段散板“眼望着杯中酒珠泪盈眶,痴儿语似乱箭攒我胸膛”表达了她心中难隐藏的悲痛之情,唱完后便醉倒在了寿堂上,这一切也是为接下来佘太君的表演做铺垫。灵堂上,在面对王辉的讥讽时,她没有冲动粗俗的咒骂,而是用鄙夷的语气痛斥着王辉这一唯唯诺诺的小人,这体现了穆桂英大胆、直率的性格。在母子的比武场上,穆桂英身穿靠、头戴盔,以刀马旦形象出现。作为母亲的她本能地不愿让孩子到随时遭遇不测的战场打仗,因此,她从心底里不愿让儿子取胜,但是当她听到文广“母亲、母亲,孩儿我哪儿打得过您呀,母亲你让我一回吧”的苦苦哀求时,穆桂英母爱的另一面也被激发出来,那便是——孩子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坚强,只有经历挫折才能成长。此时穆桂英心甘情愿地让了儿子一招,使文广获得了上战场、报父仇、扬国威的机会。这体现了穆桂英爱子心切却大义凛然的母性之美与家国情怀。除了在剧中扮演妻子、儿媳、母亲的角色外,穆桂英还在险恶莫测、严峻非凡的征战过程中扮演着先锋将军的形象。这一形象使她不同于作为妻子、儿媳、母亲的自如,因为她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成百上千个将士的性命。此时的穆桂英在性格和表演上显得更为小心谨慎,在仔细询问了马童张彪,得知后山定有栈道后,穆桂英将计就计一系列连环计鱼贯而出——先闯谷口、连夜探道、偷渡天险、里外夹攻、贼营火起为号,前后左右安排得妥帖、严谨、周密,充分体现出穆桂英心思缜密、英武、果断、聪明智慧的人物特点。

3.寇准、王辉。寇准和王辉是皇上身边的两位大臣,可以说是推动全剧发展的两个人物。同为朝廷的重臣,却由两种不同的角色行当扮演,体现出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剧中寇准的行当为老生,老生一般以成熟稳重、聪明智慧著称,因此,老生行当的寇准便是有勇有谋的主战派;剧中王辉的行当为丑行,丑行一般以滑稽、幽默的形象示人或扮演反派角色,因此,丑行的王辉便是无勇无谋的主和派。二人的念白都以“韵白”为主,但是人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大殿上面对王辉的胆小求和,寇准以一段西皮快板表达了在边关吃紧窘迫,大殿无人应和出征的局面之下他焦急愤怒的心情,也体现了他维护国家、反对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后见仁宗听信王辉有意求和,便以杨家满门忠烈作为突破口,劝仁宗亲自赴杨府吊唁将他引入杨家,这体现了他缜密的心思。在灵堂上寇准有意告知佘太君宋王有意求和,后又诱使王辉说出“杨家报仇事小,国家安危事大”对杨家不敬的话,激怒佘太君,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可以看出寇准的足智多谋。也正是因为有这两位大臣立场不同的对比,让剧情更加丰富,并由此给下面的剧情和杨门一家的情绪转变做了很好的铺垫。

4.杨七娘。杨七娘是在过去的传统京剧里罕见的角色,她是属于武旦而又带有泼辣旦行当的角色,与穆桂英反差较大。如果说穆桂英作为刀马旦行当出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女英雄形象,杨七娘是以有勇无谋的女将军形象出现。她性格直率,急躁冲动,从灵堂上她听到王辉“如今哪,只怕与我一样,她们呐,都老迈无用了”的言论,直接冲上前回应时足以看出,她有一颗无所畏惧、保家卫国的心。而且她的言行举止可以将她内心的情感变化毫不保留地显现出来,如在穆桂英和杨文广的比武场上,第一回合她盼望文广得胜心切,虽时辰已到却仍不停鼓;第二回合她见文广体力渐渐不支,便提前停鼓,还担忧地唱到“急得我七娘汗淋淋”。这些不仅体现了她快言快語、直爽的性格,还能通过她想让文广赢得比赛,一起上战场为杨家报仇的心来体现她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和文广如同母子般的感情。正是因为杨七娘这种不完美的性格,才使得她更具“人性”的光辉,也使得这个人物洋溢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5.杨文广。杨文广这个行当比较特别,是属于娃娃生行当,专门扮演儿童一类的角色,声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声腔,大多由武旦、刀马旦和花旦来扮演。剧中杨文广是穆桂英疼爱的儿子,是杨宗保为国捐躯后杨家年龄最小且唯一的男性了。但即便是小小少年,在得知父亲死讯时仍然英勇地向佘太君说道:“太祖母,我要与父帅报仇!”在听到王辉说“只是一门女将,十二裙钗,两军阵前,岂不被西夏耻笑啊”的一段话时,杨文广则站出来向宋王说道:“万岁!俺杨家要帅有帅,要将有将。一门忠勇,盖世无双,刀斧不惧,就是不能求和!请赐圣旨一道,容俺杀敌报国!”还有比武场上,杨文广明知打不过母亲,却还是拼尽全力,实力悬殊只得在最后一回合向母亲哀求道:“母亲,只此一合,娘若不败,儿就不能去杀敌报仇,怎尽人子之道,母亲您……抬抬手,孩儿我不就过去啦吗!”穆桂英看到儿子想上战场为父报仇的决心便让文广赢了。杨文广的这些表演充分体现了他的无所畏惧、英雄少年的形象。当然有这样的魄力与胆识,也离不开杨家的祖祖辈辈的影响,杨家无畏艰险、保家卫国的思想与行动深深地影响着文广,给文广做了好的榜样。

杨门女将不论老小无不表现着她们传承杨家世代精忠的家风。这些讴歌杨门女将勇猛武略、教化忠节和表彰爱国主义的主题剧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让杨门女将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应该说,杨门女将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而不息,与杨门女将的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而这种精神同时又影响着历史乃至当代的人们。

四、结语

《杨门女将》是京剧的经典剧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凝聚着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京剧《杨门女将》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其在戏剧故事上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人民群众保家卫国、惩恶扬善的愿望,观众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寄托于剧中的人物身上,而且对邪不压正、善必胜恶的结局感到十分痛快;另一方面,这出戏也凭借着演员优美的唱腔、精彩的武打、细致的装扮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舞台人物形象,并赋予这些形象浓烈的家国情怀。每一位杨家将在面对家人殉国后依旧奋力出征,杨家男将殉国了还有女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以及面对敌人不卑不亢,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仍然传唱。今日今时,分析《杨门女将》为当代戏曲创作提供借鉴显得尤为重要。当代人应该多留心传统、内敛的艺术文化,以驱散内心的浮躁,真正享受艺术的真谛。也希望戏曲的传承人能创作出更好、更优秀、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戏曲作品,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谢柏梁.《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形象[J].中国京剧,1998(06):15-17.

[2]吕瑞明,靳文泰.谈京剧《杨门女将》的改编创作[J].中国戏剧,2010(09):64-66.

[3]庞雅心.京剧《杨门女将》何以常演不衰[J].中国京剧,2020(06):82-85.

[4]李时剑.激昂悲壮,气贯长虹!——评京剧《杨门女将》的表演[J].上海戏剧,1961(10):12-13+11.

[5]郭兴.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的女性独立意识[J].电影文学,2010(15):42-43.

[6]郭亮.重看《杨门女将》有感[J].人民戏剧,1977(12):20-21.

[7]陆君.论《杨门女将》“寿堂”穆桂英形象的塑造与嬗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04):188-189.

[8]张卉荃.巾帼英雄,老骥伏枥——谈京剧《杨门女将》老旦佘太君的扮演[J].戏曲艺术,2012,33(04):91-94.

(作者简介:张小婉,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穆桂英文广王辉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Chinese Acupuncture
竹之韵
Practice Makes Perfect吸烟有害
The Thought on PPP in China
摸鲨鱼牙齿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月牙堤 月牙河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