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有梦想

2022-07-04 02:46梁庆霞
关键词:于永正特级教师成才

梁庆霞

最近在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受益匪浅。特别是书中的一个个教育故事,诠释了一个特级教师的育人之道、育才之技。其中“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有梦想”这句话,让我感慨很深。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有梦想。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更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渴望。只有心存梦想,才能有更大的勇气战胜一切困难,才能更好地为实现梦想而不断的努力奋斗。

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有梦想。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梦想呢?我想,书中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

一、教师要细心观察、赏识学生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赏识和观察很重要,很多成才的学者,都是因为教师的一句鼓励而发奋有为的。如于永正提到的他们班级数学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在美术画画方面突出于班内其他学生,教师鼓励他以后会是一个美术家。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有自己内在的特长、本领或一种可贵的品质,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能仅看到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平时细心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让学生的闪光点无限放大,以闪光点带动其他发展缓慢的方面,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尊重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作为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让学生感觉到陌生和不可触及,要真正做到民主平等。尊重,是民主平等的基础。

作为教师,要牢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它会在不同程度让你感觉到宽慰,同时,也会让我们很容易发现每名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特别是针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在不同方面给他们“制造”闪光点,让这种正向的激励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唤醒他们“能行”的意识,让他们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的长处。

记得书中的一个关于作家成尚荣的成长小故事:他在小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没收并叫家长来。由于怕爸爸妈妈到校回去后会挨打,思來想去,他让姥姥去的。姥姥去了很久回来了,他本来心里忐忑不安,怕老师批评姥姥,姥姥回来批评他。结果姥姥的态度让他很意外,姥姥说:“嘿!老师夸你呢!说你从小喜欢看书,说不定长大了能成为作家。这不,老师叫我把书给你带回来了!”事实是老师没有归还书,是姥姥自己又买了一本书,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但就是这个谎言,让他在心中种植了一个梦想,并在此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她的能力只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

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尊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解,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这种尊重,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积极的激励,是一种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一种梦想的启迪,更是一种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成功的教育是种植梦想,成功的教育是种植希望,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在梦想与希望中不断地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父母、教师,更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心灵的一个支撑,让他们有力量去成就梦想!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小学)

猜你喜欢
于永正特级教师成才
陈子芳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于永正:短暂与永恒
风正一帆悬
于永正从教年记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一切皆有可能